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燕:人生,当生若春花,逝如烟火!
善德人物榜 第150期“善德行者”:杨海燕
上榜理由:
自古燕赵多义士,慷慨悲歌写春秋。她是一位生于河北磁县的普通“80后”母亲,可她却在生命最后捐献1个肝脏、两个肾脏和一对眼角膜,让五个素未谋面的人重获新生;用人道、博爱、奉献,使生命以另一种形式永远绽放!她是一位在红十字会工作不满三年,却让一座城市永远能感知其温暖的巨人;不但用自己生命的余光点亮了他人,更以无疆大爱诠释了人生之意义。她就是杨海燕,一位生如夏花之绚烂,逝如秋叶之静美的善德行者。
善言慧语:
◆如果我不在了,我愿意把全部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
◆只要努力,日子就一定能过得越来越好。
◆工作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去做,自然问心无愧,赞谤不伤。
行者小传:
杨海燕,1982年6月份出生,河北邯郸磁县人, 2011年6月份加入中国共产党。2009年8月份至2014年10月份在磁县白土镇人民政府工作,2014年通过公务员招录考入邯郸市红十字会工作。先后两次被磁县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一次荣立三等功。在邯郸市红十字会工作期间,她负责的项目连年在河北省红十字系统位居前列。2017年6月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杨海燕把三大器官、两个组织无偿捐献给他人,用短暂的一生书写了人间大爱。
善德故事:
●慷慨之捐:2017年6月9日上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重症监护室内,35岁的杨海燕已经处于弥留之际,仪器上的数字是她还有生命特征的唯一标志。“海燕,求求你,醒过来啊!”家人和同事流着眼泪趴在她耳边呼唤着,但回天乏术。16时24分,杨海燕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遵其遗愿,家人还来不及擦干泪水,即填写器官捐献表,手术随之展开。一小时后,杨海燕的肝脏让一位中年男子获得新生。几小时后,她的双肾脏拯救了两个人的生命。她的眼角膜,令两位失明患者再见光明。平素的杨海燕给亲友们的印象是“小气”,而这时,杨海燕的父亲杨新民满怀伤疼还有一点点嗔怪的说:“以前说你有点小气,可现在再看,谁又能比你大方”?
●古道热肠:杨海燕出生在河北省磁县乐善社区一座砖砌的老平房里,父亲在一家村办造纸厂上班,工资微薄。懂事的她从小到大没有主动向父母要过东西,那怕是在女孩子最爱美的年纪,她也没向家里张嘴要钱买过衣服。2003年,杨海燕在邯郸四中复读,为了省钱,还穿过闺蜜的旧校服;2014年公务员考试,她用的是朋友前一年的旧资料;到市红十字会工作后,她在城郊租的房子每月租金才200多元;她没和丈夫出门旅游过;过生日时,买只烧鸡就庆祝了;她的工作笔记和上学时一样,写得密密麻麻,用到最后一页,不肯隔过一行。虽然她对自己“小气”,对于真需要帮助的人,她却古道热肠。在磁县一中上学时,杨海燕每月有30元至50元助学金。当偶然得知刘伟彬资助着班里两名特困生后,杨海燕悄悄捐出自己的一半助学金帮助同学。2014年玉树地震,她毫不犹豫地将钱包中仅有的100多元钱全部捐出;2016年,市里一家残疾学校经营困难,在网上发了一封求助信,海燕看到了,抹着眼泪捐款100元……总之,每次为灾区、贫困人口、残疾人捐款,都少不了海燕。
●一位巨人:杨海燕的丈夫尚双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海燕,你是一位巨人。一位娇小柔弱的女子,何以成为丈夫眼中的巨人?杨海燕的表姐韩书娟说,外表看起来“没脾气”的她,有一颗要强的心。2003年,杨海燕考上河北农业大学,父亲带着家里仅有的6000元钱送女儿报到;在学校她再也没向家里要过钱,靠申请的贫困补助,再加上晚上偷偷捡过饮料瓶勤工俭学,大学毕业时,她的饭卡里竟然还剩下了800元,英语达到专业8级水平。2007年大学毕业后,杨海燕孤身南下广州打工,做过翻译、卖过家具,吃过多少苦,家人不得而知。那一年南方雪灾,铁路中断。杨海燕在电话里哭着说过年回不去了,让父亲母亲、哥哥嫂子保重,随后往家里寄了4000元钱,让家人过个好年。
●踏实一生:在2014年考入邯郸市红十字会前,2009年磁县事业单位编制招聘考试,杨海燕便高分通过,成为了一名公务员。那时,她的工作单位在距离县城40公里外的白土镇,交通不方便,吃住在单位,娱乐活动又少,镇政府财政所所长韩文付担心新来的年轻人受不了,可他很快发现,杨海燕话不多,不讲究吃穿,只是踏踏实实地干活,很快就精通了财务工作,还考取了会计证。在负责家电下乡补贴申报兑付工作时,由于工作政策性强、材料多。为不影响村民领取补贴,熬夜加班成了杨海燕的工作常态,今日申请今日清,所有申请从没隔过夜。后来,整理杨海燕遗物时,同事发现:她“两学一做”笔记,一笔一画,竟没有一处连笔。
●救灾的事:2010年,杨海燕与尚双结婚,婚后一直没有孩子。2016年初,海燕怀孕了,对全家人来说,这个孕育中的小生命有多么宝贵。可就在这一年,当地发生了7·19特大洪灾。大雨倾盆,市红十字会门口积水漫过大腿根。怀孕7个多月的杨海燕挺着大肚子,在丈夫的搀扶下涉水上班,没有迟到一分钟。大家纷纷“训斥”尚双:“这么大雨,还让海燕上班”!尚双一脸委屈:“我劝了,她不听……”邯郸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王俊玲埋怨海燕:“水都到腰了,万一出点意外怎么办?”海燕说:“会长,这么大雨,大家都要去一线,让我在单位做点事吧。救灾的事等不了,何况我还戴着党徽呢。”从救灾到灾后防疫、协调物资、组织志愿者,再到灾后重建、恢复生产,数不清的申请、文件、材料如雪片一样,杨海燕一份材料没有落下,一天假也没有请。当年10月份,直到临产前一天,王俊玲才接到海燕的假条。第二天,杨海燕的女儿呱呱坠地。
●延续生命:在红十字会,每个人负责一个项目,杨海燕负责的项目就是人的干细胞、人体器官捐献。杨海燕生前常对家人说,在自己百年之后,要把身上的东西捐献出去。把器官捐献给有用的人,比一把火烧了强。谁都不曾想到,她竟然走得那么匆忙。2017年5月20日凌晨4点,杨海燕突然间感觉身体难受,在家人的帮助下,先后到磁县医院、邯郸中心医院接受治疗,虽然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但依然无法挽救杨海燕的生命,6月9号下午4点24分,这位年仅35岁,孩子只有8个月大的年轻母亲,还是被突发的脑疝夺去了年轻的生命。对于捐献器官,杨海燕父亲说:“虽然我们不能救活她,但这样做,至少她身体的一部分仍活在这个世界上,女儿的生命在别人身上有了延续。就像她还活在这个世上。”
善史氏曰:
人生,当生若春花,逝如烟火!因为,生命只有因大善而绽放才美丽,只有因大德而谢幕才永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