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丨他,不以卑微而自贱

编辑:车前

阅读他们,发现自己.jpg

600.jpg

善德人物榜 第211期上榜人物:饶宗颐

上榜理由:

他只有初中学历,但他不以卑微而自贱,承继先哲之业,开拓学术新涯,终成为了不起的学者、名师。钱锺书先生称他为“旷世奇才”,季羡林先生说他是“我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与钱锺书并称“南饶北钱”,与季羡林并称“南饶北季”……他就是广东潮州人饶宗颐,被誉为“业精六学,才备九能,已臻化境”的国学大师。

009.jpg

善言慧语:

◆以文化超越政治、世俗而得大自在。

◆一个人,如何正确安顿好自己,这是十分要紧的。

◆忘我地“走”、忘我地想、忘我地读、忘我地追寻,我觉得这是一种极大的乐趣。

0003.jpg

行者小传:

饶宗颐,1917年生,字伯濂、伯子,号选堂,又号固庵,广东潮州人。著名国学大师,汉学泰斗,集学术与艺术于一身,是国际公认的一代巨匠。西泠印社社长,曾在海内外二十余所高等院校任教,精通英、法、日等六国语言,还熟知古代梵文、楔形文、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文字,学术界尊他为“业精六学,才备九能”。他与钱锺书并称“南饶北钱”,与季羡林并称“南饶北季”。2013年被授予“世界中国学贡献奖”,2014年获得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奖终身成就奖”。2018年2月6日去世,享年101岁。

1000.jpg

善德故事:

●初中肄业:1930年,14岁的饶宗颐以优异成绩考进省立金山中学,但入学后,他总感觉老师教给他的知识,他总有“吃不饱”的感觉;于是,不愿浪费时光的饶宗颐仅读一年便辍学,选择回到“天啸楼”中自学。对于为何“回家不废学”?饶宗颐曾在《选堂清谈录》里自述:“我家以前开有四家钱庄,在潮州是首富,按理似乎可以造就出一个玩物丧志的公子哥儿,但命里注定我要去做学问……父亲一直生活在沉闷之中,但他对我的影响很大,我有五个基础来自家学:一是家里训练我写诗、填词,还有写骈文、散文;二是写字画画;三是目录学;四是儒、释、道;五是乾嘉学派的治学方法。”

●破格被聘:辍学回家后,饶宗颐朝夕沉浸于父亲数以十万计的藏书海洋“天啸楼”中,每天与书为伴,与诗为偶,16岁开始便继承先父遗志,续编其父饶锷的《潮州艺文志》,这成为他踏入学术界的第一步。1935年,由著名学者温丹铭举荐,年仅18岁,仅有初中肄业学历的饶宗颐破格被聘入广东通志馆中,专职艺文纂修。此后,他几乎将馆里收藏的所有地方志都看过,经过一年多不懈努力,饶宗颐完成了《艺文志》全书的编写工作。这段编纂地方志的经历,不但使得少年饶宗颐初露头角,对于他后来百科全书式的学问体系构建,亦起到基础性的影响。

●在外讲学:1949年饶宗颐移居香港,任教于香港大学,并先后在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新加坡大学、美国耶鲁大学、法国高等研究院、日本京都大学等任职教授。长年在外讲学,使得饶宗颐“名声在外”,荣誉等身,1962年就获得了有汉学界诺奖之称的法兰西学院汉学“儒莲奖”。但在当时,似乎国内知道他的人越来越少,当然他也从来不在乎。有人当面称颂他是“大师”,饶宗颐笑言:“大师?我是大猪吧(潮汕话里,‘大师’与‘大猪’谐音——记者注)。现在‘大师’高帽满天飞,太多了。其实大师原来是称呼和尚的,我可不敢当。”

●忘了过年:一代宗师的形成其来有自。除却家学根基深厚之外,饶宗颐后天的治学之勤也令人叹服。曾经做过饶宗颐先生17年学术助手,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的沈建华对此深有感触:“他总是沉浸在学问里。那些年,每次我回北京探亲,饶公总是让我留意北京学术界的新动向,返港后第一次登门看他时,他总要习惯性地带上一个小本子,让我一面讲,他一面记。”据沈建华回忆,1993年的大年初一,饶宗颐先生一大早打电话给她说:“请你到图书馆去帮我找一个地名,我说饶公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我告诉他今天是大年初一,图书馆是关闭的。他说,糟了,我一写东西就忘记了。”

●多学并驾:饶宗颐的研究几乎涵盖国学的所有领域,根据他自己的归纳,其著述可分为:敦煌学、甲骨学、诗词、史学、目录学、楚辞学、考古学(含金石学)、书画等八大门类。很难把他归到哪一家,他曾幽默地说,“我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游子”。2009年《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在大陆出版,共计十四卷二十册,超过一千二百万字,包含专著八十余种,论文一千多篇。学者称其“业精六学、才备九能”,他则以“天地大观入吾眼,文章浩气起太初”这样气势磅礴的对联,来表现其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襟。

●三重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饶宗颐在为人修学中也有自己的“三境界”:“漫芳菲独赏,觅欢何极”为第一重境界,意为在孤独里思考和感悟,上下求索。“看夕阳西斜,林隙照人更绿”为第二重境界,饶宗颐认为这是一般人不愿进入的一重境界,因为一般人的精神都向外表露,既经不起孤独寂寞,又不肯让光彩受掩盖,他们看不见林隙间的“绿”。其实,越想暴露光彩,就越是没有光彩。“红蔫尚伫,有浩荡光风相候”为第三重境界,意为无论如何都要相信,永远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在等候自己,只有这样才没有烦恼,自主人生,自成境界。

善史氏曰.jpg

善史氏曰: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命运亦然!

推荐阅读.jpg

推荐阅读:

慈善家谱:一善染心劫不朽 百灯旷照千里明


大家风范:历览前贤国与家 君子忧道不忧贫


公益仁心:成人善事功更倍 动人善愿量无涯


非凡匠心:善养吾浩然之气 悦格斯一业之禅


励志人生:点亮心情及梦想 善待生命并时光


先贤故事:善为至宝取不尽 心作良田百世耕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