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丨他一生捐了亿万 却没给子女留下一分

编辑:车前

阅读他们,发现自己.jpg

600.jpeg

善德人物榜 第210期上榜人物:陈嘉庚

上榜理由:

他17岁时,离开故乡,漂洋过海去到新加坡。他从米店的学徒开始,一路打拼,直到后来有了30多家工厂,成为东南亚地区远近闻名的“橡胶大王”。他将千亿资产无偿捐献给了祖国,自己却无车无房,儿子靠开出租车谋生。他一生捐了一亿美元,没给子女留下一分钱……他就是福建厦门人陈嘉庚,一位被毛泽东称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近代慈善大家。

陈嘉庚 书法.jpg

善言慧语:

◆非常事业要达成功,亦应受非常之辛苦,若乏相当之毅力,稍不如意,便生厌心,安能成事哉?

◆做人最要紧的是诚实与正义,要明是非,要为社会做事。再多的钱可以花光,但诚实、正义却永远受人尊敬。

◆爱国始于爱乡,强国必先强民。凡真诚爱国者,必视全国当如人一身,拔一毛而知痛。

0009.jpg

行者小传:

陈嘉庚(1874—1961年),字科次,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今厦门市集美区)人,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成长于郑成功抗清复明故垒的陈嘉庚一生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等职。晚年的陈嘉庚,请人在鳌园刻录“台湾省全图”,念念不忘国家统一。1990年03月11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把一颗编号为2963的小行星命名为“陈嘉庚星”。

00690.jpg

善德故事:

●一个标准:在一档电视节目中,记者问陈嘉庚的孙子陈君宝:“祖父留给你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什么?”陈君宝脱口而出:“该花的钱,千千万万都要花;不该花的钱,一分一厘也要省。”看似很通俗浅白的一句话,却蕴含着一个深刻的看钱标准,而搞懂了这个标准,也就明白陈嘉庚。什么标准呢?即陈嘉庚说的:“我既立志为社会服务,当然不能再为儿孙计,若兼为儿孙计,则不能尽量为社会服务,此理至明,毋须多赘,俗语说针无两头利。”

●一诺万金:陈嘉庚17岁时渡洋前往新加坡谋生,起初主要在他父亲经营的顺安米店服务,共做了13年。后来,其父晚年经营实业失败,陈嘉庚在危难中接手了衰败的家业。新加坡当时的法律有规定“父债子免还”,但以信誉为重的陈嘉庚虽然经济拮据,却宣布“立志不计久暂,力能做到者,决代还清以免遗憾也”。面对家道中落,陈嘉庚艰苦奋斗了4年时间,终于有些盈利,他便不顾亲友反对,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找到债主,到1907年为止,连本带利还清了父亲所欠的债务。此事成为新加坡华人商业史上一大佳话。当然,当时也曾有人说他“傻”,但他说:“中国人取信于世界,决不能把脸丢在外国人面前!我们中国人一向言必信,行必果。”陈嘉庚“一诺万金”的信誉迅速传遍了东南亚。此后,人们十分相信陈嘉庚的商业道德和信誉,都愿意与他做生意。可以说,陈嘉庚之所以能在家业衰败后艰苦创业10年左右成为百万富翁,与他“一诺万金”的诚信商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生节俭:陈嘉庚一生勤俭节约,成为南洋巨富后依然不改。平日里,他身上的现金不超过5块钱,从来不会在外面乱花一分钱。他曾说:“个人少费一文,即为吾家多储一文,亦即为吾国多储一文,积少成多,以之兴学”。他从不穿戴名牌,除了两三套较好的礼服外,其他的衣服都穿了很多年,处处补丁。他一生只看过一部电影,是在新加坡首都戏院看的,那是一部为筹赈会义演的片子。他自己的生活简朴,也要求家人过同样的生活。比如陈家有一套老式家具,用了几十年,早已破败不堪,妻子找他要几百块钱想换套新的,结果被他狠狠责备一顿。

●一条领带:陈嘉庚的五子陈国庆15岁在道南学校读书时,母亲曾给他买了一条领带,结果遭到了陈嘉庚的严厉批评,直到他自己工作赚了钱,才第一次系上了领带。后来,陈国庆离开学校,到了陈家的制造厂上班。上班前一晚,陈嘉庚对他说,明天自己搭公共汽车去,不许坐汽车。陈嘉庚对此的解释是:“父之爱子,实出天性,人谁不爱其子,唯别有道德之爱,非多遗金钱方谓之爱。且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实乃害之,非爱之也。”

●一个奇迹:陈嘉庚一生倾资办学,按当时的黄金价格估算,他一生献给文化教育事业的钱,超过一亿美元。1913年春,在陈嘉庚的不懈努力下,第一所近代化的集美小学在福建东南海滨建成。后来,他又增办师范、中学、水产、航海、商业、农业等校,统称为“集美学校”。为了招收更多学生,他规定:“中学生只交膳费,学宿费均免,师范生膳费亦免。各生不拘师、中,所需被席蚊账,概由校中供备,以资一律。”他还奖励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每人每周一斤肉。如此慷慨供养全体学生,不但在私立学校中所仅见,就是公立学校,也极少能办到。故,有人说:集美学村,是陈嘉庚创造了一个奇迹!

●一所大学:1919年,陈嘉庚把家中积存的400万元全部拿出来,开始兴建厦门大学。因为他坚信,“国家之富强,全在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乎教育”。1930年经济危机爆发,陈嘉庚办学的压力陡然增大。曾有一家英国银行找到他,让他承诺不再捐助学校,就帮其渡过难关,但陈嘉庚果断地拒绝了。他说:“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他还表示,办企业,就是为了办学校;如果不办学校了,那办企业还有什么意义?为了支撑集美和厦大的开支,陈嘉庚卖掉了自己的三座别墅。即使在抗日战争时期,校舍和住宅曾因日本飞机轰炸而毁坏,陈嘉庚也令先修校舍。由此,陈嘉庚“毁家兴学”的声名,在海内外华人之中广为流传。直到1937年,在独立支撑了16年后,陈嘉庚再也无力支持,无条件地将厦大献给了政府。但厦门大学“校主”的尊号,却始终留给了陈嘉庚先生。

善史氏曰.jpg

善史氏曰:

前半生兴学育才,为邦纾难培后进。世人谁不崇校主!

后半生爱乡报国,斥邪求善不易心。仰瞻低首悼斯人!

推荐阅读.jpg

推荐阅读:


慈善家谱:一善染心劫不朽 百灯旷照千里明


大家风范:历览前贤国与家 君子忧道不忧贫


公益仁心:成人善事功更倍 动人善愿量无涯


非凡匠心:善养吾浩然之气 悦格斯一业之禅


励志人生:点亮心情及梦想 善待生命并时光


先贤故事:善为至宝取不尽 心作良田百世耕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