名录·文学丨《牡帕密帕》:拉祜族的创世神话
“牡帕密帕”即拉祜语开天辟地的意思。每到拉祜族的传统节日、宗教活动或农闲期间,多才而智慧的“嘎木科”(会唱诗的人)和“魔巴”(宗教活动主持者)就会声情并茂地向人们演唱他们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创世故事。
相传,至上神厄萨创造了天地和日月,世间逐渐有了花草树木、鸟兽鱼虫,可是没有人。厄萨很寂寞,便在一棵大树下种了一颗金色的葫芦籽,尽心栽培。当葫芦将要成熟的时候,一头受惊的麂子将葫芦藤踩断了,葫芦落入水中,不知漂到何处。厄萨历尽千辛万苦,在“七山七水汇合处”找到了它。
葫芦中诞生了两个最初的人,扎迪和娜迪,这便是人类的始祖。扎迪、娜迪长大后,厄萨叫他们结婚,但他俩却认为同是葫芦里走出的兄妹,不能结婚。厄萨通过滚石磨、滚筛子、簸箕等办法,都没有达到目的。最后,他寻来灵药,使扎迪、娜迪热恋起来,终于结为了夫妻。
经过十月怀胎,娜迪生下了十三对孩子,夫妇二人养不了,厄萨又叫来狗、猪、牛、虎等十二种动物帮助他们喂养孩子。这些孩子长大之后,互相结合,走向四方,逐渐繁衍出了拉祜、佤、哈尼、傣、布朗、彝、汉等民族……
《牡帕密帕》史诗内容丰富、规模庞大,涉及拉祜族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开天辟地到生儿育女,从驯养鸟兽到耕种稼穑,从对抗灾难拯救世界到抗拒天神争取自由……将拉祜族坚强独立、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和瑰奇多姿的想象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牡帕密帕》历来口口相传,不同的吟唱者所传唱的诗篇内容和形式微有区别,但也存在着一些共性。譬如,史诗歌词通俗简练,格律固定,多对偶句;曲调优美动听,演唱以字行腔。每当演出之时,多才多艺的“嘎木科”将传自远古的故事娓娓唱来,唱者声情并茂,听者如痴如醉,说唱活动往往通宵达旦,参加者无不兴致盎然。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牡帕密帕》也受到了多方关注、保护。现在,已经整理出的《牡帕密帕》全诗共17个篇章,2300多行,它是拉祜文化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研究拉祜族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也是维系拉祜族精神生活的纽带。(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