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编辑:尚明

【回顾:2014两会——聚焦“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02_副本.jpg

传统文化,自信的底气

2014年两会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代表委员广泛热议的话题。传统美德的弘扬、公民道德的培养、社会诚信的建设等内容既成为会内会外的高频词,也让更多人重新认识传统文化。

朱永新委员的发言引起广泛共鸣,“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魂魄,是凝聚力的根本”,他建议重新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通过完善传统文化教育,兼收并蓄,再创文化辉煌。

“现在就缺少文化自信,”赵本山委员直言,“什么叫文化自信?我理解,就是人们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自己民族文化的好,喜欢它,珍惜它,享受它,而不是嫌弃它,抛弃它,辱骂它,因为我们就是由民族文化滋养出来的,嫌弃它就是嫌弃我们自己,嫌弃自己的民族哪里会有自信?”

有的委员开出药方,梅葆玖委员就认为,在ABC和传统文化之间,我们对前者过于重视,对后者过于轻视,“ABC要念,传统文化也要念”……

传统文化的“热”,不单单体现在代表委员的建议建言上。外交部长王毅的一场新闻发布会,言辞之间抚今追昔,整场发布会体现出来的民族尊严、文明自信,令人赞叹。

虽然因“马航事件”匆匆离场,但在这场近十年来几乎最短的发布会里,王毅多次引用历史和古典文化,强调中国外交,骨气来自于民族的自豪,大气来自于文明的自信,要从博大精深的文明积淀中汲取养分和力量,向世人展示中国人的从容、自信、开放和进取。

一种文化,能支撑一个民族走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肯定是有缘由的。“传统文化对人之所以为人的成人之学的关照,其生生不已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都是我们极其宝贵的精神源头。它在近现代出现某种断裂,有因百年屈辱而被迁怒的因素。目前的回归和被重新审视,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正在走出伤痛,变得更加自信。而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将使我们的自信更有底气。”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王长华委员说。

传统会滋养我们的自信,让它更丰满,让它更具说服力。珍重传统,珍重我们所由来、所据往的文化之根,我们将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

两会代表“真知灼见”

影视

顶层设计不当导致传统文化急剧流失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画院院长 许钦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孙萍

国外很多国家的官员对本国文化了解透彻,并致力于向世界推广自己的文化,而我国官员传统文化素质不高,对外传播本国文化的积极性也不强。

国家顶层设计不当是导致传统文化急剧流失、主流文化让位于外来文化的主要原因。只有改善顶层设计,才能更好地保护传统文化。

保护传统文化是整个民族的事情,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政府设置文化框架对主流文化进行引导,社会和个人参与其中形成合力。

非遗

非遗是民族基因 传统文化不能"转基因"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田青

假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或者整个文化遗产的保护,能够进入地方官的考核的项目,才能真正地落实,让地方官重视这个事情。

这30年,在一心一意奔现代化的过程中,如果只知道往前奔,无暇驻足思考、回眸眺望,可能会忘了要走到哪去,更找不到来时之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基因,传统文化不能转基因。孩子从小吃麦当劳、双语教育,统文化面临着异文化或者西方文化的全面冲击。

话剧

用国际舞台的表现样式讲好中国故事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话剧院院长 周予援

我们应该传承好话剧创作的优良传统,对于一些优秀的话剧作品,应该重新编排演绎,做到常演常新,这样技能培养青年演员,又能审视经典。

话剧发展要坚持以市场和政府的合力为依托,把营利性和公益性结合起来。在发达地区,话剧发展要交给市场,而在欠发达地区,话剧则要更多的追求公益性。

保留剧目制是把今天和昨天的创作结合在一起,进行轮换演出。这既是对剧院历史的继承,也可以让艺术家有更好的展示空间。

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就是要用国际舞台的表现样式讲好中国自己的故事,《活着》这个戏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美术

要用藏品建立真切的中国现代美术史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 范迪安

美术馆的馆室只是“壳子”,美术馆的服务主要是靠藏品和内容。藏品的建设是美术馆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命题。

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是一个“摸家底”的行动,通过这样的普查,可以有效地加强美术藏品的管理,防止不必要的流失和顺坏,并且为进一步藏品收藏做参考。

中国美术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我们要用藏品来建立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中国现代美术史。

美术馆可以有效保存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里的美术部分,通过这些传统文化形式的保存和展览,可以将他们的文化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

民乐

应把民间音乐和乐器融入现代音乐会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乐团团长 席强

树立文化大国形象不能只靠传播娱乐文化,而应该将最富有民族代表性的文化传播出去,现在很多走向国际的艺术品和演出形式都不能代表我国的文化大国形象。

中国民乐应更多地支持欠发达地区文化发展,做到把地方的民间音乐和民间乐器融入到现代音乐会当中去。

我国的民族音乐有很大的市场,受众面也十分广泛,只要我们生产出制造精良、品质优秀的产品,就一定能在传统文化传承上走的更远。

歌剧

要用国际语言演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董事长 顾欣

文化体制改革最大的问题是观念问题,只有解决了为谁服务的难题,才能使产品更受市场认可。文化体制改革既要参照市场,同时也要关注观众。

文化走出去要做到用国际化的语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而认清中国传统的根基,辨别传统文化的本质,是用国际语言演绎中国符号的前提。

国际市场上的文化竞争实质是文化产品贸易问题,中国传统文化要想在国际上产生影响力,就必须要生产出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吸引来大批的国外观众。

典籍

典籍博物馆将展现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副馆长 陈力

国家图书馆长期致力于推动全民阅读工作,除了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外,还积极推动全民阅读立法,主动设立行业相关标准与规范,不断举办各类读书沙龙。

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迅速,已经形成了覆盖全国省市一级图书馆的服务网络,各地方图书馆将借此形成合力,为社会提供丰富的数字化图书资源。

国家典籍博物馆将储存我国优秀的历史典籍,并以公开展览的方式将传统文化遗产呈现给观众。

中国文化内容丰富,很多现代公众尤其是年轻人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不了解,国家图书馆通过把传统文化数字化,吸引青年群体关注,拓宽传统文化传播途径,提高传统文化培育效果。

音乐

创作要感动自己 经典需要时间沉淀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作曲家 雷蕾

经典的作品是需要一段时间来沉淀的。每天都有大量的作品在产生,但是真正的精品可能只是1%或者不到5%。但分母越大,成功的作品可能就会更多。

作为一个作曲家,创作的作品首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打动观众。比如《便衣警察》的创作,旋律出来以后,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

我们这一代人深受着中国文化熏陶长大的,所以血液里深深地流淌着中华文化的血脉。所以,绝对不会创作出和中华文化相隔很远的作品。

汉语

孔子学院妙在不唱"独角戏"而唱"二人转"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 许琳

孔子学院被誉为“中国最好最妙的出口产品”,妙就妙在中方不唱“独角戏”,而与外方共唱“二人转”,国外高校把孔子学院当自己的事业办。

在全球化背景下,没有人能避免和中国打交道。让自己的孩子了解中国,最好能学一点中文,成为不少外国人的选择。

10年来国家对孔子学院的投入,等于欧洲国家修建4公里高铁,“4公里高铁,是联通地面交通;积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孔子学院,则是修建‘心灵高铁’,其路漫漫。”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