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丨特立独行,所以他成了一代大师
善德人物榜 第200期“善德行者”:王国维
上榜理由:
酒为春寒潋滟斟,昔年宾客昔园林。马行灯火寻常事,触忤东坡感旧心……近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的“独上高楼·王国维诞辰140 周年纪念展”上,王国维写给朱自清的这一手扎《蓼园二绝句》再获点赞!只因这手扎在尺素之间,不仅显示了其在诗词上令后人望其项背的造诣,更将其孤傲的个性和特立独行的风格表露无遗。据《朱自清年谱》考,这两首绝句作于1926年,也就是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鱼藻轩的前一年,对拷问王国维投湖内因,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试问,王国维为什么要特立独行?王国维的“感旧心”又是什么呢?本期揭秘浙江海宁人,一位“不独为中国所有”的善德行者——王国维。
善言慧语:
◆天涯。还忆旧,香尘随马,明月窥车。渐秋风镜里,暗换年华。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人之有生,以欲望生也。欲望之将达也,有希望之快乐;不得达,则有失望之苦痛。然欲望之能达者一,而不能达者什佰,故人生之苦痛亦多矣。
行者小传:
王国维(1877-1927),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浙江海宁人,近现代史上举世公认的学术大师,1925-1927 年曾担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国学门导师。他早年追求新学,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形成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上古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敦煌学和边疆学等,在诸多学术领域皆有开创之贡献。终其短暂一生,著作六十余种,曾自编定《静安文集》《观堂集林》刊行于世,逝世后另有《遗书》《全集》《书信集》等出版。
善德故事:
●没有道理:清朝灭亡后,在诸遗老中,王国维在前清其实没有什么官职,不过一介诸生(秀才),也就是说,前朝皇帝基本上没有什么深恩厚泽被及到他的头上,但是,偏他对清朝的感情最深,真挚得可怕。对头上的辫子,也最为留恋。在上海居住的时候,平时最担心的事,就是出门不留神碰上革命党,把他的辫子给剪了,来一场羞辱,所以轻易不出门。其实,王国维当时在海内外,是以学问著称的,在很多人眼里,他是不问政治的。所以,好些慕名而来问学的外国人,都很奇怪他为何要拖一根辫子。一个日本的文学博士,就直截了当地问他,为何不把这碍事的“障碍物”弄掉?问得王国维好生不高兴,在给别人的信里直发牢骚。到后来,连王国维的家人,她的夫人和女儿,都觉得老先生的辫子有点别扭了。每日给他梳理,也嫌麻烦,劝他剪,就是不剪。再问为何要留?答曰,留就是留了,没有道理。
●书生脾气:去清华之前,王国维曾连续三次拒绝了北京大学的聘请,第四次时,王氏心里过意不去,终于允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通讯导师。当时,北大开出比其他教师高出很多的薪水,但因为“无事而食,深所不安”,王国维未受酬金。而在此之前,在日本求学时期的他亦是这般书生脾气。那几年,虽然经济状况颇为窘迫,但他两耳不闻窗外事,日常生活除了读书就是写字。有一次,他的老婆跟他商量事情,他正在读一本书,没认真听话,回话像羊拉屎一样东一颗西一颗,老婆被惹火了,眼看就要把他的书抢过来烧掉。幸好此时罗振玉突然敲门来访,老婆打住,那本书才免遭厄运。也正是因他的这个书生脾气,2006年,国内几大机构主办“我心目中的十位国学大师”网民投票评选活动,结果王国维名列第一。
●文明之种:入清华大学执教后,王国维很少明确表达过自己的政治性意见,但他并不是没有意见。他赞成复辟,但却不肯参与,或者参与复辟的诸公,也不想让他参与。他外语不错,对西方文化也有相当的了解,但对于西方的政治制度,却一直不感兴趣。不感兴趣的原因,倒不是他对这些制度有多了解,而是因为这些制度是“党人”弄进来的。终其一生,王国维对党人都深恶痛绝。不仅对发动辛亥革命的党人,没有好印象,对后来发动国民革命的党人更是又恨又怕。觉得他们不是在革命,而是在扫荡传统,扫荡文化,如洪水猛兽一般。所以,不论是他的同时代人还是后人,都以王国维的辫子为喻,说:辫子无言,却为中华留下了文明之种。
●严肃冷峻:王国维与人交往,除了谈学问或正事,很少闲聊,更不会对人讲应酬话。如果有人请他看一件古铜器,他看了是假的,就会说“靠不住的”,而请他看的人无论怎么说这个古器色泽如何古雅,清绿的如何莹彻,文字如何精致,什么书上有类似的著录,并将这些提供给他做参考,再请他仔细看一下,他看了以后依然会说:“靠不住的。”不附和,也不驳难。正是由于王国维外表也总是严肃冷峻,赵元任的太太杨步伟对他颇有些害怕。杨步伟是个直爽的大嗓门,但见了王国维却总是噤不出声。王国维五十寿诞时,清华大学的同事办了三桌酒席祝寿,赵太太硬是避让着不和王国维同桌:“不!不!我不跟王先生一桌。”果然,王国维那一席一直都是默默不语,而赵太太那桌却笑语不绝。
●老实憨厚:王国维之所以让世人敬念,除了他的《人间词话》和书中提到了“人生三境界”,还因为他属于“境界高超,必有尊严”的内秀型文人;可以说“老实憨厚”,是王国维的一个做人亮点。学术工作是个苦力活,需要真诚沉潜、老老实实的人来做,弄不得半点投机取巧和朝三暮四。王国维做事不藏私心、不畏艰辛、不喜出风头、生活规律、精神专一,做出的学问肯定真实、到位、深刻,也自然得到各派人士的肯定。以至于,向来严肃的鲁迅都称赞他说:“王国维……老实到像火腿一般。”胡适更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现今的中国学术界真凋敝零落极了。……只有王国维最有希望”。
●静安不朽:1927年6月2日,王国维于颐和园昆明湖鱼藻轩自沉,举世震惊。关于王国维自沉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特别是因罗振玉伪造“遗折”,更使其死因变得扑朔迷离,成为学界一段未决的悬案。2017年年末,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办了一场纪念王国维诞辰140周年的展览,展品中有一纸1926年王国维写给朱自清的手扎《蓼园二绝句》,其中有一句“触忤东坡感旧心”。根据成诗时间和当时社会环境,有学者分析称:王国维投湖,是为了唤起国人的“感旧”之心。因为,当时在“新文化运动”的极度“疯狂”推动下,中国的传统先贤、辉煌历史,甚至汉字、中医等都遭到了全盘否定和废除,大有全盘“西化”之势。深通历史规律的王国维知道,如果丢掉了中国的这些“根本”,那祖国和民族必将万劫不复,再难自立于世界之东。所以,他在1927年“新文化运动”最“疯狂”的时候投湖,以个人之死,唤醒世人对中国文化的“感旧”之心。也正因为他,中华文化得以延续,并迎来了今天的再次绽放。故有人称:投湖唤旧,静安不朽。
善史氏曰:
悲欢不染,一念孤行。此即成之所在,败之所由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