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馨语|吃补药不如出一身臭汗
众所周知,出汗是人调节体温的重要方式之一。据专家研究得知,正常人皮肤上的汗腺总数在200万~500万个之间,平均约为350万个。其密度为每平方米100~350个。
人的汗腺并非每个都能排汗的。能排汗的占2/3,称能动汗腺。专家告诉我们,能动汗腺在人3岁以内逐渐长成,常人约230万个。它们成为人体终生忠实卫士之一。
汗腺有大、小之分。大汗腺医学上称顶浆分泌腺,分布于腋下、肛门、乳头与外耳等处。小汗腺医学上称外分泌腺,分布于全身表面。它又可分两种:一是起热反应的,诸如炎热、运动等出汗的情况;另一则是起冷反应的,诸如受到刺激,感到紧张或兴奋而出汗的,比如人们常说的“两手捏了一把冷汗”。
汗,人人皆出,但量因人而异。出汗量与天气、环境、运动与心情等有关。盛夏酷暑,汗流浃背。数九严寒,也出少量汗,人难以察觉,称之无感性蒸发排泄。据试验,在舒适和安静的条件下,成人日均排泄水分的1/4,即大约0.6升是从汗腺排出体外的。
大热天或大量运动、强体力劳动可出3升左右的汗。它除调节体温外,也和尿液一样,担负着排除废物、调整体液的重要作用。汗是一种稀淡的液体。其中98%是水,还有0.3%~0.5%的氯化钠,另有少量的钾、硫、镁、氨、肌酐、乳酸、葡萄糖和氨基酸等。
汗臭难闻。其实,汗本无臭味,只是滞留皮肤和衣服上,其成分分解后,又未及时清洁才有了臭味。若清洁后仍奇臭不止,必是顶浆分泌腺分泌过盛而引起的狐臭,应及时就诊才是。
汗颜难看。汗本无色或略带黄。有色汗往往是某些疾病的指征。汗色呈淡蓝,是铜中毒职业病征兆,多见于采铜者。汗呈灰、紫、黑等色,也分别代表人体得了某种病或服食某种药剂后的反应,亦应求医问药。
汗多难当。出汗稍多一点,诸如胖子、运动后、大热天等,自不必担心,但汗过多,常兆示甲状腺功能亢进。盗汗过频,多见于肺结核之人。
大家知道,糖尿病患者绝大多数人汗少甚至不出汗,预示病已较严重。皮肤干燥者常有汗少之忧,若皮肤毛孔全部关闭,则有性命之虞。出汗有益。据测试记录表明,每出汗1升,可散发600千卡的热量。出汗的最佳时间是运动中出汗,可结实肌肉,松弛神经,健美皮肤。沐浴出汗也不错,但水温不可过高,且时间不超过10分钟。
盛夏汗多,应及时补充水分。最好是喝些淡盐温开水。同时,要尽量保持身体清洁。冷水洗脸,温水洗身,热水洗脚,均为有益。吹电扇应适度,开空调不可温度过低。
老人们常说,“伏天汗不流,病来急白头”,夏天就应该多出汗。古语也有个说法,叫“冬不炉,夏不扇”。意思是说,冬天不要过分接近火炉,不然就会使阳气受到干扰。夏天不要一个劲儿的扇扇子,应让身体自然排汗。
冬冷夏热是自然规律,养生最重要的就是顺应四时,但是现代人活得就像反季节蔬菜一样,冬暖夏凉。大家都知道这样的菜味不好,可见这样的“反季节”生活方式,无法塑造一个健康的身体。所以,夏天就应该让自己大汗淋漓,身体才痛快!
出汗的10大惊人好处
1、排毒防癌
出汗是最好的排毒防癌方法,这么说也许你还不相信。研究数据显示,汗液是体内砷、镉、铅、汞等有害物质的排出途径之一,在汗液中可以检测到与尿液中浓度相当的重金属成分,有时浓度甚至会比尿液更高。
比如,马拉松运动员得癌症的就很少,就是因为他们身体里的铅、汞、砷这些癌症的主要元凶通过出汗排了出来。一个马拉松运动员在跑步时流出的汗含铅是正常人的20倍。我们光喝水排毒是不够的,可见,出汗对于排出毒素,预防癌症是很有帮助的。
2、润肤护肤
夏天人之所以容易大汗淋漓,就是因为外界温度高,人体为了保持恒温,就不断地排汗散热。而由于出汗的过程是从毛孔中排出汗水,人体表面分泌的油脂和杂物也会一同排出。因此,夏天多流汗也有助于保护体表皮肤的干净,滋润皮肤。
汗液能去除堵塞毛孔的毒素,消除皮肤上的粉刺和痘痘。很多人经常冒痘痘,脸上、后背等,这就是由于皮肤毛孔不干净,堵塞毛孔造成的。夏天不如多运动运动,出一些汗,你立马回感觉皮肤变得紧实细腻,有光泽,痘痘也会减少了。
3、减肥防慢病
另外,出汗还能消耗身体多余能量,有助于促进脂肪的分解,有一定的减肥作用。身体内、血管内的脂肪少了,自然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及心虚管疾病也会减少、好转。
4、提高免疫力
夏天多出汗还有另一个惊人的好处,那就是提高身体免疫力。很多人为了提高免疫力经常会吃一些保健品,一些保健品中所含成分不明,有些保健品含激素,反而抑制免疫系统。
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科学的出汗。研究发现,汗液中含有的抗菌肽能有效地抵御病毒、细菌和真菌;出汗能有效地增强自身免疫力,提高抗菌抗病毒的能力。比如,每天运动30-45分钟,身体微微出汗,每周5天,长期坚持,免疫力就会增强。
5、促进消化
夏天往往会没食欲,不消化,这时促进消化最好的手段就是通过运动出汗。因为出汗时会加快整个身体的代谢,有助肠道蠕动,改善消化。
特别是对于有便秘的人来说,通过运动出汗,对缓解便秘也有很大帮助。
6、增强记忆力
出汗也会让人体细胞处于旺盛的状态,保持精神集中,增强记忆力,让大脑更有活力。另外也有研究证实,运动流汗对大脑会产生积极正面的效果,能让人的记忆力、专注力都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7、稳定血压
运动出汗有助于扩张毛细血管,加速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壁弹性,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同时,运动出汗加快了血液的循环,有助于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调节。所以,预防高血压除了饮食控制,出汗就是最佳的疗养方式。
8、保护骨骼
我们都知道很多人一上了年纪都容易得骨质疏松症,是因为体内钙质流失。那么怎样有效防止钙质的流失呢?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运动出汗,出汗有利于钙质的有效保留,防止体内的钙质随尿液排出,预防骨质疏松。
9、防止结石
结石的形成主要是体内的磷酸镁等无机盐类在体内结晶沉积形成。而出汗能有效排出体内盐分并保留骨骼中的钙质。这一生理过程能限制盐和钙在肾脏和尿液中堆积起来,而这正是结石的来源。并非巧合,出汗较多的人会喝更多的水,从而也防止了结石的形成。
10、预防感冒
出汗实际上有助于抵抗结核病菌和其他危险的病原体。汗液中含有的抗菌肽能有效地抵御病毒、细菌和真菌;它能进入细菌的细胞膜,对其进行分解。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研究成果表明:皮离蛋白能够非常有效地对抗结核病菌和其他细菌。这种天然物质比抗生素更为有效,皮离蛋白这种天然的抗生素在微酸性的汗液中能够自然的被激活。
如何才能正确出汗?
主动出汗:主动出汗主要依靠运动来实现,会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能量的消耗。比如,健步走、慢跑等。
被动出汗:被动出汗是通过热环境,促进人体出汗,这种出汗的方式消耗量更小,适合身体不适宜运动的人。如,泡脚、汗蒸、桑拿等。
不过,中医讲究“动汗可贵”,是说运动过程中出的汗最可贵,因为这是深层次出汗。我们平常“蒸桑拿”或是因温度过高而出的汗都是浅层出汗。深层出汗相对于浅层出汗来说更利于体内毒素的排出和阳气的舒展,所以夏天不妨参加一些运动,让身体适量出些汗。
所以,夏天出汗,是上天赋予我们天然的保健方式,该出汗的时候不出汗,医药费要花千千万。夏天,适当走出空调房,让自己出出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