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摘记|张明刚自选文集《军履回望》系列之六十四
编者按:张明刚自选文集《军履回望》系列专栏自刊发以来,持续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诚如樊希安先生在《军履回望》序章所言:“论他的写作成就,我认为最高水平还是体现在理论造诣上。作为党的高级干部,明刚具有很高的理论素养,他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进行学思践悟,许多方面的见解独到而深刻,且善用清新优美的语言,阐述深奥新颖的道理,使人乐于接受,令人耳目一新。因此,他的文章被广泛采用传播,不仅拥有大量的网络读者,还是一些单位党团组织的学习教材。”应读者们的要求,中华善德网将继续转载张明刚自选文集《军履回望》系列文章,敬请大家关注并支持!
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解放军驻京部队某部少将副主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张明刚自选文集《军履回望》后,引发读者广泛热议好评和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军报军网、中新社、中青报中青网等主流媒体关注推介。
(张明刚,男,汉族,湖北随州人,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陆军少将军衔。曾参战荣立战功、被评为“火线优秀共产党员”、并在前线由士兵直接破格提拔为军官)
该书由“理论之光”、“军营之声”、“心灵之窗”三卷组成,收录了作者张明刚从军40年来公开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文章、新闻作品、文学作品183篇、55万字。这些文章,有30多篇获奖或被选为教学范文,部分文章被网络平台转载百余次、浏览量超千万。
2022年10月,该书首版问世后,受到铁凝、邵华泽、孙晓云、孙继炼、徐贵祥、樊希安等我国当今文坛大家泰斗高度评价和广大读者喜爱。2023年1月即出第2版,截止2023年8月,不到1年时间,已是第4版第6次印刷,累计印数超过12万本。2023年2月,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人民出版社会同作者张明刚,共同向全国一千余所高中赠阅一万余本《军履回望》,受到全国广大青年师生的热烈欢迎。
【学习摘记】/王振存
张明刚《军履回望·军营之声卷》“问 号 拉 直”板块之《中心抓不住,不算好支部!*》
(本文原载《前进报》1989 年 10 月 24 日第 3 版头条。与张学森、李国忠合作)
一个鲜为人知的连队悄然崛起,摘取了集团军教育训练标兵连的桂冠。奥妙在哪里?只因为这个连队党支部把训练作为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来抓,用他们的话说——
中心抓不住,不算好支部!*
尽管季节已是秋风送爽、银霜落地,可是地处东北边疆的某守备团却洋溢着夏天般的热烈气氛。
“十一”前夕,全团干部战士敲锣打鼓、列队欢送二连连长金艳辉作为基层连队代表进京参加新中国成立 40 周年庆祝活动。望着披红戴花的金连长,人们油然想起他所带的连——那个三日不见,令人刮目相看的二连。
为数很少的国庆观礼基层部队代表竟出在二连。二连是有历史荣誉的连队吗?不是,它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连队;二连是首长抓的点吗?也不是,上级领导和机关很少涉足。
然而二连依靠自己力量,发奋图强悄然崛起,树立座座丰碑。前年,跨入师教育训练先进连的行列;去年,摘取了集团军教育训练标兵连的桂冠;今年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师里于 8 月下旬对上半年训练内容检查考核,二连以包揽 6 项第一的优异成绩遥遥领先。
该团政委王伟华介绍说,二连之所以突飞猛进,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根本原因是他们对和平时期训练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得好,较早地把训练作为党支部的中心工作来抓,在 1987 年就鲜明地提出“中心抓不住,不算好支部”的口号,立下了“支部常议训,书记要上阵,党员当尖子”的规矩。
连队党支部每月至少召开两次会议,专题研究训练问题,制订改进措施。支部书记、指导员马清录胃下垂 6 厘米,可他坚持跟班作业,和战士一样练,共同技术和战术三大课目成绩都是优秀。二连现有战士党员 9 人,人人都是训练尖子,其中集团军尖子 1 人,师尖子 6 人。
党支部副书记、连长金艳辉是大家最佩服的人。别的不说,只讲讲那次连队搞战术训练,当时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气温下降到零下 35 度。在这种天气下,金艳辉为了准确做出战术动作,他脱掉棉衣,只穿绒衣,在雪地上边爬边做,好让新战士从压出的雪印中看清动作要领。爬过一次,他问:“看清了没有?”大家回答:“没有看清。”他爬第二次,又问:“看清了没有?”“还没有看清。”只剩一个战士这样回答。当他要爬第三次时,战士们热泪盈眶,再不忍心看下去了,齐声高喊。“连长!我们都看清楚了,你不要再爬了!”
无声胜有声。如今的二连,习武练兵蔚然成风,被全师公认为“干部能吃苦,战士能受苦”的好连队。集合列队,鞋子最破的是二连;周日洗澡,胳膊腿碰伤最多的是二连……
前不久,一位前往二连调研的集团军首长,临走时发出这样的感叹:“二连军事训练真有五六十年代老部队的那个样子。”
来源:《军履回望》张明刚自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