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注·陈磊丨这个“混子”不简单!
百字观:他的作品,是历史读物里的一朵“奇葩”
仅仅通过手绘和段子,就能捋出清晰的历史大脉络:春秋战国像个班级;大秦过把瘾就死;三国就三大战役;魏晋乱世多奇葩;南北朝里多败家;大唐盛世开门红……近日,“混子曰”创始人,笔名“二混子”的80后陈磊,带着他的新作《半小时漫画中国史3》在上海、北京、西安、沈阳等多地举办了读者签售会;所到之处,人如潮涌!陈磊的“混子曰”和系列作品《半小时漫画中国史》,俨然成为了历史读物里的一朵“奇葩”。
善德注:为什么不能让知识更有趣呢?
陈磊(笔名:二混子),江西人,80后,300万粉丝大号“混子曰”创始人,大学跑到西安念书,原为上汽集团旗下设计师,“混子曰”公众号下的“Stone历史剧”栏目,目前所发的所有文章平均阅读量为60万,累计点击量高达三亿次。其爆笑又富有创意的手绘形象和历史段子,深受90后、00后等年轻群体的喜爱。前央视主持人、热播网综《奇葩说》导师张泉灵鼎力推荐,是开创了另一种写史方式的历史作者。
从外表上看,“二混子”一点儿都不“混”,而是再典型不过的文艺范儿。倒是他画笔下的人物,更符合“二混子”的设定。这是一群丑丑的贱萌小人,陈磊将它们串起来,以此讲解枯燥的历史、深奥的科学、备受关注的时政新闻,让一个个高冷知识变成好玩的故事、好笑的段子。从这个角度看,“二混子”更谈不上“混”了。无论作为漫画家,还是自媒体人,他都是扎眼的成功。
至于“为什么要用二混子做笔名?”,他的回答很简单,“当年看电视剧,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中葛优饰演的混子纪春生。于是,随手将‘二混子’拿来做QQ网名,沿用至今……”
在陈磊眼中,“混子”这类人很可爱:看起来玩世不恭、吊儿郎当,但透着一股小机智、小幽默,能把人逗乐。他觉得,“二混子”这个外号,就是自己喜欢的“小人物本色”,“贱贱的、痞痞的、既乐观又豁达”。
陈磊最初创作的系列漫画叫做《一般不扯淡》,发布在“二混子Stone”个人微博上,吸引了第一批粉丝。主人公是一个浑浑噩噩的上班族小白领,有点穷,有点好色,有点爱发牢骚。独特的视角和幽默搞笑的语言,引发了很多读者的共鸣。
而混子曰中的二混子,显然已不仅仅是个小白领的代言人了。陈磊对这个人物形象做了如此设定:眯缝眼、黑皮肤、鸡窝头,以“喧闹的世界里,低调和冷静才是最酷”为座右铭,只围绕高大上的冷知识发表观点,精通各类犀利搞笑的网络语言。“我不喜欢那些唯美的、萌萌哒的东西,可能扮丑自黑的形象,更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这一系列漫画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一方面讲的是高冷的知识,另一方面,它们又无一例外都穿上了一层“搞笑幽默”的外衣。原本枯燥、生涩的知识由此变得生动,也更彰显了传播的力量。混子曰公众号下的留言区,就常有如此情景,粉丝边学边乐,高呼二混子为“永远的爱豆(偶像)”。
有媒体问他:“每一集‘脑洞’都那么密集,是怎么做到的?”
他回答说:“为了让漫画看起来更‘混’,更有意思,办法之一,就是给人物设计台词,给知识点编段子。”
在《核辐射怎么这么坑人?》那篇里,中子、质子这些物理学中的模糊概念,都被陈磊拟人化了。相斥的两种元素,被画成了两个吵架的小人,一个说“起开”,另一个回“滚蛋”;距离近的两种元素,则成了手挽手,念叨着“相见恨晚!”的一对好友;跟质子配对的电子,陈磊觉得它更像小人身边的一条宠物狗。“这样的拟人,读者想忘都忘不掉。”
能编出这么多段子,也和陈磊自己的性格有关,他笑着说:“我就是一个思维极其发散的人,从小学就喜欢胡诌,老师在台上讲课,我就在下面画英雄救美、打怪兽升级的连环画。现在,看到马路上戴口罩的人,我不自觉就想到忍者、擎天柱。读历史书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各种各样活蹦乱跳的人物。”
但一个笑话憋一天也是常有的事。混子曰上有一篇佛教知识漫画,在正式发表前,他做了个短篇预热,讲的是“禅宗的前世”——达摩祖师盘腿坐在少林寺的山洞里,面壁九年,终于悟出了“禅”。陈磊想围绕这个故事,编出一个段子来。那天下午,他在自家阳台转了3个小时,把达摩、少林寺、山洞、面壁和禅这几个关键词,都写在黑板上,各种连线发散。最后呈现出来的漫画是,面壁九年的达摩饿了,悟出来了一个“馋(禅)”字。读者分分钟就懂了,一看就乐。
虽说经常搞出点“无厘头”的闹剧,但混子曰的吸引力毋庸置疑,甚至有中学老师,直接把公众号的二维码贴到了班级群里,鼓励学生们参考学习。陈磊对此很得意:“当你深入学习时便会发现,其实很多知识要么被过于严肃化,要么被过于妖魔化了,这根本就是反人类的学习。为什么不能让知识更有趣呢?”(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