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馨语|春季流感高发,中医教你家庭防治小妙招,简单实用
现在正值春季流感的高发季节。中医温病学认为,春季既有“冬伤与寒,春必病温”的伏气温病,也有春季感而即发的新感温病,还有及时之气引起的瘟疫。中医药对流感的预防和治疗有较好的效果,体弱者可遵循“春夏养阳”的古训,在春季流感季节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调养正气,提高免疫力。
01 艾叶或艾条熏蒸房间
在春季,每周用艾叶或艾条在家中熏蒸1—2次,对流感病毒以及其他呼吸道病毒、细菌、真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杀灭和抑制作用,从而有效预防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
用法:每平方米用艾叶5—10克或艾条1支,熏蒸30—60分钟即可。
02 中药泡脚或泡澡
用花椒或艾叶煮水泡脚,配合按摩涌泉穴,可消除疲劳,增强人体对流感病毒的免疫能力。
茵陈蒿40克、艾叶40克,大火煮沸后,改小火再煮15分关火。将药液混入洗澡水中,全身泡5—10分钟即可,能起到强身健体,预防流感的作用。
03 中药预防处方
常感冒的人、老人、儿童、孕妇等流感病毒易感者,还可请医生根据不同体质,选择不同的中药预防处方,一般服用2-3天即可有效预防流感。
常用代茶饮:玄参1克,菊花3克,金银花3克,麦冬3克,芦根5克。
04 小儿推拿、穴位贴敷
小儿推拿、穴位贴敷对小儿流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如开天门起到解表的作用;清天河水起到清热的作用等,有利于流感病情早日康复。
05 流感的中医治疗
流感中医证型主要有表寒里热证、风热犯卫证、风寒束表证等,其中表寒里热证及风热犯卫证最为多见。
(1)表寒里热证:恶寒、壮热、头痛、身体酸痛、咽痛、鼻塞、流涕、口渴、舌红;苔薄或黄、脉数。
常用方剂为柴葛解肌汤等。
(2)风热犯卫证:发病初期发热或未发热、咽红不适、轻咳少痰、微汗;舌质红、苔薄或薄腻、脉浮数。
常用方剂为银翘散。
(3)风寒束表证:发病初期恶寒、发热或未发热、身痛头痛、鼻流清涕、无汗;舌质淡红、苔薄而润。
常用方剂为九味羌活汤等。
春季感冒咳嗽 五招排痰止咳
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而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专家介绍,从医学角度出发,咳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防御反射。咳嗽排痰,可以把呼吸道内过多的分泌物以及吸进的异物和致病菌排出体内,对呼吸系统能起到保护作用。如果一见咳嗽,便服用止咳药,这时咳嗽虽然暂时停止,但痰液不能顺利排出,一旦大量痰液和病菌堆积在呼吸道内,会导致细菌感染,继而发展为肺炎。
正确的做法是:先排出痰后再服用止咳药。
排痰止咳有五招:
(1)保持室内湿度: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湿度,有利于呼吸道黏膜保持湿润状态和黏膜表面纤毛的摆动,有助于痰的排出。
(2)饮水法:咳嗽的患者,常有不同程度脱水,会加重呼吸道炎症和分泌物稠度,使之不易咳出,这时给患者饮用足够量的水,能使黏稠的分泌物得以稀释,容易被咳出。同时,喝水还能改善血液循环,使机体代谢所产生的废物或毒素迅速从尿中排出,从而减轻其对呼吸道的刺激。
(3)服白木耳化痰:干的白木耳先用水泡一两个小时,换水,煮沸三分钟,再用小火炖半小时以上,煮到很软或呈黏稠状即可,每天3~4次,每次一小碗(约100毫升)。
(4)蒸汽法:将沸水倒入容器中,口鼻对着水蒸气呼吸,可使痰液变稀,利于咳出,还可减轻气管与支气管黏膜的充血和水肿,减少咳嗽。但千万要小心烫伤。
(5)拍背法:在咳嗽间隙,让患者侧卧,轻拍患者背部。拍背法能促进患者肺部和支气管内的痰液松动,向大气管引流并排出,而且可促进心脏和肺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支气管炎症的吸收,使疾病能早期痊愈。
防治流感家庭实用小妙招
(1)食杏仁
杏仁有甜、苦之分,此处所说的杏仁指甜杏仁。明代《本草纲目》说,杏仁专人肺经,能散能降,可解肌、散风、降气。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杏仁具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在春季流感高发期,每天吃10粒左右杏仁有助于预防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已经感染流感病毒的患者吃杏仁可加速康复。
(2)佩香袋
将含有挥发油,且可以防治流感的中草药,装入自制的小布袋中,制成香袋佩戴,能使药性从皮肤毛窍而入腠理、达脏腑,从而起到扶助正气、芳香辟秽、防治流感的作用。藿香、苍术、艾叶、肉桂、山柰各3克,去除杂质,粉碎成末,混匀后用密致的小布袋装好封口,佩戴于胸前。或者用辛夷、艾叶、肉桂、白芷、干姜各3克,去除杂质,粉碎成末,混匀后用密致的小布袋包装,制成香袋,佩戴于胸前。以上两种香袋对流感均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用于预防可仅在外出时佩戴,用于治疗则需要在疾病过程中一直佩戴。
(3)灸大椎
大椎穴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低头时,用手摸后脖子有明显的骨头隆起处即是第7颈惟。大椎穴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主一身之阳气,有扶助正气、疏风散寒、解表退热的作用,此法需要家人帮助操作。取艾条将点燃的一端置于患者后脖子大椎穴上3~5厘米处,旋转灸之,每次10分钟,对流感的预防和治疗均有良效。
(4)熏苍术
苍术是一味健脾燥湿的常用中药。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苍术有抗病毒的作用,对腺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和流感病毒(A型)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A型流感病毒具有高效和速效的特点。苍术15~25克,加水煎煮,沸后再煮半小时。其间药锅不要加盖,这样有利于苍术中的有效成分挥发于室内空气中.对室内的流感病毒起到杀灭作用。
春季流感防治期间,对于老人和儿童在祛除邪气的同时还要注意扶助机体的正气。
这里为大家推荐两道春季滋补、养肺和益气药膳:
第一道:沙参玉竹煲蹄筋
功效:滋阴补肾、固肾助阳,为肺病患者春季调养之上品,体质偏虚者尤为适宜。
食材:猪蹄筋100克、排骨200克、绍酒10克、沙参25克、玉竹25克、薏米20克、精盐适量。
烹制方法:先将沙参、玉竹、薏米洗净,用清水浸泡片刻。将排骨洗净,斩为大件,放入沸水中滚片刻;蹄筋热水浸至软,与食盐拌匀,然后用清水多次洗涤,切为6厘米左右小段,再放入沸水中滚5分钟,捞起洗净。在瓦煲中放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烧沸,放入蹄筋、排骨、沙参、玉竹、薏米和绍酒,用武火加热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煲2.5小时,放入精盐调味。
第二道:桂圆淮杞煲塘鲺
功效:有补脾益肾、补肺益气功效。
食材:塘鲺600克,猪瘦肉300克,精盐、花生油适量;淮山20克、枸杞15克、桂圆肉10克、生姜4片。
烹制方法:将淮山用清水浸透,枸杞、桂圆肉洗净。猪瘦肉放入沸水中,翻滚片刻取出。将塘鲺清理干净后,放入水温逾80℃的热水中稍烫,再用清水洗净,烧锅下油,放入塘鲺,煎至两面微黄后铲起,放入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用武火烧沸后,改用文火煲2.5小时,再放入精盐调味。
【温馨提示】现在正值春季流感的高发季节,请大家一定做好防护。除了上述介绍的防治流感的方法之外,尽量在公共场所不要接触不洁净的东西,饭前洗手,出门戴口罩,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流感自然会离你远远的!
(来源:健康时报、健康宿迁、中医大讲堂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