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贻琦丨沉默如玉同温润 寡言若树最可亲

编辑:车前

阅读他们·发现自己.jpg

600.jpg

善德人物榜 第224期上榜人物:梅贻琦

上榜理由:

他,担任清华大学校长17年之久,让这所简单的留美预备学校,后来居上与北大齐名,成为中国大学的双子星座。他,实际执掌西南联大8年,培养出大师无数,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至今无法企及的高峰。他,身居“教育部长”高位,去世后却一贫如洗,只给人间留下一本本清晰的账本。他,就是天津人梅贻琦,一位被海峡两岸尊为“清华大学终身校长”的“寡言君子”。

0006.jpg

善言慧语: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人生不能离群,而自修不能无独。

◆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

002.jpg

行者小传:

梅贻琦,(1889年12月29日-1962年5月19日),字月涵,天津人,祖籍江苏武进。 1914年由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学成归国,即到清华担任教学和教务长等多种职务。1931年,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自此后一直到他在台湾去世,一直服务于清华,因此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在他的领导下,清华才得以在十年之间从一所颇有名气但无学术地位的学校一跃而跻身于国内名牌大学之列。在清华大学任校长时,他为清华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一是对师资人才进行严格遴选和延聘,二是推行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他与叶企孙、潘光旦、陈寅恪共同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

0005.jpg

善德故事:

●看榜青年:1909年,第一届庚款生招考,轰动全国,报名的有700多人。发榜了,有个小伙在看榜时,看见旁边一位瘦高个不慌不忙、不忧不喜地也在那儿看。按说,应考者要么上榜要么不上榜,中榜者高兴得连尾巴都翘上天了,落榜者便是涕泪飘零也不稀奇。独此君容色自若,静水深流,别人看不出个山高水深。后来才知这个瘦高个叫梅贻琦,在录取的47人中,排第六。

●回去教书:梅贻琦早年是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先生的高足。留美获得学士学位后,他放弃了继续攻读研究生的机会,于1915年回到了中国。半年后,他经别人推荐,在清华学校担任物理系主任,教授物理和数学。当时的他只有二十六岁,比很多学生都年轻。任教半年后,梅贻琦感觉自己并不是很喜欢教书。有一次他回天津见张伯苓先生,表示自己对教书并没有特别的兴趣,想换一份工作。张先生说:“你才教了半年书就不愿意干了,怎么知道没有兴趣?年轻人要忍耐,回去教书。”于是,这一训,就训出了一位世界闻名的大学校长。

●就职演讲:梅贻琦成为清华大学校长时,清华大学并不是中国最好的学府,只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而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面对环境的动荡不安以及新生大学的困境,如何办好一所大学成为梅贻琦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他面临着很大压力。1931年12月3日,在北平清华园,梅贻琦发表了一篇朴素的就职演讲。在他的简短平实的演讲辞中,说出了中国近代教育史脍炙人口的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成为中国近代一百多年来大学教育的共同理念。从这天起,清华师生告别久无校长之困局,迎来了一位后来被清华人誉为“终身校长”的梅贻琦。

●寡言君子:梅贻琦有一个显著而广为人知的特点:沉默寡言。他工作中话少,与朋友相处话少,即使对家人、子女同样也是话很少。他在任何公众场合都是听得多说得少,就是在不得不发言时,也是把话说得很慢,但逻辑非常清晰,也很少有断然的结论,但他往往在关键的时刻能够一语九鼎,做出断然的决定。清华人评价“他开会很少说话,但报告或讨论,总是条理分明,把握重点;在许多人争辩不休时,他常能一言解纷。”又说他“平时不苟言笑,却极富幽默感和人情味,有时偶发一语,隽永耐人回味。”

●极简情书:据他的夫人韩咏华回忆,当年梅贻琦求婚的“情书”也是特别简单,切中主题。梅贻琦回国到清华任教后,提亲的人就络绎不绝,因要赡养父母,供给弟妹们求学的费用,他全部回绝。直到近三十岁,才经严修从中介绍,与在南开幼儿园任教师的韩咏华见面。当时,由韩咏华的表哥出面请男女双方吃了顿饭,算正式认识。隔日,梅贻琦写信给韩咏华,以示求婚。韩咏华将信拿给她的父亲看,韩父看到措辞平淡,寥寥数语的“情书”,便说“不理他”,韩咏华遵父命没有写回信。梅贻琦等不到回信,又写信,责怪道:“写了信没有回音,不知是不愿意,不可能,还是不屑于……”,韩咏华接到信后又拿去给父亲看,没料想,韩咏华的父亲读过信后接连说道:“好!好!文章写得不错。”同意了女儿与梅贻琦的交往。数月后,两人订婚。韩咏华的一位同学听到消息后,急忙跑来韩家告诫她说:“告诉你,梅贻琦可是不爱说话的呀。”韩咏华以一种凛然赴难的语气说:“豁出去了,他说多少算多少吧!”

●护犊之语:梅贻琦虽然寡言,却绝不是肚子里没货或者思想贫乏,而是“嘴里不说,骨子里自有分寸”。有一次,学校的一些学生与社会上的人发生争执,导致对方严重受伤。媒体记者蜂拥而至,经过采访,认为学生的过错大。此事报道后,引起轩然大波,民众纷纷指责学校。有记者问梅校长打算怎样处理学生,是不是要开除。梅贻琦没有迎合舆论以求自保,而是承认自己有错,并向公众道歉。最后,他还说:“孩子没有坏的,坏的孩子都是教出来的。”护犊之情溢于言表。

善史氏曰.jpg

善史氏曰:

寡言,是一种修养。因为,人若想听,行亦是语,无需哗噪。

从容,是一种境界。毕竟,世事无常,唯有看开,才能渡过。

推荐阅读.jpg

推荐阅读:


慈善家谱:一善染心劫不朽 百灯旷照千里明


大家风范:历览前贤国与家 君子忧道不忧贫


公益仁心:成人善事功更倍 动人善愿量无涯


非凡匠心:善养吾浩然之气 悦格斯一业之禅


励志人生:点亮心情及梦想 善待生命并时光


先贤故事:善为至宝取不尽 心作良田百世耕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