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德周知录丨2018年第19周:一定要守住传媒伦理
本周热词:
2018年第19周(5月07-5月13日)的善德舆情热词是——传媒伦理。上周,关于“空姐深夜打车遇害”的消息被刷屏,其百度搜索指数截止到5月14日13时已达881031。与此同时,一些自媒体大号为挣流量、吸眼球,竟不顾传媒伦理,用词大胆、媚俗,甚至色情词语对此事件进行了恶劣解读与过分传播,不但惹恼了公众,更受到了地方网信办的约谈和封号处理。
事件回顾:
2018年5月5日晚,空姐李某在执行完航班工作后,于郑州航空港区通过滴滴叫了一辆车赶往市里,却在途中惨遭司机杀害。2018年5月10日,滴滴公司重金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线索;2018年5月12日凌晨4时30分许,经多方努力、全力搜寻,警方在郑州市西三环附近一河渠内打捞出犯罪嫌疑人刘某尸体,此案也正式告破。然而,就在案件告破的前一晚,正当大家处于悲伤与沉痛之中时,某自媒体大号却用一篇毫无理据的文章惹恼了公众。
文章不顾逝者尊严与家人感情,用词大胆、媚俗,甚至出现不堪的色情想象,被网友批评是“拿悲剧做营销”。当晚,该自媒体发文致歉,但该公号仍被微信平台封号。5月12日,浙江省、杭州市网信办也联合约谈了该自媒体负责人,要求严肃处理有关责任人,并限时提交整改报告。这无疑也对其他自媒体提出警示:自媒体再怎么追求流量,也不能忘了责任担当,不可让流量生意压过了人性伦理。不管什么时候,任何媒体和个人都要守信良知,遵守传媒伦理。这是铁的定律,绝不容欺!
看鉴善德:
进入自媒体时代后,虚假信息、有偿新闻、低俗信息等如雨后春笋,给广大受众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和消极作用。第一,媒体宣扬和传播的金钱观、利益观等直接影响着或者潜移默化地渗透进了青少年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使得青少年的价值观偏离。第二,现在大多数电视选秀节目渲染和推崇的价值观对人们有很大的影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和“知识改变命运”的传统价值观的地位受到挑战,社会学系风气不再浓厚。第三,因为自媒体时代的传播自由,媒体传播者认为中性化是一种另类的美,致使很多青少年为了追求时尚,逐渐造成青少年性别意识模糊,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未来生活。第四,在当前媒体道德缺失的情况下,自媒体的强大搜索能力侵犯了受众的隐私,甚至给很多人带去了灾难。
故,自媒体时代,应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春天景象,而不应是诸侯混战、各出诡计的乱世,须知媒体并不分“自”与“不自”,只分“有良知”和“没底线”。这方面,有关部门、视频网站、自媒体从业者和广大网友都要切实负起责任,莫让劣币驱逐良币的怪事不断上演。同时,对于网民来说,对于毫无根据的传言,要懂得利用自己的知识驳斥谣言,少些盲从,少些冲动,让“谣言止于智者”。这不仅是对社会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因为,据《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在网络或其他媒体上散播虚假信息,最高要获刑7年。
一周好文:
(来源:中华善德网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