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馨语|雨水节气后养生,重在防湿邪、调脾胃

编辑:海念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

微信图片_20230218163355.jpg

雨水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的到来寓意着天气回暖,降水量开始逐渐增多了。

正所谓:“春回大地挟湿气,脾胃最易受侵袭。”因此,雨水养生,重在防湿邪、调脾胃


【雨水后养生重点】

一、防倒春寒


c47ac5ff-71f2-460c-9f16-721b42647246.jpg

“雨水有雨百日阴”,忽冷忽热、乍暖还寒的“倒春寒”是雨水的节气特点,故防寒保暖仍是重要的保健规律。

春季阳气升发,此时人体皮肤腠理已较冬季变得疏松,虽然雨水之季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寒风凛冽,但若不加注意,风寒湿邪仍可乘虚而入。

因此,在衣着上主张“下厚上薄”,不可骤减;颈项、腰部、双足处于人体阳气运输的主要通道上,需要格外精心防护。

因此,春天在穿着上,还是要注意保暖,以“捂”为主,使身体渐渐适应新的气候变化。

二、防湿邪


下载.jpg

湿邪根据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内湿和外湿,若不小心感受了湿邪,应及时祛除。感受外湿,与潮湿的气候环境有关,初受湿邪,邪未深入,可从表而解。如喝杯温热的红糖姜枣茶、泡个热水脚使微出汗对祛除外湿有不错的作用。同时,还要注意防止内湿。内湿的产生主要与脾胃的运化失调有关。

因此,雨水养生,调理脾胃很重要。雨水多湿冷天气,不要用冷水洗澡,洗头后要及时吹干,以免湿邪内侵,导致关节肿痛和头痛

三、调理脾胃



下载 (1).jpg
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脾五行属土,喜燥恶湿,最易为湿所困。雨水节气多雨、多湿,且春属木,易克脾土而伤脾胃。调理脾胃可以适当食补,调畅情志,配合适量运动。
因此,雨水养生,应重视调养脾胃。调养脾胃能有效地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益健康。

四、适当锻炼


微信图片_20230218163528.jpg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春困发生的原因,除了冬春之交气候变化,也还与人们冬天运动较少有关系。长时间不运动,会使血液循环量减少,大脑的供血自然也就不足,困乏感随之而生。经过一冬的蛰伏,早春时节的运动也不宜太剧烈。适当的运动,一则动能生阳,二则汗能排湿。

对于中老年人而言,春练更要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保健养生功法就比较适合。这些缓慢柔和的运动既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又能改善内脏、神经及肌肉的功能状态,增强内脏的功能。老年人如果不能记齐整套动作,不必强求,只要做到舒展、缓慢地动起来,对提升自己身体素质就会有很大帮助。

五、省酸增甘,宜平忌燥


6370068604164861099891642.jpg

民间对雨水时节养生有 “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的说法。

一则酸味入肝,会使得肝气更旺;二则酸性收涩,不适合春天的生发之气。此时食用山药、芋头、薏仁、小米、绿叶菜、猪肝等有养肝补脾的作用。饮食上少酸多甜,可选择韭菜、百合、山药、荸荠等。《千金月令》中说“正月宜食粥”,用芡实、莲子、山药煮粥以健脾利湿。

“倒春寒”容易使人内脏郁热,因此不宜吃燥热食物“火上浇油”,食物以平性为宜。应多吃新鲜蔬菜补充人体水分,可多食红枣、淮山、莲子、韭菜、菠菜、柑橘、蜂蜜、甘蔗等食品。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食羊肉、狗肉等温热之品。

【养生汤膳】推荐

一、山药芡实薏米汤


1000.jpg
材料:猪骨200克,淮山药15克,芡实15克,薏米15克,白术10克,炒扁豆15克,北芪12克。
做法:猪骨洗干净待用,扁豆、薏米用锅炒至微黄。所有材料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熬煮1小时,放盐调味即可。
功效:有益气健脾、祛湿抗疲劳之功效。

二、赤小豆猪骨汤

35a85edf8db1cb134954c7cf651e414e9258d009dd9e.jpg

材料:猪骨300克,赤小豆90克,红萝卜1个,姜3片。
做法:猪骨洗干净待用,所有材料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熬煮1小时,放盐调味即可。
功效:有健脾利湿、利尿消肿之功效。

【雨水后要养阳,睡前摩腹】

民间有句俗语: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人体会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逐渐从「秋冬养阴」向「春夏养阳」过渡。

很多人睡眠不好,这都是因为阳气没有养护好所致,表现为阳虚怕冷,睡不着还伴有多梦

那么,如何在睡觉前养护我们体内的阳气呢?按摩腹部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具体方法是:仰卧,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在肚皮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200次左右即可

一是有利于促进消化,排除脾胃湿毒;二是有助于腹部的保暖,有利于改善睡眠质量。

a691-hutwezh0890549.jpg

【艾草祛湿】

雨水后天气湿寒,风湿易复发。可以用艾草熏三阴交、阴陵泉、涌泉等穴位,健脾祛湿,温阳利水

c2_20210618172825_55482.jpg

在春季细菌滋生很快,而艾草性温,芳香辟秽,除了防病保健,艾条燃烧的烟雾,也能帮助灭菌。

【出行:勤带伞,避“外湿”】

在春季天气晴好的时候,建议多去野外春游,感受春季天地万物萌发、绿意盎然的美景,既舒缓身心,也有助于保持精力。

微信图片_20230218163523.jpg

但雨水之后,湿寒过盛,所以外出游玩时,尽量避免去湿气浓重的地方,比如树林深处、湖泊、池塘等。上班、出行勤看天气预报、勤带雨伞,避免淋雨致湿气入侵。遇到春雨淅沥的潮湿天气,尽量少出门,关好门窗。有必要的话,家里可以放个湿度测量仪,若发现室内空气相对湿度高于70%,要及时打开除湿机或空调除湿。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