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文美丨学历只是人生的下线
善德人物榜 第226期上榜人物:施文美
上榜理由:
学历低的人,就只能留在社会底层了吗?非也。她初中毕业,21岁进厂,从嵌线工逐步成长为研发中心主任,研发了上百种个性差异的特色产品,她创造的10多个科研成果产品被列为国家重点火炬项目、国际合作专项和省市重大专项,她研发的电机产品让国际大腕“竞折腰”,让一个小镇工厂名扬海外……她就是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浙江省第五届杰出职工“金锤奖”获得者,浙江省湖州南浔人施文美。
善言慧语:
◆匠人会用简单心态做好每一个细节,并且持之以恒。
◆要生产制造出优品、精品,就离不开“匠人精神”。
◆只有埋头专心做事,坚持创新,才有可能研发新品电机或者让研发的电机产品更加完美。
行者小传:
施文美,女,1971年11月出生,浙江省湖州南浔人,湖州太平微特电机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她是从一线女工成长起来的科研专家,从零起步自主研发上百种产品,多项科研成果成为国家、省市重点专项。她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先后被评为“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先进个人”“浙江省第五届道德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2013年8月当选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
善德故事:
●脱颖而出:上世纪90年代的浙江农村生气蓬勃,小型企业纷纷涌现,在外打工的施文美回到故土,只有初中文化的她凭着一股拼劲,进入了电机行业,在村办企业“太平微特”当了一名嵌线工。刚入车间时,有人看到文弱的她,就打趣说:“文美啊,这个活你干得好吗?”她倔强地回答:“别人干得好,我为什么干不好。”于是,施文美请教老师傅,对自己的产品精心雕琢。下班后还研究嵌线技术,改善自己的工艺。没过多久,嵌线工艺在她柔嫩的双手中得到了升华。因为用心,入职不久她就在同事中脱颖而出,成为先进嵌线工。
●可造之材:民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和工艺的提高,单纯靠生产加工是没有生存空间的。为了加快太平电机产品的升级换代,勤奋好学的施文美主动向上级请缨,承担技术外援对接任务,探索公司发展新思路,向中高端电机迈进。从零起步,描图入手,她将白纸覆盖在绘好的电机图纸上,用笔描绘,剖析电机的构造,再用氨水晒图,工序严谨。施文美学会了电机设计方法,连老师傅们都不敢相信,一个初中毕业的小姑娘竟然有这样的领悟能力。作为可造之材,后来,施文美还被公司选送到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深造。
●初试牛刀:1998年,公司接到一个订单,客户要定制一种电梯开门系统专用的低噪音电机,任务落到了学习归来的施文美肩上。施文美对待第一次研发任务,没日没夜地熬了一个多月,从设计、制图、编制工艺文件,到制作、装配,一次次反复计算、论证,结果还是出现了偏差。但是,她没有服输,继续新的试验,但新问题也接踵而至。功夫不负有心人,她设计研发的110SZ直流伺服电机以低噪音、高绝缘性、低振动的高品质,赢得了客户的满意和信赖,成为当时电梯行业最先进的开门系统电机。公司拥有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自主研发产品,施文美也由此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跃迁,从一名普通的嵌线工,走上了电机设计研发的道路。
●勇担重任:2006年,一家瑞士客商慕名而来,要求定制一款无刷直流电机,用于开颅手术的医疗器械。既要求高速运转,又要保证高稳定性和精确性,这种关乎人命的电机产品没有让施文美打“退堂鼓”。一根头发的粗细大约7丝,而产品的精度要求是0.1丝,精度只要相差1微米,噪音、振动就会大幅度提高。施文美清楚,要想让客户满意,必须尽一切可能提高质量,设计制造更高标准的产品。两个月后,瑞士公司的技术总监亲自飞临湖州,还带来了凿子和榔头。当着大家的面,他举起榔头对着电机磁瓦就砸,“嘭!嘭!嘭!”磁瓦纹丝不动,总监先生开怀大笑。之后,该项目还获得了浙江省2011年度优秀工业新产品新技术奖。
●痴迷工作:作为一名工匠,施文美的敬业让同事们赞不绝口:每天早上7点半进厂,晚上9时钟离开,忙得像陀螺。车祸后没有躺床休养足月,就跑到西安参加培训;三天三夜没合眼,只为如期交货;研发特种航空电机,单选材就查阅了无数资料;20年来几乎不逛街,所有时间都用在车间、用在试验和一线生产上……是什么,让施文美痴迷地忘我工作?“23年,我对它有感情。”施文美摸着电机部件笑着回答。
●工匠精神:“匠人会用好心态做好每一个细节,并且持之以恒。”“只有埋头专心做事,坚持创新,才有可能研发新品电机或者让研发的电机产品更加完美。”“要生产制造出优品、精品,就离不开‘匠人精神’。”这是施文美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正是凭着匠人独有的执着和坚守,施文美以初中毕业的文化程度进入电机行业,历经23年,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成长为令人侧目的专家。
善史氏曰:
学历只是人生的下线,成就的高度由自己掌管,决不可让外因左右你思维和志向之深浅。
尊重绝非别人的义务,无知的眼睛总会有偏见,坚持自己的初衷是大国工匠的共同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