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录·音乐丨这天籁之声流淌于灵魂深处,骆驼听后也潸然泪下
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一种感觉,马头琴悠扬地响起,心就像在一片广阔无垠的草原上飞来飞去,碧蓝的天空,奔腾的骏马,肆意走动的羊群,随风飘过的阵阵乳香……还有那些动人心弦的草原故事,故事里有惊心动魄的英雄传说、也有情意绵绵的爱恋传奇,闭上眼听着马头琴,时而高亢悠扬、时而绵长悠远、时而空灵脱俗,顺着它的音律,天籁般的声音让人仿佛置身一个无比纯净的境地,令人心之神往。
马头琴,蒙古语中称“莫林·胡尔”,因琴头雕饰马头而得名。马头琴和蒙古族古老的信仰有密切关系。蒙古族号称“马背上的民族”,他们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天然地对自然和动物有一种强烈的依赖和尊重,尤其骏马。蒙古族人的一生,在马背上成长,马背上放牧,马背上打仗,马背上歌唱,马背既是摇篮,也是战车,又是舞台。而马头琴作为蒙古族人特色的民族乐器,自然与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关于马头琴的由来,还盛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有个名叫苏和的牧马青年,他有一匹心爱的小白马。每当苏和唱起歌,小白马就以嘶鸣相伴,声音非常悦耳动听。在一次那达慕会上,苏和骑着小白马一举夺冠,小白马却被王爷抢去。小白马日夜思念主人,日渐消瘦,有一天它跑出了王府,但在回家的路上被王爷的毒箭射中。小白马挣扎着跑回主人身旁,倒地死去。
苏和痛不欲生,在迷糊中他梦见小白马走来跟他说:“我的小主人,你拿我身上的东西做一把琴吧,这样我们就可以永远在一起了。”苏和醒来后用小白马的骨头做了一把琴,用它的筋做了琴弦,用它的尾巴毛做了琴弓,在琴杆顶上雕刻了心爱的小白马的头。从此,苏和天天为牧民拉琴唱歌,琴声听起来就像是小白马在嘶鸣。
马头琴作为蒙古族的拉弦乐器,是蒙古族草原特色的代表性民族乐器。当草原游牧音乐迅猛发展之后,马头琴便顺理成章地成为蒙古族乐器的主角。2009年4月,蒙古族马头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到国家及相关领域极高的重视。
一把正宗的马头琴不是谁都能做的,它有着独特的草原风格,只有蒙古族人做的马头琴才是正宗的马头琴,因为只有他们深谙其中的秘诀。马头琴由共鸣箱、琴头、琴杆、弦轴、琴马、琴弦和琴弓等部分组成,共鸣箱呈正梯形,也有极个别的做成六方形或八方形,琴箱框板多使用色木、榆木、花梨木、红木或桑木等硬杂木制成,琴箱正背两面蒙着马皮、牛皮或羊皮,皮面上彩绘蒙古族特色图案。
一把马头琴的制作,除了外观琴身造型的特色之外,音质特色也是关键,那么关键中的关键,便是定弦。琴弦的特别之处是由多根马尾分为两束而成琴弦,两弦分别用140根(里弦)和160根(外弦)左右长马尾合成,两端用细丝弦结住,上端缠于弦轴,下端系于琴底的尾柱上。琴弓用藤条或木料制作弓杆,两端拴以马尾为弓毛。
蒙古族人非常珍爱马头琴,对于他们来说,每制成一把新琴,都是一件大喜事。按照古老的习俗,人们要为心爱的马头琴举行隆重的诞生仪式,期盼腾格里天神将人间最优美的音色赋予新琴。仪式中,他们将新马头琴摆放在蒙古包中央的桌子上,用圣洁的哈达覆盖,由民间祭司揭去哈达,再用黄油涂抹琴身,众人须向马头琴鞠躬致敬,然后高举斟满奶酒的银碗,再用右手无名指沾上奶酒后与拇指并拢,向空中弹洒,洒酒敬神礼。其间,还要高声诵读赞美词,这一系列仪式过后就开始举行新琴试奏音乐会。
检验新的马头琴是否具备完美音质,琴师是关键。试奏音乐会演奏技法有实音演奏、泛音演奏以及各种衍展技法和混合性的技法,马头琴声音圆润、低回婉转、柔和、深沉中带着一些苍凉感,它能准确地表达出原汁原味的草原韵味和牧民们的生活,比如:辽阔的草原、呼啸的狂风、悲伤的心情、奔腾的马蹄声、欢快的牧歌,一把马头琴是否合格标准,只有熟练的琴师深谙其中的秘诀。现在收藏马头琴的藏友们不在少数,笔者也在此提醒各位藏友,市面上大量售出的马头琴,外观上与真正的马头琴无异,但工艺精细度往往存在着很大差别,尤其网上销售的马头琴,要谨慎买。买马头琴之前,最好了解一下琴师的背景、产量和信誉度。
马头琴常伴随长调民歌而来,在蒙古族民歌里,以马为题材和马起兴的歌曲不胜其数。每当那悠扬的长调唱响,人、马头琴、长调三者彼此融合为一体,人是歌者,琴声和歌声是人的内心表达,蒙古族人通过马头琴、长调来歌颂亲情、乡情、爱情和友情,表达着他们对自然、生活、世界的理解和追求。
马头琴不仅为牧民们提供消遣娱乐,而且能为人们带来吉祥安康。在蒙古族人的信仰中,马头琴是能为人和牲畜除灾祈福、保佑安康的吉祥象征,传说雄浑厚实的马头琴声能震慑恶魔鬼怪。一段感人至深的纪录片《母骆驼的眼泪》,真是地记录了一次劝母驼接受驼羔的劝驼仪式。刚经历生产痛苦的母骆驼,不愿意接受自己的驼羔,拒绝小骆驼靠近,拒绝哺乳,尝试很多方法无效后,请来马头琴师,全家人穿戴盛装举行劝驼仪式。主人把小骆驼牵到母亲身边,马头琴师在一边悠扬哀伤的曲调,主妇在一边轻轻抚摸母骆驼,一边唱起低沉、忧伤的劝驼歌。母骆驼听着听着,居然神奇般地安静下来,在马头琴曲调的作用,或许它想起自己小时候吃奶的情景。它眼神里尽是温柔,充满了母爱,偌大的眼睛流下行行泪水,舔起驼羔。驼羔终于可以与母亲亲近,幸福地吮吸着乳汁。在这整个劝驼仪式中,马头琴的音乐起着关键的作用。
一曲悠悠的马头琴声响起,旋律随琴弦流淌,抒情而优美,所有的人世悲欢、岁月流转,爱恨情愁都在马头琴声里化为了轻絮,随风飘远。仿佛琴声里永远存留者一个亘古不变的世界,绿茵的草地、绵延的青山、洁白的羊群、奔腾的骏马、英雄气概的民族……如诗如幻,在耳边,在心上。(图源网络)
(来源:中华善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