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注丨马克思说:人的档次是从志向上体现出来的

编辑:车前

阅读他们,发现自己.jpg

马克思 (2).jpg

百字观:马克思是怎样的人

200年前德国的特里尔,诞生了一位工人阶级先辈!他的眼光注视的是底层人民,他的胸怀宽阔无比;他的理想是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阶级;他的宏愿是打破腐朽的旧世界,翻开一个新的世纪。如今,200年过去,回望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有人说他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立场坚定的有为青年,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可谓是一个高素质的学者。也有人说他是一个偏执狂,是一个极度自负的人。你怎么看马克思的一生呢?作为一个影响了世界的人,我们在纪念他诞辰200周年的同时,又该向他学习些什么呢?

马克思 (1).jpg

善德注:马克思的志向

马克思曾说:“人的档次是从志向上体现出来的。” 他还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1835年8月,马克思就要在特利尔中学毕业了。毕业前夕,班里的同学谈论自己的理想志向时,有的说自己想当官过瘾,有的说自己想经商发财,有的愿意当医生救人,有的却爱上了神甫的职位。只有马克思与众不同,他有独出心裁的想法,他在毕业论文中写道:“我们选择职业所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

马克思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从1842年初开始给《莱茵报》写文章,马克思在文章中总是提出一些最尖锐的问题,总是从劳动人民的利益出发,揭露普鲁士专制制度的反动本质,公开站在受压迫,受剥削的劳苦大众一边,维护他们的最基本利益。再之后,1843年3月,马克思被迫退出《莱茵报》编辑部,1845年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1848年创办了《新莱茵报》,1864年创建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1875年马克思抱病写《哥达纲领批判》……直至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因病与世长辞。这期间,他虽然经历了长时间的贫困,甚至流亡,但他“为人类谋幸福”的志向一直未改,做到了善始善终。也正因为马克思为这一志向终生奋斗不息,时至今日,他仍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仍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图源网络)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