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录·音乐丨烽烟已逝成昔往,战鼓犹存振人心

编辑:问道

河北正定,古属常山郡,自来为四战之地,民风雄强剽悍,精兵强将之所出。三国之时,就出了一个赫赫有名的大将——赵云,即“常山赵子龙”。

赵云先从公孙瓒,后追随蜀汉先主刘备,一生立下赫赫战功,少有败绩,号称常胜将军。相传,赵云之所以如此勇猛,不仅仅是因为武力超群,还与一项秘技有关。

赵云的家乡常山,从战国之时就久经战事,当地人为了在战争中占据先风,创造、发展出一套击鼓绝技。他们排成鼓阵,敲击出的鼓声比敌人更加响亮,更有威势,往往还未开战,在气势之上就已经胜了三分。

赵子龙.jpg

赵云在家乡之时,有黄巾军残部前来进犯,敌人人多势众,情势危急,赵云于是召集勇士,在城外摆开战阵,而其他父老则排出鼓阵。战事一开,常山父老在后面击响战鼓,前方勇士们军心大振,赵云等人越杀越勇,竟然打退了几倍于己的敌人。

后来,赵云追随刘备征战四方,麾下也总是带着一队鼓手,当与敌交战之时,这群鼓手便成了振奋士气的最佳力量。所以,赵子龙的部队总是昂扬振奋的,让敌人望而生寒。可以说,赵云的战功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这群常山鼓手。

烽烟已经远去,英雄也已经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但常山的鼓声却从未断绝,一直响彻在燕赵大地之上。据《正定府志》记载,明代之时,常山等地就“城市村墟,锣鼓无墟日”,“市井萧鼓喧闹,鼓声不绝,相塞于途”。数百年后,到了今日,常山战鼓不仅没有衰退,反而愈加成熟,表演套路更加清晰,音乐曲调更加丰富、完善,在民间也广泛流传。

常山战鼓.jpg

今日的常山战鼓,不仅有击鼓,还伴有大钹、中钹、小钹、小锣等多种打击乐器表演。演出团队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人,鼓声响起,锣钹相伴,威武雄壮之势,激昂磅礴之气,实在不是其他乐器表演所能比拟的。置身其中,仿佛又身临古战场,千军万马正在身旁汹涌奔过。

常山战鼓大多由独立的锣鼓段子连缀组合而成,共有9章72套之多,主要包括《大传帐》《二传帐》《迈大步》《小西鼓》《二跺脚》《霸王鞭》等,并且在传统曲牌的基础上挖掘整理出了《战鼓齐鸣》《十面埋伏》《两军对垒》和《胜利凯旋》等新的阵势和曲牌。

常山战鼓1.jpg

战鼓乐团常在大广场上进行表演,演出之时边击奏边舞蹈,鼓手腾挪跳跃,鼓钹上下翻飞,舞姿优美,造型丰富,技术精湛,气势雄浑。鼓手用彩绸将鼓系于腰间,手执一对涂有红漆鲤鱼状的鼓槌,叉腿挺胸,两臂圆抡,槌击鼓面,或击鼓边,或两槌互击,鼓点变化万千。击钹打锣者或站中间,或列两边,或与击鼓者相对,配合默契,出神入化。伴以“翻打”、“出手”、“搓音”、“花击”、“绕脖”、“挽花”、“蹦跳”等优美动作,让人目不暇接,精神振奋。

因为出色的演出技巧,精彩的演出场面,常山战鼓被称为“中国四大名鼓之一”,与山西威风锣鼓、兰州太平鼓、开封盘鼓齐声并誉。(图源网络)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