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肺主一身之气,秋末冬初养好肺,感冒咳喘少缠身!

编辑:王凯乐

640.gif

微信截图_20211209102003.png

微信截图_20211209102030.png

秋冬季节天气降温、寒流来临,风寒或寒邪等病邪,最易通过鼻腔、皮毛侵袭肺脏,寒凉饮食也常常通过胃腑与经络引起肺寒,内外互相作用,即可出现鼻塞喷嚏、咽痒咽痛、咳嗽咯痰、气喘胸闷及发热恶寒、头身疼痛等肺脏与全身的病变。


因此需根据气候变化,随时增加衣物,减少外出,少去人群聚集之地,出门戴口罩,同时饮食不宜太过寒凉,防止病邪入侵人体。


由于背部胸廓内有心肺等重要脏器、背部脊柱两侧有脏腑腧穴,腹部有脾胃、肠道,双脚位于下部属阴、“寒从脚下生”,因此年老体弱者应特别注意背部、腹部与双脚的保暖,如天冷要穿马甲、穿夹衣,避免赤足,爱美之人尽量不露脚踝、不露腹、不露背,即为很好的避寒养肺措施。


微信截图_20211209102043.png


平素易发感冒、鼻炎、气管炎、肺炎,伴疲乏、气短、多汗等体虚者,可于秋冬季饮用预防经验方“黄芪菊花茶”一周左右,有补气益肺、预防疾病的功效。


微信截图_20211209102051.png


肺病或流感等病后期,出现咽痒、咳嗽、吐痰不多,或伴有咽干口干、轻微咳嗽、咯痰不多、大便干结等症状者,常为病邪伤阴,可于此时食用经验方“生梨贝母汤”,有养阴清肺、利咽止咳的功效。


微信截图_20211209102102.png


秋冬季节,随着气温转凉转冷,雾霾频发,常会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感冒、鼻炎多发,严重者还会出现肺炎。预防雾霾,出门戴口罩,必要时使用空气净化器之外,对于年老体弱者或室外工作中,可尝试食用经验方“黄芪抗霾汤”,有补肺益气、扶正祛邪的作用。


微信截图_20211209102111.png



微信截图_20211209102119.png

微信截图_20211209102126.png


进入秋末冬初,坚持每天睡前20~30分钟的40℃左右热水泡脚,同时按摩足底的涌泉穴,有温肾助阳、温肺散寒之功,以散阴凝寒冷之邪。


如果在泡脚水里加点生姜、花椒等味辛性温的药食两用物品,效果更好,方法是取生姜大片3~5片、花椒二十几粒,用纱布包裹,扎紧袋口,加水煮开后,放入洗脚盆内即可。


微信截图_20211209102131.png


中药香囊养生属中医传统外治法,既可养生,亦能疗疾,是利用辛香中药的芳香走窜功效,通过人体的口鼻、皮肤毛孔,以及经络穴位的吸收发挥防治疾病的作用。


防治秋冬之交感冒、咳喘等肺病,可取藿香、白芷、佩兰、羌活、银花、薄荷各等量研粉,取适量做成香荷包佩带,以宣肺通气、强体防感。


微信截图_20211209102137.png


可以选择习练六字养生诀的“呬字功”,坚持长期锻炼,有调补肺气,减缓感冒、鼻炎、气管炎、肺炎等咳嗽气喘、鼻塞流涕等不适的功效。


呬(si音),口型为开唇叩齿,舌微顶下齿后。方法是呼气时念“呬”字,两手从小腹前抬起,逐渐转掌心向上,至两乳平,两臂外旋,翻转手心向外成立掌,指尖对喉,然后左右展臂宽胸推掌如鸟张翼;呼气尽,随吸气之势两臂自然下落垂于体侧。整个练习,重复六次。


本文来源:中国中医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持续关注

招募海报.jpg

3.1.jpg

编辑:王凯乐

投稿、商务合作:微信zhsdw-no1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