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馨语|倪海厦:一个健脾祛湿的方子,脾胃好百病消
中医认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虚失运,则湿浊内生。祛除湿气的关键是从根本上切断湿气生成的源头,即脾胃,故祛湿务先健脾。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张祛湿健脾的中医名方——四神汤。
关于“四神汤”的由来,相传乾隆末年,乾隆皇帝为体查民情,从京城南下,历经千山万水抵达江南,随行的四位大臣因舟车劳顿、水土不服而相继病倒,乾隆张榜重赏以求良医妙方。不久,一位道士揭榜,开出“芡实、莲子、淮山、茯苓炖煮猪肚”的药方,四位大臣服用后没多久便痊愈了。随后,这个方子便被命名为“四臣汤”在民间广为流传,因“臣”和“神”发音相近,后来慢慢传成了“四神汤”。
四神汤中的“四神”指的是莲子、芡实、淮山药、茯苓四味药食同源的中药材,配比为1:1:1:1。其中,芡实可用薏苡仁代替。这四味药材看起来虽平平无奇,但组合在一起妙用无穷,可以发挥健脾、祛湿、养颜、降燥等诸多功效。日常服用食可取四味药材各20克,洗净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再熬半个小时即可。
四神汤功效解析
四神汤以甘平为主,甘能补脾,脾健则水湿得运。其中,莲子养心安神为首功,芡实功擅补脾止泻,淮山药以补虚为要,茯苓以祛湿见长,薏苡仁则善清利湿热。诸药合用,共奏化湿、补虚、清热、安神之功。
芡实
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被视为延年益寿的上品。因其外形圆润,中医认为圆象征着饱满,而脾胃属土,土地最需饱满,故其可健脾止泻、除湿止带,具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特点,被誉为“水中人参”,“久服轻身不饥,耐老神仙”。
茯苓
茯苓药性平和,具有健脾和胃、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可通畅小便,使郁于体内之湿邪从小便排出。因其生长于松根之下,而松柏四季常青,茯苓吸收松柏之灵气,故被誉为“四时神药”,曾被慈禧太后视为延年益寿的佳品,不但自己经常服食,还制成茯苓饼赏赐给大臣。
莲子
莲子外形珠圆玉润,中医取其象,认为其具补益之功,有清心醒脾、补脾止泻、养心安神等功效。莲子去心后,温而不苦,更有利于肠胃的消化吸收。
山药
山药生长于土中,吸收土灵之气,而脾胃属土,故山药土气至厚,功擅健脾。《本草纲目》指出,山药能“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涎、润毛皮”。现代研究亦表明,山药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常食可强身健体、延缓衰老。
倪海厦推荐四神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