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注丨厄运连连的弱女子如何“见招拆招”
百字观:她,诠释了亲情的力量、母爱的伟大
她出生于1951年,上高中时,父母、兄长相继离世,她以弱肩扛起两个家庭的重担,放弃了考大学的愿望,独自带着两个侄儿度过7个寒暑。待步入婚姻的殿堂,夫妇相濡以沫,同甘共苦。就在子女和侄儿相继长大,上学需要大量支出时,丈夫突发脑梗病倒,赵四妮辛勤劳作,求亲靠友,将4个孩子供养成人,或考上大学或入伍参军,并相继成家立业……她就是河南省遂平县人赵四妮,她在与厄运的“见招拆招”中演绎出了不平凡的人生,她用永不言弃的精神诠释了亲情的力量、母爱的伟大!
善德注:坚强和爱心一定会传递下去!
赵四妮,女,1951年6月出生在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花庄镇田庵村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赵四妮5岁就开始捡柴烧饭,帮助父母干一些家务活。上学后,她更深知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学习刻苦上进,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
上高中时,她经历了人生的“分水岭”,那一年,父母因病情加重相继去世,本来身体就不好的哥哥又患上了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病卧在床且双目失明,她的嫂子撇下两个年幼的孩子也离家出走了。此时,已经辍学在家的赵四妮感觉负担更重了,她决定不再“考大学”,并无数次告诉自己再苦再累一定要坚持下去,自己若扛不下来,那这个家就彻底破碎了。
在最艰难的时候,赵四妮既要照顾起居难以自理的哥哥,又要抚养两个年幼的侄子,沉重的生活负担压得赵四妮喘不出气来。由于家里贫困,再加上当时的治疗条件不好,几个月后,重病缠身的哥哥也离开人世。从此,她开始独自一人带着两个侄儿东挪西借,辗转渡日。冬去春来,日月如梭,赵四妮独自带着两个侄子生活,靠捡破烂供养侄子上学读书,她常说:“就是再苦再难也决不能让两个孩子步我后尘。”7年过去了,在赵四妮的抚养下,大侄子上了高中,小侄子也上了小学,两个侄儿既懂事又优秀,甚让她欣慰。
转眼间,赵四妮已经过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两个侄子成了一大难题。后经本村热心人介绍,赵四妮结识了好心人杨自立,他能接受两个孩子,一年后两人登记结婚。杨自立自愿入赘,帮赵四妮一同挑起生活重担,不久二人也生育了一儿一女。
由于家中人口增加,四个孩子的日常开销及学费等问题让夫妻俩的担子更重了,他们四处求亲靠友给孩子筹借生活费、学费。2007年,杨自立突发脑梗,生活不能自理。家庭顶梁柱的忽然倒塌,对赵四妮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但是,赵四妮没有放弃,她无微不至地照顾丈夫。功夫不负有心人,丈夫能勉强下床行走了,虽一时丧失劳动能力,但也让赵四妮深感欣慰。
如今,赵四妮50多岁,却已背微驼、鬓如霜,满脸的皱纹铭刻着多年的艰难坎坷。2018年初,终日闲不住的赵四妮病倒了,整日在病床前悉心照顾着她的小女儿说:“小时候,生活虽苦,但爸爸妈妈给了我和三个哥哥满满的爱。如今他们老了,我们几个争着照顾他们。妈妈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她的坚强和爱心一定会传递下去!”(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