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注丨一个善梦者 去逝仍获奖
百字观:去逝的钟扬 再度获奖
近日,“2017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揭晓,已故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获评“年度特别致敬人物”。钟扬,一位来自上海复旦大学的援藏教师,一位行走在世界屋脊的植物学家。他十六年在雪域高原艰苦跋涉50多万公里,收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其中,大部分种子都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植物,填补了世界种质资源库没有西藏种子的空白。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讲学返回途中遭遇车祸去世,时年53岁。
善德注:他是一个善梦者
钟扬是一个善梦者,他敢于做梦,并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比如:
他去西藏高原采集和保护植物种子,身边的同事都说他疯了。因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既艰苦危险,又没有足够科研经费支持,更不可能发表高大上论文的科研道路。但他说:“这些种子可能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后才能发挥作用、造福人类。生物学就是这样的学科,我们所做的可能就是一天到晚采种子,眼前没有任何经济效益,一辈子也不一定能看到光明。但是一旦我们的工作起作用了,那对整个人类来说,都是意义非凡的事。”
看到坐拥世界植物资源宝库的西藏,本土的科研力量却异常薄弱,心急如焚的钟扬暗下决心,一定要为西藏的教育事业做点实质性工作。此后,他尽心尽力建立西藏植物学博士点,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为了培养好在西藏大学招收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他几乎停招了自己在复旦大学的研究生。他曾说:“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人才尤其难,但培养好了,这些学生回到家乡,就能成为靠得住、留得下、用得上的生力军。”
由于多次患病和常年奔波造成的疲累,钟扬的心跳每分钟只有40多下,这已是人体生理的极限。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拼命,他说:“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伸。而我们采集的种子,也许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到那时,不知会完成多少人的梦想。只要心在不断飞翔,路就不断向前延伸。”(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