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伦敦自然博物馆藏了300年的秘密,竟然被他们挂在墙上……

编辑:张艳萍 夏云云

5ef99e372aeea.gif

有哪些看似低调,但一出手就“露富”的爱好?

在西方发达国家,“博物学”绝对算是一项。

英国王室中,以好品位著称的查尔斯王子,便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植物发烧友。他曾坦言,自己会定期与植物们对话;

同为王室成员的夏洛特王后,也对植物学和园艺推崇备至,曾为温莎城堡附近增添了4000多棵树。

酷爱园艺的查尔斯王子

为什么西方很多富贵阶层,都有着这样的“博物情结”呢?

翻开历史,你会发现,从18世纪开始,博物学就已经成为西方富有阶级的消遣。到了19世界早期,这种兴趣蔚然成风,所有社会阶层都开始流行收集、研究动植物

这背后,其实是经济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只有在一个不愁温饱的社会,人们才会有闲情逸致坐下来细细玩赏一朵朱瑾、一株木棉,那毛色鲜艳、异常美丽的鸟儿们,才有机会被纳入人类猎奇的视野

「木棉」分布于整个印度,在春季会开出惊艳的红色花朵

走进发达国家的书店,会看到专门的博物专区。在国内,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父母,在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对博物艺术的感知力一方面养成孩子“尊重自己与他人生命”的观念,另一方面,那些形态各异的动植物,也极大地激发着孩子的想象力。

研究发现,爱好博物艺术的人,更少受到焦虑情绪困扰——把过分自我关注的眼光,从自身挪开,投射到外界去,让注意力被奇花异草、珍禽异兽吸引,在投入的“忘我”中,得到有必要的心灵放松。

动植物,是一种疗愈人心的灵药。如法国大哲福柯所说:“花园是世界上最小的一片区域,却也是全世界。”

生活在阿鲁群岛山林的「小极乐鸟」。马来商人口中的“上帝之鸟”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国内几家老牌出版社,如商务印书馆、北大出版社等,感知到了大众对博物艺术的渴求,开始着力引进一批权威的博物艺术著作。

其中,商务印书馆历时3年打磨的这套《可装裱的博物艺术》系列,内容详实,创意更是别出心裁,在国内刚一上市就叫好叫座,被艺术爱好者亲切称为:“挂在墙上”的博物馆

既是专业、好看的博物画册,更是一件彰显品位的艺术收藏品

1)来自伦敦自然博物馆的礼物!

来自中国、英国、印度的300+件博物珍宝

《可装裱的中国博物艺术》

《可装裱的英国博物艺术》

《可装裱的印度博物艺术》

将分别带你畅游:

一座18-19世纪中国博物艺术馆

一座18-19世纪印度博物艺术馆

一座300年英国博物艺术馆

你会欣赏到来自香料群岛的「可可、肉豆蔻、丁香」。它们从16世纪风靡至今,承载着欧洲航海家的财富梦想,缔造了无穷无尽的,关于东方的神秘传说……

还有描摹自首任英国驻加德满都公使私藏标本的珍禽——「血雉」

足不出户,也让你大肆赏玩来自中国、英国、印度的300+件馆藏珍宝。

植物:晚花杨、罂粟、紫火烧兰、羯布罗香……

动物:欧柳莺、红裙灯蛾、榛睡鼠……

地球科学:泡沫珊瑚、棱齿龙……

一次为你省下N张国际机票、博物馆门票,帮你解决没时间、没财力、没体力、没经验四大“看展难题”!


2)这3套书,

能让你增加哪些知识与新奇体验?


《可装裱的英国博物艺术》:一套书看懂300年英国博物艺术


翻开画册,你将惊叹于英国野生生物迷人的多样性

鸟、兽、昆虫、古生物、苔藓、真菌、矿物……每一幅,都是市面上罕见的博物艺术馆藏。

上面这只萌态可掬的「欧亚鸲」,是英国最受欢迎的花园鸟类之一。有意思的是,它红橙色的“胸部”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离巢2到3个月后才慢慢显现。

上图的美丽的小鸟叫「庭园林莺」。每年春夏,它造访不列颠群岛,冬季则前往撒哈拉沙漠以南度过。

捧起画册凑近看:画家笔下,它的羽毛根根分明,形成了深深浅浅,迷人的纹理。

黄星绿小灰蝶、排点灯蛾、小水龟甲、银斑豹蛱蝶

博物艺术家们用细腻笔触、逼真色彩,立足植物学、动物学、地球科学3大领域,为你呈上一席300年英国博物艺术的华彩盛宴。

《可装裱的中国博物艺术》:欧洲人眼中的神秘东方

传说中,欧洲人眼中神秘的东方,是怎样的浪漫富庶之地?

在《可装裱的中国博物艺术》中,你将实实在在地大开眼界。

18-19世纪约翰·里夫斯父子大型收藏系列——中国,这个最具博物艺术传统的国度,这片神秘之地动物、植物与昆虫的珍稀画作,其惊人的美丽和准确,无一不令后世研究者啧啧称奇

看似熟悉的「莲」在西方画家的笔下,却另有一种陌生化的饱满与诗意。“亚洲各地的人们以许多不同的方式使用它们,从泡茶到点缀餐盘。”

这朵傲然的「山茶」,同样出自里夫斯收藏系列。它也许来自我国亚热带地区无人的山谷或森林,兀自盛放

所幸画家用这样的方式复刻了她的美丽,两个世纪后,仍是鲜妍不减,令观者久久驻足。

这是一只跟随旅行商人抵达广州(或澳门)的「金刚鹦鹉」。那绯红耀眼的羽毛,似是隐约透露了它来自中南美洲的身世。

其中,很多动植物图谱都是首次面世,有“中国博物画最精美范例”之誉。

《可装裱的印度博物艺术》:博物学,西方富贵阶层的消遣

本册收入极少人研究,甚至是鲜为人知的印度博物艺术珍品。印度不同地区壮美的植物群,色彩斑斓的兽类、鸟类和昆虫。

上图所绘的「山竹」,在国内售价不菲。坚硬的紫色外壳内,是柔软清香的果肉。这一原产东南亚的物种,如今已在整个热带地区广泛种植。

来自尼泊尔和锡尔赫特山的「密花姜花」,有时甚至会出现在高达7000米海拔处。

金黄细密的花瓣,穗状分披,画师精湛的笔法和用色,令人惊叹。

「紫脸叶猴」,斯里兰卡特有物种。18世纪曾随处可见,如今因丧失栖息地和食物来源,数量锐减。

博物画家用绘制图谱的方式,为它们的黄金时代留下某种存证。

今天再翻看这套画册,直叫人从心底感慨:这批奇异、瑰丽的物种啊,仿佛只存在于神话和梦境中。


3)是彰显高雅品位的收藏品,

还是一座可以“挂在墙上”的博物馆!

打开黄色的瓦楞书匣,犹如摊开历史久远的古卷宗。每个套盒内除了一套精美图书,还有32张复刻版装裱画。

做一回“策展人”,将你的私人空间打造成艺术气质爆棚的自然美术馆吧。

任意取出一幅挂在家中,都是一件赏心悦目的艺术品。

96张绝美装裱画,随心换。每天一张,3个月都不重样!

我们还录了一个小视频

教你用最简单的方式DIY,让装裱画“上桌”“上墙”,把自己的居所,变成格调满满的艺术空间!

4)是适合“亲子共读”的

家庭必备 美育启蒙书!

它还是一套让孩子爱不释手的艺术科普书。

如上文所说,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父母,开始重视孩子的博雅教育。其中,博物教育就是很重要的一项。有意识地唤起孩子的好奇心、去触碰大自然,了解构成世界的最真实的一草一木。

毕竟,真实的世界不仅是手机、iPad与高科技,更是生命力、生命最原初的样貌,是万物与大地

供给艺术滋养,从小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帮他看见更大的世界。这些,是塑造其格局、让他受益一生的事。

96张精美装裱画任意玩,还能同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5)伦敦自然博物馆权威出品

是一套可以传家、适合送礼的精品艺术画册

三套书均由伦敦自然博物馆艺术藏品等部主管编著,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引进出版。强手联合,300年珍稀博物档案,一套书全囊括!

自家收藏,是可以传给孩子博物艺术厚重之作;赠送朋友,也是分量十足、创意满满。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持续关注

001.webp.jpg

微信图片_20200703151935.png

05.jpg

04.png

03.jpg

06.jpg

编辑:张艳萍 夏云云

一审:万顺

二审:彭军燕

签发:格桑梅朵

投稿、商务合作:微信zhsdw-no1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