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注丨在办公室过春节!这两位老人的故事温馨动人

编辑:车前

阅读他们,发现自己.jpg

汪尔康与董绍俊.jpg

百字观:他们的春节——相伴在办公室过,已非止一年

大年三十除夕夜,家家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热闹喜庆。可就在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无机分析楼的二层和三层却各有一间办公室亮着灯,格外引人注目。一对年过耄耋的老夫妻分别在各自的灯下阅读文献,偶尔会起身,到对方的办公室探讨……柔和的灯光映照着他们的白发,场面温馨动人……

这对老夫妻分别是汪尔康和董绍俊。提起两位的名字,化学专业业内无不肃然起敬。他们堪称业内的“神雕侠侣”:汪尔康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电分析化学领域的开拓者,在电分析化学研究界,他著作等身;董绍俊也是我国著名分析化学家,在化学修饰电极、光谱电化学、生物电化学和超微电极等领域作出过重要贡献。“尽管两位老师已经是业内泰斗,但他们仍旧紧追科研动态,在他们的字典里,似乎没有节假日这个词。”中科院长春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逯乐慧说,“汪老师和董老师都是把科研放在第一位的人,只要不出差,基本每天都在办公室工作。”逯乐慧说,这已经不是两位老师第一年守在办公室里过春节了。前几年大年三十晚上,老两口办公室亮灯的照片在同事们的微信朋友圈里广泛流传,获得很多人的尊敬和点赞。

汪尔康和董绍俊.jpg

善德注:他们的爱情——一个十分歉疚,一个没有怨言

汪尔康(1933--)男,著名分析化学家,中科院院士。在中国最先用极谱法研究络合物的电极过程和均相动力学。领导研制了我国第一台脉冲极谱仪和新极谱仪。

董绍俊(1931--)女,分析化学家,中科院院士。长期从事电分析化学研究。率先在我国开展化学修饰电极研究与光透光谱电化学的现场方法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2年,一位年仅19岁的热血青年,怀着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从草长莺飞的江南来到冰天雪地的东北,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祖国建设的大潮中。之后,他又被选派到捷克斯洛伐克留学。师从著名分析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海洛夫斯基教授,主攻当时新兴的极谱学。他,就是我国著名分析化学家、中科院院士汪尔康。

同样也是在1952年,一位来自山东青岛的年轻姑娘,由于成绩优异,提前从辅仁大学化学系毕业,被分配到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开始对极谱络合物电极过程动力学和示波极谱方法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她,就是中科院院士董绍俊。

相似的人生经历,相同的研究方向,让两人走到了一起。共同为我国分析化学事业的创新发展呕心沥血。多年来,只要没有出差或其他安排,两人都是夜里11点以后才相伴一起离开实验室。每年正月初一,因为考虑可能有人来拜年,两人也总是家里留一人接待客人,另一人去实验室。

汪尔康和董绍俊所从事的研究工作极其复杂,而他们的生活却极其简单。两人对吃穿没有任何讲究,每顿饭都只是董绍俊自己做的一个菜。汪尔康觉得,这么多年忙于事业,没能照顾好家庭,感到十分歉疚。而在董绍俊看来,丈夫把精力放在了国家需要的事业上,自己没有任何怨言。

几十年如一日,这对志同道合的科学伉俪,就在这种简单而忙碌的生活中,享受着人生,品味着爱情。(图源网络)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