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凤:只有先征服自己 才能够征服世界
善德人物榜 第149期“善德行者”:聂凤
上榜理由:
她是上学时成绩非常普通的90后女孩儿,却凭借对美发师的兴趣与崇拜,从“洗头妹”做起,在22岁时一举拿下了世界技能大赛65年来第一个亚洲所有参赛国家的美发设计行业冠军,成为“世界第一剪”。她更是一位被破格评为副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大国工匠,在经历的无数磨砺与苦难后,她用实打实的成功,诠释了一名技校生、“工匠人”的完美“逆袭”。她就是聂凤,一位匠心筑梦的善德行者。
善言慧语:
◆工匠精神的核心就在于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完美,在此基础上突破自己、有所创新。
◆当所有的责任都落到自己肩上,当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身上,我才感觉到自己肩膀的柔弱。
◆我可以输,但我决不放弃。
行者小传:
聂凤,女,1994年出生,上学时成绩一般,爱看电视,初中毕业时迷上了一档造型节目,便萌生了做美发师的梦想。初中毕业,在普通理发店做了一阵子“洗头妹”后,她重回技校,开始接受美发系统课程训练;后又通过6年的刻苦训练,2015年,当时还是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学生的她在巴西举行的世界技能大赛上作为中国的唯一代表,一举夺得美发行业冠军,实现中国美发行业零的突破。凭借这一成绩,她还破格成为副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善德故事:
●人生选择:因为觉的发型师实在太‘酷’了!所以初中毕业后,聂凤便向父母提出了自己想当美发师的想法,她说:“我中学学习成绩一般,靠读书确实很难超越别人、有所成就,想着能不能去学美发造型、另辟蹊径。”可聂凤一向父母透露这个想法,就遭到了反对。就像不少人想的那样,父母觉得学美发就是做洗头小妹,哪有读书有前途。可她有自己的坚持,在她倔强的不断说服下,最终,父母尊重了她的选择。
●苦心寻师:最开始,聂凤只能在理发店里做个普通的“洗头妹”,一天到晚的工作只是洗头。她不甘心就这么混日子,为了学到真正想学的东西,除了在店里洗头,聂凤开始四处搜罗重庆美发大师的信息。一人一人的问,一家一家的找,最终,靠着这个“笨”办法,她找到了自己师父何先泽。拜师时,望着眼前这个有些冒失又无比真诚的小姑娘,何先泽心生赞赏:“到我们学校踏踏实实从头开始学美发,如何?”“没问题!”聂凤的回答,甚是爽利。
●六千个头:谈及在技校学美发的岁月,聂凤曾说:“这是我自己选的路,必须下苦力走好。”在技校,聂凤收起了过去在学校里贪玩的毛病,全身心投入到造型美发的学习中。为了尽快提升自己的能力,除了上课,她还在老师的工作室里进行封闭训练。每天至少练习、操作12个小时,一年到头基本上没休息过;在六年的勤学苦练中,仅头模她就用坏了6000多个。还落下了手部青筋暴露、肩脊变形、头颈不正等毛病。
●笑对挫折:回忆参赛的六年,聂凤曾说:“那时,我不是在比赛,就是在准备比赛”。世界技能大赛是最高层级的世界性职业技能赛事,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其残酷、艰苦程度,非常人能够想像。虽然为了参加比赛,聂凤几乎练功达到了废寝忘食、颈脊受伤的地步,但六年中,她仍遭受了数次的淘汰和失败。好在,她每次失利后都能迅速调整好心态,笑对挫折、坚持自信;也正是因此,2015年的巴西赛场上,聂凤才“一战成名”,夺得桂冠。
●赢在细节:聂凤拿了世界冠军,凭啥?她自己的心得就是赢在细节。她说:“在国际赛场上,细节和标准化是评委们考核的关键。每根头发丝的流向不正确会被扣分,整个发型的纹理形状不到位会被扣分,甚至做完造型之后不扫地都会被扣分。想做大师,就得对完美和细节有一种近乎变态的执着。”聂凤对细节的追求,其实就是“匠心”的体现。她曾表示:“因为‘轴’,对技术上瘾,所以相比冠军,我更喜欢别人称我‘工匠’”。
●接地气儿:一次,有人质疑似的问她:“比赛做的发型太炫丽太夸张了,和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需要离得太远了。这些比赛型选手,在理发店也能剪好头发吗?”她笑答:“优秀的赛车手,日常开车不就是小儿科么?”那次对话后,她产生了一个想法,她说:“手艺,一定要接地气儿”从此 ,她开始在师傅何先泽的工作室接受预约,剪个头收费200多元。因为她剪出的头型前卫但不夸张,更能衬托人的形象气质,所以自开设工作室以来,预约不断。
善史氏曰:
只有先征服自己,才能够征服世界。古人说,自渡至岸,千劫不阻。讲的就是古来成功者,会充分地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并通过对自身优点发挥和短处补足的过程,让自己脱胎换骨,最终走向成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