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注丨郑耀先,你为什么不言放弃?

编辑:车前

观注.jpg

郑耀先.jpg

百字观:《风筝》火了!从郑耀先身上,你看到了什么?

日前,电视剧《风筝》已以评分高达8.3的收视口碑完美收官,但关于剧中主角郑耀先的热度和问题并没有消散。有人说:“《风筝》是最好的感情片,深刻的思想片,贯穿历史,表现人性。”还有人说:“《风筝》播出前宣传低调,网上还有人说不好,可我回家,发现姥姥特别爱看;于是就陪姥姥看到了最后一集,当郑耀先在生命的最后,躺在救护车病床上的他孱弱但庄严地举起右手向国旗敬礼时,透过屏幕,我和姥姥泪流满面……”试问,从郑耀先身上,你看到了什么呢?

《风筝》.jpg

善德注:不言放弃,风筝断线亦会重连

一件好的叙事作品,要有三层境界,第一层,是故事;第二层,是情感、信念;第三层,是哲学观念。很多叙事作品,至多能做到第二层,也就是传递情感和信念。而能够触碰某种哲学观念的,则可能成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风筝》热播,就是因为作品达到了第三层。

剧中主角郑耀先是个天才情报员,他正直、善良、对未来充满希冀,渴望“回家”(共产党的根据地),以至于在以记者身份返回延安的时候,他真情流露。但他又充满野性,有着为了信仰奋不顾身的一面。特殊的工作,让他走上了危险的荒野,就像剧中所说的那样,“成功的潜伏者,同时都是天才的演员”。为了这份工作,他必须“此生隐姓埋名,烂入泥沙”。

他把属于自己的角色演得很成功,不管是从日常举止、生活习惯、为人处世,还是在权力博弈的方法上,都给自己打上了环境赋予的独特烙印,因为“演出”太成功了,以致他的联络员被假象迷惑,根据地的战友、游击队员的家属,也对他恨之入骨。随着唯一联络人,也是唯一能够证明他身份的战友的牺牲,他和组织的联系切断了,更重要的是,他就处在一个人性的路口,失去约束,失去牵绊,善恶的选择从此全部交予他。

旁证已死,自证有险,他只好走上“心证”之路,我知道我是谁,我知道我在做什么,为什么而做,在假面生涯之外,时刻捂着一颗心,让它不变色。当他领悟了“心证”诀窍后,反而自由了,轻松了,就此走过死地,并且获得重生。

作为剧名的“风筝”,也是郑耀先的代号,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牵系风筝的,只有细细的一条线,一旦这条线挣断,风筝就会“挣扎在茫茫险恶的空中,随时会跌落到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地方”。但在风筝线断开之后,郑耀先已有了一条心灵上的绳索,这条绳索依旧在给出方向,指引家乡,指引希望,指引光明和未来。所以,他人生至朽,亦不言放弃。也正是因为他的永不放弃,他最终迎来了“风筝”那感人至深的断线重连。(图源网络)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