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夫妻的“匠心精神” 修缮桂林400年历史明清老宅

编辑:秋水

[原标题:破屋变“侠士”居所 德国夫妻修缮桂林400年历史老宅]

老宅1_副本.jpg

修缮后古色古香的小院

“房子要住老的,茶要喝新鲜的。”德国人马里奥说着拿起公道杯,给对面的一对年轻的中国情侣倒了茶,环顾了一圈这个砖墙黛瓦的小宅院。两年来,每来一批客人,马里奥都要给他们讲一个400岁明清老宅院的修复故事。2014年夏天,从德国来的马里奥夫妇旅游到桂林阳朔夏棠村遇龙河谷,邂逅了他们脑海中“侠士”的居住之所——黑瓦灰墙,雕花木门,石阶青苔......这所老宅有400年历史,是村里的武状元修建而成,所以门匾上著有“武魁”两字,后来成了地主的住处,如今,无人打理。一番思索之后,他们决定自己出钱修缮这所古宅。

下了决定他们就挨个拜访老宅院的户主,从17户户主手中租下了老宅院,这在村里引起一阵热议:一个老外咋对老房子感兴趣了?马里奥的妻子已经是欧莱雅集团旗下两个品牌总代理,兼德国百强化妆品公司CEO,马里奥也在设计行业风生水起,但为了这栋老宅,他们辞了工作,专心做眼下事。德国制造在全世界都享负盛名是因为他们负责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匠心,这正是大多数中国人所或缺的。所以,修缮第一步就出现了问题。观念上的差异让马里奥很恼火,他是德国人,妻子大学就生活在德国,两人都觉得事物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不能打折,但工人们却觉得差不多就行,甚至敷衍了事。一遍遍的返工少不了,除了一刻不停地监工,他有时候还亲自上阵,“删繁就简”。

马里奥雇了十几个当地的工匠,爬上老宅的屋顶,重新铺了5万多块黑瓦。夯土加砖铺的地面,潮气重。马里奥对这件事没有经验,于是妻子建议重新挖开地面做防水。马里奥按照德国的标准做了规划,挖化粪池,铺水管,又要借用村民的地,接着签合同。老宅院的不少地方墙砖都脱落了,石头的墙基好办,填填补补就修完了。麻烦的是泥砖,做泥砖的人早没了,人只好每天拉着小拖车满村跑,回收那些还能用的旧泥砖。

老宅3_副本.jpg

马里奥夫妇站在雕花门窗旁开心的笑起来。

屋里屋外的木头雕花门窗是马里奥的最爱,用设计师的眼光来看,简直精致极了。离完工之期不远,工人们也干得越发有动力,更多的是因为看见了夫妻两的努力,他们是真心想保护这些人们习以为常的文化。清洗、修补、打磨、上漆,门窗渐渐变得光可鉴人,两人的笑也停不下老宅恍若重生。接下来是内部装修问题,马里奥专门去拜访了村中老人,了解老宅原先的布局,客厅仍旧做客厅,伙房仍旧是厨房,房间依然放床。整整一年的时间,老宅似乎回到了400年前初建的时候,除了那块未动的“武魁”匾,和岁月留下来的独特韵致。他给老宅取名:阳朔明清老宅院。

邻居们都爱来串门,一开始马里奥挺不习惯,但依旧试着接受,慢慢的,这种互帮互助的热情感染了他,让他对城里的冷漠产生怀疑:这才是生活啊!遇龙河是个景区,不少外国客人慕名而来,当他们走到阳朔老宅院,便挪不动脚了。马里奥干脆开了八间房,不过怕人太多,对好不容易修他们在中国待了两年多的时间,品茶赏景,就差把自己变成文人骚客,奈何德国有些家事要处理,需离开一段时间,但老宅得有人管呀,不然两人也不放心。90后的Jin就是这个时候来的,她16岁留学澳洲,一待8年,喜欢纯粹有古朴的生活,喜欢老宅,喜欢民宿。“我不知道这种美好还能保留多久,但至少在眼下,我们这里还能感受的。”“我还能看到萤火虫,晚上天气好还能看到满天星星,这在上海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她接手老宅后,开始用自己的方式保护和充实它,而且尽最大的努力,对附近的一些老宅做保护性修缮,她要留住眼下的东西。

(来源:欧洲时报网)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