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馨语|朱丹溪医案:中风脑梗死,祛痰比活血更重要
很多中医名家所著的医案书籍中,很多时候会把“中风”病放在第一篇。
古代中医里面讲有四大“绝证”,叫“风、痨、臌、膈”,其中的“风”就是中风病,类似于今天的脑血管意外的疾病。
朱丹溪认为,中风病大体的病机在于血虚、有痰,其中要以治痰为先,其次才是养血行血,或者是血虚夹杂了火和湿。
这与现代医学对于中风病的认识有些不一样。现在去医院一看,中风的病人确实非常多,而其中脑梗死的治疗方案主要就是活血。活血对于脑梗死这样的病来说本身并没有错误,但是西医治疗脑梗死只求一味的活血,这就失去了治疗的个体差异性。
而对于中医来讲,个体差异性我们太熟悉了,每个人即使得的是同一种病,因为体质、气候、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治疗方式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朱丹溪对于中风病的认识,是把治痰放在首位的。
朱丹溪曾治疗过一妇人中风,就很好的诠释了治痰对于中风病的重要性。
一妇人,年纪已经有60多岁了,这在医疗条件一般的古代来说,这个年纪已经算得上是高龄了。这位老妇人左边的手脚都是偏瘫的,而且说话也说不清楚。这对我们现代人来说见的太多了,偏瘫失语,这似乎就是我们普通人对于中风的全部认识了。
朱丹溪治疗这妇人,上来就是先用防风、荆芥、羌活、南星、没药、乳香、木通、茯苓、厚朴、桔梗、甘草、麻黄、全蝎、红花,这些药物磨成粉末,嘱咐老妇人用温酒调好服用。这些药物里面,基本上就是活血药加上化痰药,加上温酒走窜的作用,可以更好的将这些药物送达全身经络。
这第一步是先服药将经络里面的痰给“逼出来”,然后朱丹溪就让这位老妇人每天早上喝一碗淡盐汤和一些蔬菜水果榨出来的汁,其实这个味道不是很好喝的,喝了之后就会反胃呕吐。朱丹溪就这样让老妇人每天早上喝一碗,喝完就吐掉,连续喝了五天。
对于我们现在看病来说,是很少用到吐法。如果是哪个医生没有事先和患者沟通好,开了一些涌吐之药给患者服用,那么患者吃完如果呕吐的话,大概率是会来兴师问罪的,肯定会认为是医生开错了方子。
其实吐法对于一些疾病来说非常有效,尤其在朱丹溪治疗一些体内有伏痰不好清出的时候,往往会用到吐法,并且这个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到了第五天,朱丹溪也没有一味的让老妇人呕吐,而是调整了方子,用白术、茯苓、陈皮、甘草、厚朴、菖蒲等来健脾化痰。
服用了一段时间后,朱丹溪再次使用吐法,用川芎、山栀子、豆豉、瓜蒂、绿豆粉、蔬菜水果汁、盐汤等,这些药服用下去,老妇人吐的比之前更加厉害了,甚至已经吐到了不能进食的地步了。
朱丹溪看老妇人到了这个程度,知道体内经络中的痰已经去的差不多了。于是开始用四君子汤慢慢调补脾气,再加上当归、酒黄芩、红花、木通、厚朴、苍术、南星、牛膝、茯苓等,一边补气健脾,一边活血祛痰。
就这样老妇人吃了十天之后,突然一天夜里身上开始出了微微的汗,之后左边偏瘫的手脚就可以活动自如,说话也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