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峰:梓人报国无别物 唯有匠心錾毫厘
善德人物榜 第127期“善德行者”:邹峰
上榜理由:
他钻研数控机床27年,“克克”计较,创造出了航天领域的中国精度。当许多人都叫他“大师”的时候,他总是谦虚一笑,称自己是“普通人”。用他自己的话说,与别人相比,他唯一值得骄傲的,是能够亲手为国之重器打造最强“心脏”,是一件充满成就感和幸福的事。他就是中国航天三江集团红林公司的数控机床车工特级技师——邹峰;一位匠心报国,无悔常乐的“善德行者”。
善言慧语:
●对我来说,攻关挑战其实是一种乐趣。
●只要肯下功夫没有啃不下来的硬骨头。
●对于我来说工匠精神有两个方面,从小的方面说是对每一个产品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大的方面讲,是对航天事业的责任心。
●上天无小事,周总理的那句‘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是我的座右铭,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善行小传:
邹峰祖籍山西,父母年轻时在湖北远安支援三线建设,邹峰也就在大山里长大。湖北航天技工学校红林分校毕业后,“航二代”人他被分配到红林公司机加车间从事车加工工作,成为新一代航天人,那一年他19岁。
1992年,红林公司接到任务,要生产一种叫空气静压感受器的产品。当时,没人会用数控车床,他迎难而上,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圆满完成了空气静压感受器的加工任务,荣立公司个人二等功,并被公司派到北京航天三院学习数控技术。从此,他成为了红林公司的第一批数控车工。从业27年来,邹峰将精密刻度当作人生标尺,在红林公司多次大型工艺项目攻关中,解决了许多高难度生产技术问题,成为了国家航天事业的特级技师。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等荣誉,入选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高级技能人才备案库,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德者故事:
◆自有“笨功夫”:邹峰参加工作后不久即接触到了数控车床,后来又被派到北京航天三院学习数控技术。他北京学成归厂不久,红林公司从国外引进了一台先进的数控车床,配有全英文的操作说明书,无人指导,无资料可借鉴。领导撂下一句话:这是公司最好的设备,你们要用好它。全英文的说明书对当时英语并不好的邹峰来说是最大的难题。邹峰回忆说:“英语不好就勤翻字典嘛!我一个词一个词地翻字典,啃了两三个月终于把整本说明书吃透了。”就是凭着翻字典这样的“笨功夫”,再加上工作中的积累和自己的天赋,邹峰从一名普通的技校毕业生逐渐成长为名副其实的大国工匠。
◆被誉“护心丸”:2011年,上海某卫星研究所急需一种“钛合金异形内腔件,结构十分复杂”开关本体零件。零件的关键部位只有一张A4纸厚,施工“作业”就如同在鸡蛋上跳舞,下刀稍有偏差就会前功尽弃。专家们看过图纸后纷纷摇头,认为现有技术条件下根本无法加工。邹峰却为此进入了“疯魔”状态,走路、吃饭、上厕所甚至睡觉前都在思考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并最终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创造经济价值1000余万元。再比如通过一年的研究,最终攻关拿下“某系列导弹发动机运行安全的重要部件”加工绝活,让其成为这一导弹“心脏”的首席加工者。等等,因为屡屡“克难成功”,他被誉为技术“护心丸”。
◆真正“好导师”:邹峰是车间同事公认的大师,他传人以道、授人以业、解人以惑,长期参与“导师带徒”活动,通过技术讲座、技能演示、经验交流、现场指导等方式毫无保留地传授个人工作经验和操作技巧。邹峰还利用晚上业余时间开办“夜校,至今,工作室已开办“夜校”42期,参加人数累计已达近450人次;他所带19名徒弟已分别成长为高级技师、技师、高级主管工艺师等,不少徒弟在各级比武大赛中均斩获佳绩。邹峰还积极总结先进加工经验,形成技术成果或发明专利,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推广和申报,使绝活绝技能够顺利得到传承。
善史氏曰:
何谓大国工匠?一曰:工则倾心,研则倾智,维新克难之拔萃者。二曰:危苦不退,功成不骄,止损益精之定心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