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疫苗关乎“生命线上的尊严”丨善德周知录2018年第29周
本周热词:
2018年第29周(7月16-7月22日)的善德舆情热词是——生命线上的尊严。
事件回顾:疫苗事件突破人的道德底线
7月22日,李克强总理就疫苗事件作出批示:此次疫苗事件突破人的道德底线,必须给全国人民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
近日,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长春长生”)“狂犬病疫苗生产记录造假”及“百白破疫苗效价不符合规定”两起事件备受关注。对此,国家药监局在官网通报最新调查进展称,现已查明,企业编造生产记录和产品检验记录,随意变更工艺参数和设备。目前,已责令企业停止生产,收回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证书,同时会同吉林省局已对企业立案调查,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看鉴善德:关乎生命底线 绝不能再给无良企业“翻盘”的机会
问题疫苗关乎“生命线上的尊严”,可以称得上是“国民级”热议。无论是站在专业的医药原理上“问责”,还是站在人性道德上“谴责”,最终都会指向“造假的原罪”。毕竟,作为预防性的阻击防线,“疫苗”要是也“不靠谱”,人们到底还靠什么保证最基本的生命之安?
人民日报发文称,当此之时,更应该用“权威的真相”来回应公众的疑问:“生产记录造假”的具体情况如何?需要各地卫生部门、疾控中心和食药监部门迅速行动起来,作出翔实调查,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安抚社会情绪,疏导公众焦虑。疫苗事关生命健康,质量安全容不得半点瑕疵,不能有一点侥幸。企业不能为了追求利益,把儿童的健康和家庭的幸福当做谋取非法利润的代价,“喻于利”的企业必须守住起码的道德底线,不能赚带着血的黑心钱。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监管部门,都必须以“敬畏生命”为信条,以更严格的生产标准、更严厉的常态监管、更严重的违法处罚规范行业发展,保住公众对疫苗的信任。不仅要严肃追责涉事药企,更要规范市场秩序、完善监管制度,避免类似事件再次上演。
新华视点发文称,疫苗问题人命关天。不仅要依法严厉处罚涉事企业和负责人员,还要问责在疫苗生产、流通等环节监管不力的职能部门和地方责任人员。如同去病要去根,疫苗问题也绝不能再给无良企业“翻盘”的机会,从制度上补齐监管短板。长春长生的造假风波,又一次将疫苗的安全问题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回应群众关切,要敢于直面热点难点痛点:问题疫苗具体流向哪里,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找到被接种的孩子并全面检查?对于疫苗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相关部门有没有做好应对措施?长生生物还有哪些疫苗可能存在隐患,背后有无利益输送?这次事件对食药监管再次敲响警钟,相关部门须一查到底!
一周好文:
(来源:中华善德网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