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注丨山间的小溪总是吵闹,浩瀚的大海从不喧嚣
百字观:他为什么受人尊重?
“山间的小溪总是吵闹,浩瀚的大海从不喧嚣”是藏族萨迦格言中的一段话,也是中国考古学泰斗、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宿白生平非常喜欢的一段话。作为“文献功力无人出其右”大先生,他虽只承认自己是一个“北大教员”,却主持创设完整了中国考古学课程体系,新中国文物考古工作者无一不受教于他,故被中国文物考古界尊为“永远的老师”。明天——2018年3月1日,是先生逝世一个月的纪念日。回望宿白,你知道他为什么如此受人尊重吗?
善德注:专注学问,不事浮华
作为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的主要创办者之一,宿白先生96岁的人生有七十载都是在教书育人中度过的,大半的考古界都是他的学生,包括他的学生的学生。他的学生们成了老师后,都是拿着当年课堂的笔记或者手抄的先生的讲义,再去教新的学生。此外,宿白先生还为中国考古学扩充了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等历史时期的考古学体系,同时还开拓了佛教考古、建筑考古等新的领域,中国考古学体系因而变得科学而完整,并最终形成今天这样奔腾向前的黄金时代。
宿白先生做了一辈子考古,自己从不搞收藏。去过宿白先生家中的学生都见过他的书山,除了一间卧室,另外三间屋子全都堆着书。他曾说,自己的工作没什么特别的。身处考古这一“寂寞”的行业,宿白始终平静而淡然,专注学问,不事浮华。(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