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智:不负生命的恩典 感谢生命的美意
导语:
彭柏山说,人不能在顺境中认识人生,必须在痛苦中,在寂寞里,认识这繁华的世界,哪是真的?哪是假的?由此而锻炼出一种明净无尘的心境,才能深刻地体验人生。廖智就是这样一位经历生死、背弃等苦难,却永不放弃生命希望的美女斗士。她以弱小的身躯绽放出了强大的光芒;用无腿女孩的励志重生,告诉人们怎样从黑暗走向光明。
地震 让她被接连的“抛弃”
廖智说:“人最清醒的时候,就是面对死亡的时候。”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这天本来廖智要跟朋友要去海南度假,因为舍不得不满十一个月大的女儿虫虫,所以跟婆婆留在家照看女儿。当时地震发生,婆婆立即趴下护住女儿,廖智趴在最上面护住她俩,但是地震将地板整个翻过来,廖智被压在最底下,腿被死死卡住不能动弹,而最上面的女儿已经停止哭声,她意识到,女儿已经走了;而婆婆也开始痛苦的呻吟,后来也停止了呼吸。
当时廖智把手放在婆婆的鼻孔上,没有一点感觉,又往下摸,摸到女儿柔软的身体已经冰凉,心灰意冷。这个时候听见父亲在外面的呼喊,廖智不回应,但父亲承受着连续的余震,任凭旁人的劝阻也不离开,只能听见父亲喊:“我女儿还在这下面,我不走。”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和虫虫一样,也是父母唯一的孩子,就大声对父亲喊:“爸爸,我在底下,你不要来,危险。”重新燃起生命希望,觉得不应该这样轻易放弃,就开始给女儿唱儿歌,拿起石砖在预制板上画画,甚至规划如果自己被救出,要去干什么。地震26个小时后,他被一个身材瘦小的男孩打洞救出。露出震中汉旺镇第一个感恩的笑容。
地震之前,廖智是一所舞蹈培训学校的舞蹈老师,从小热爱跳舞,但当她被送到医院,看到受伤的腿时已经知道双腿保不住了。当时父亲还在废墟上守着女儿和婆婆,丈夫和母亲不在身边,只有一个小表弟拉着医生不让做,是她自己在截肢同意书上签下字。后来有记者问她:“你当时知道截肢对你的人生意味着什么吗?”廖智说:“当时我只觉着活着就会有转机,觉得假肢就像假牙一样,没有牙装假牙,没有腿就装假肢。”
但真正截肢后的生活完全出乎廖智的意料。最初的她,连跪在床上这个基本动作都完成不了,才明白,原来“跪”是需要小腿和脚的协调才能完成;最开始试戴假肢,套上之后就像拴上牢笼,刚一下地,疼痛就让她汗浸全身,她一下瘫在床上,满眼泪水,想把假肢烧掉。她拒绝佩戴假肢,坐上轮椅让父母推她行动。而这时,她的婚姻也开始解体,丈夫无法忍受同时失去母亲和女儿的打击,跟她离婚。她事后说:“婚姻的打击甚至比地震本身给我的打击都大。”
那时候有一天廖智起床晚了,父母已经出去,想去厕所,就只能爬下床往厕所爬。一路上看到蟑螂也从这里经过,才发现这样跟它们毫无区别。顺着沙发套上假肢,由于长时间没有练习,跌跌撞撞的到厕所,推开门还没迈第二步就滑倒在地,头磕在坐便器上肿起大包,头发散开掉进里面完全湿透,身上沾满污水爬都爬不起来。用了很大力气站起来,看着镜中的自己--头发湿透、眼睛浮肿、全身污水,“感觉自己从没这样丑过”。
有人问她:“你当时没有愤怒吗?”
她说:“我很想愤怒,我都愤怒不起来。我很想骂人,但不知道骂谁,因为没有谁得罪我;骂我自己,我自己也很无奈,又不是我想要这样子的。
当时廖智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廖智,你要是不面对身体上的痛苦,你就会失去生命的尊严。”说罢,眼泪完全抑制不住,“像个小孩子一样哭起来”。
假肢 让她重新认识“人生”
那天半夜,她想:与其抱怨上天,承受心里的痛,还是承受身体的痛吧,起码还可以忍受。
第二天,廖智一早起来打开电脑放起快节奏的音乐,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扶着门把手和穿衣镜疯狂的练习身体和假肢的配合度,由于空间小,就开始练习舞蹈动作。最后练到穿衣镜的底座的已经塌掉。她说她曾以为要练很长时间,但仅仅十多天后,一次她听到家里的水烧开了,就小跑出房间把水灌进茶壶。父母出现在身后,满眼泪水的看着她,她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恢复了行走。
从此,廖智选择留在山路坡路多的重庆,开始走上街头,逛街遛弯,适应各种地形。她想像从前那样穿上漂亮的短裙,因为假肢脚底板不能弯曲,所以找不到一双平底带拉链的长筒靴,她就拉着妈妈用了三个月逛遍了重庆所有的地下商场,甚至妈妈让她放弃,她也不同意:“我这么爱美,失去双腿怎么能改变我?”她在安假肢时特意让医生把假肢加高了两厘米,这样身高就到了一米六;假肢的腿模是泡沫塑胶,她把里面的钢筋拆开,用小刀一遍遍地把假肢腿型改的漂亮,她还在假肢上涂指甲油,她说什么地方都应该是美美的。后来,她穿上短裙长靴到假肢训练师家,训练师已经完全认不出她了,只是一个劲说:“这太美了。”
当时地震发生,有记者问她:“你现在笑是真开心吗?”
她说:“我至今还活着,难道不应该感到庆幸吗?”
记者说:“你能笑一天、两天,你能笑一个月、一年、五年、十年、一辈子吗?”
廖智没回答他,但心里默默说:“我要证明给你看。”
最初截肢时跪不稳的时候,她在夜晚睡不着,感觉现在还能翻身,还有人陪伴。半夜突然想通,就扶着床边开始练,到早晨开饭时就已经能很稳的跪住,还能跪着往前走。
住院的时候,廖智腿上缠着纱布,还不忘自拍,也让一旁照顾她的人给她照,最后旁人都烦了,抱怨说:“你要照到什么时候?”
有人问她:“爱美的女孩会觉得说我只要拍下我漂亮的时候才可以,至于说腿上都是绑带,然后要坐轮椅我不要拍这个,你怎么想?”
廖智说:“我觉得这个很特别,就是我觉得一般的女生你想要这样还不行。”
著名主持人柴静说她最喜欢廖智的一张照片:是她在穿上假肢了可以走路后,洗完澡出来,裹着浴巾,摆了一个大力士造型。
我从未见过一个女孩可以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但廖智是这样,她从未为自己失去双腿而流泪。她想,命运袭来,“不抵抗,才能盛放”,反而开始感谢命运给她带来的痛苦,她说:“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它可以让你得到你人生中从未体会过的东西,让你在精神的废墟中,重新站起来。”
鼓舞 让她重新缔造“自我”
廖智截肢以后,曾以为再也无法登台跳舞,但家乡的艺术团向她发出表演邀请,她决定再试一次。但一旦练习起来就困难重重,以往,她练习一个舞蹈片段一两分钟可以完成,截肢之后需要十几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每次练习下来,都要腰酸背痛一晚。但终于,她在地震两个月后,腿上还扎着绷带,就在台上完成了截止后的第一个作品--《鼓舞》。甚至,为了上台表演,她推迟了第二次手术的时间。
廖智说:“后来看视频都不忍心看,我觉得简直像一个猴子在那边乱舞。但大家就给我很多掌声,我就很感动。”
廖智就这样一直跳了下去,发起了为家乡绵竹赈灾的义演,也频繁地出现在很多电视节目里。还曾经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邀请上《舞林争霸》,跟方俊跳舞。
今年,廖智参加《舞出我人生》,第一支舞就是《废墟中的重生》,她在舞台上翻滚、奔跑,双手时而前伸,仿佛要抓住命运,最后跑向前方,与舞伴杨志刚互相搀扶身体前倾,呼唤日出。而此时,台下评委观众起立,掌声一片。
她说,她之所以喜欢舞蹈,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跳舞时可以穿上漂亮的演出服,化最漂亮的妆,有最好的舞伴与自已共舞,就像个仙女一样。
她想成为舞台上的公主,《舞出我人生》第八场时,她第一次穿上高跟鞋,穿上粉色的连衣裙,觉得那样才像公主的打扮。然而她也如愿,终于在杨志刚的帮助下,成为全场最美的、她渴望成为的王子身边的女人。
每次即将登上舞台,穿好漂亮衣服,廖智照照镜子都会感觉:“嗯,今天演出服这么漂亮,肯定会有人夸我好看的。”但是从来没有人这么说她,“大家还是会说这个坚强的姑娘怎么样,我就觉得为什么没有人说我好看呢?”
有人把廖智的故事当成写作的素材,她可以理解,却不太认同。廖智在微博中回复说,“希望你能够更多通过我的博客来了解我的整个生命历程和转变,这样就可以避免仅仅用‘坚强’来过度诠释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她不希望被别人当做坚强乐观的符号,她总说自己也有痛苦无助的时候。每次上节目评委打分前廖智总会说:“千万不要因为我的腿同情我因为我而给我感情分,我也是‘实力派’,请关注我的舞蹈表达。”廖智说:“真的很不希望因为地震我才有存在的必要,我是希望,他们会慢慢忘记我背后的事情,他们会因为我本身而喜欢我。”
每次看廖智的舞蹈,内心都会被深深打动,不只是因为她的坚强,更多的是因为她的真诚;不是因为她的腿,而是每次她在舞台上自由旋转时都会忘记她的身体障碍,只觉得她是一个生命的舞者,在舞台上用生命本身的张力,舞出自由、舞出束缚、舞出悲哀、舞出欢乐。回过神后终于明白,原来舞蹈本身不是技巧显露,而是情感表达,人生就是这样,充满悲喜,但只要不失去生命,只要还有呼吸,一切阻碍都不是束缚。
她的明星舞伴杨志刚曾因为全身烧伤患上轻度抑郁症,但见到廖智的第一面,看到她没带假肢坐在椅子上面带笑容的练舞,杨志刚说:“不管她有什么样的梦想,我都会帮她实现。”三个月的节目过程,杨志刚说跟廖智在一起排练,才明白自己没有什么可抑郁的,生命中所有的经历都值得感恩,正是因为这些经历,缔造出一个愈发完整的自我。
雅安 让她成为“最美志愿者”
2013年4月20日雅安发生7.0级地震,身在重庆的廖智也感受到强烈震感。这是她经历的第二次地震。随后,她与之前认识的一群志愿者,一起前往重灾区太平镇。廖智想尽快抵达灾区,钻进废墟里救人,她觉得自己个子小,卸掉假肢之后,会更灵巧,可以做那些体力强壮的男人无法做到的事情。就像当年自己被救的时候一样。
有人问她:“那有人可能会觉得有专业的救援队伍嘛。你可以不用去的,用别的方式来帮他们。”但廖智说她就是想不到别的方式,就是觉得如果不去现场,谁往洞里面钻,他们钻不进去的。她说:“可能也是想得严重了一点。像我这种个子很小,又有被救的经验,知道怎么去打洞,我觉得是很帮得上忙的。”
2008年汶川地震时,廖智是她们整栋楼唯一生还的人,她觉得自己的重生是别人赋予的,就有这个责任重去震区。她说:“我不觉得重回废墟会痛苦,因为从那个时候起,我就觉得人有时候是要忘记自己的,要忘记自己去做一些事情。”
但救灾远不像她想象的那么简单,21号凌晨,雅安到芦山的路上,廖智和同行的志愿者被堵了8小时。从芦山往太平镇的路被堵,沿途全是塌方,又堵了3个小时,廖智搭乘的汽车后座挤了四个人,为了节省空间,她把假肢卸下来,扛在肩膀上。没有路,汽车就冒险从麦田冲过去,兜兜转转,没能找到太平镇,却无意中第一拨抵达了龙门乡。让廖智欣慰的是,龙门乡的伤亡和被掩埋的人数比她经历的汶川地震少很多,只是房屋倒塌严重,最缺晚上住的地方。她和车队的朋友把自己的帐篷送给了他们,也筹到了更多的帐篷来搭建。
23号,灾区开始下雨,很多救援人员的脚在冷水里泡得发胀,起了水泡,廖智的假肢也长时间浸泡在水里。她说,这是最让同事们羡慕的,每次一到车里面,所有人都开始脱鞋,只有她在拔腿,队长看看她:“唉,还是假的好啊。”每每此时,廖智心里的兴奋感“油然而生”。
但是假肢里面是铁,外面只有一层泡沫塑胶,进了水就会生锈坏掉,廖妈妈凑过来说:“你假肢坏掉又要买新的,新的好贵啊。”而廖智也做好准备:“当时就想,如果坏掉,下回配就配便宜的那种。
4月22日,来到震区40个小时之后,廖智在微博中发了一张自己在余震时坐在废墟石头上的照片。很快,这条微博转发量过万,网友评论说她长得像张柏芝,称她为“最美志愿者”。当时看着手机上的几千条留言,最初廖智有点不高兴,觉得灾情这么重,救灾的消息没人关注,一条跟灾情毫无关系的的无聊微博被人们转发这么多,就是看见一个美女吗?后来救灾顺了,廖智再看微博的评论,拿出照片窃喜:“真的像张柏芝吗?真的吗?”后来谈到这个照片,雪白的小脸更是笑得粉扑扑,两只手捂着脸,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看不见了。
雅安地震时,有网友批评有些志愿者是盲目救灾,毫无计划的乱闯,不但没有成效还影响了交通。廖智说她理解这些网友的想法,但并不认同:“从来不要怀疑自愿者们的爱心,要知道,一个人说说很容易,但真的下定决心要去做是很难的事。想想,我们如果受灾,一个志愿者也没有,我们的心里该多孤独?”廖智说,中国志愿者更应该形成一种长效机制,救灾的时候由专业救援团队来做,但重建的时候,灾民们更需要有人陪伴,尤其是失去亲人的人最怕的孤独,孩子们更是特别恐惧,必须有人来帮助他们重建心灵,而救援队做不到这个,只有民间的志愿者才行。
她说:“对一个人最好的支持并不是经济上的,相反如果是经济上的都是小事;最好的支持应该是陪伴和鼓励,这才是对一个人最大的力量。”
无怨 让她找到了幸福“伴侣”
廖智今年28岁,在重庆一家地产公司上班,和父母租住着原来的房子。廖妈妈说,有时候感觉地震后什么都没了,但却很开心,一家人生活在一起轻松快活,地震前什么都有,但没有这个开心的感觉。廖智曾在十八九岁时因不喜欢大学学的的金融专业而选择退学,之后卖过电话卡、刷过盘子,在人生最迷茫的时候遇到丈夫,婚姻幸福,2007年时他们还有了女儿虫虫。但大地震后,廖智的婚姻结束,曾经她也不想再提及,但后来还是在博客中写出。
廖智说:“2008年地震,婚姻解体的打击比地震本身还要大。当时他说过一句话我觉得很残忍,他说:‘我离开会让你更坚强。’我当时就哭了:你凭什么让我变得更坚强,你应该照顾我。但是他也很痛苦,比我还伤心,因为他失去了母亲也失去了女儿,他也很爱女儿,我埋怨不出口,然后我就只能陪着他哭。”
后来看到廖智博客里写婚姻的描述,心里也有疑问,这个人真的没有怨恨吗?但廖智说:“现在回想起来,从内心还是要感谢他,的确他让我变得坚强,也让我变得更冷静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接受一段感情如果对方对我很好,很疯狂地追求感动,我就会接受。现在是也会有一些感动的时候,我会很清楚,这个人是否适合。如果他在,我不可能成为现在的我。”
她没有对爱、对人性感到失望。有一次她参加一个综艺节目,主持人问她有没有准备好开始新的恋情。廖智说有人追我就开始。还想生一对龙凤胎。
廖智写过一个征婚条件,当中并没有说希望对方照顾你。她说她希望的是能够互相照顾,觉得这样子两个人才都会快乐。
廖智曾经也有一种心态要找一个很有耐心,很有爱心的人可以来照顾她,但她感觉这种心态会让自己变得很自怜自艾,后来就反思,如果有一天真的遇到一个很有爱心,很疼爱自己的男人,也会因为自己的索求无度被吓跑的。廖智说:“后来越来越感觉到,我不像起初刚刚地震完那么开心了,是因为我被照顾得越多,然后我会越要求越高,我反而越来越不开心,我开始去想我怎么才能回到当初那种开心,而且有生命力的样子。”
2014年5月31日,廖智握着丈夫的手,再次走进婚姻殿堂。上一次,在未信主时,内心没有依靠,凭随性生活。这一次,经历了人生重大波折,她却寻找到内心强大的依靠,开始了人生新的里程。
微笑 让她成为“特别女人的女人”
廖智性格直率,有点男孩子气,朋友们都叫她智哥,她常叫自己大智,有时干脆叫自己二姐,因为觉得自己性格有点二,生活里大说大笑,有的时候挽着陌生人走了半条街才发现不是自己妈妈,吃饭的时候会把别人吃剩的骨头当菜夹,她爱哭爱笑,从不掩饰。但她从未因身体的残缺而流泪或哀悼。
她在博客里写:
--不管是不完美的自己、不完美的亲人、不完美的朋友、不完美的世界、不完美的生命…
--不是因为拥有了最好的、最完美的,所以珍惜着。
--而是因为珍惜着,所以才相信自己已经拥有了最好最完美的。
--不是认为自己足够深厚强大,所以故作坚强的接纳包容着。
--正是因为看到自身的渺小匮乏,
--所以懂得不作无谓的消极抵抗,
--反而用力延展着生命去接纳、探索、寻找、尝试、体会、触摸…
--认识到自身本体空乏,所以无论命运带来什么,
--都像个柔弱的孩子那样张开双臂迎接着,
--只有接住了才能让原本空乏的部分变得丰盛起来。
廖智觉得所谓“坚强”只是她人生当中的一部分,甚至并不觉得自己有多坚强,说自己是个“特别女人的女人”。她在《舞出我人生》第七场中跳了第一支轮椅舞--《怒放的生命》。跳完之后,她对台下的一样因为意外而失去双腿的刘岩说:“我戴上假肢的时候,从没想过可以重新坐下来跳舞,但当我今天坐下来时,我才发现我可以转得更圆,滑翔的更快,我突然发现当我脱掉假肢也可以变得更自由。我有假肢,就必须跟自己说,我是一个坚强的人;但当我扔掉假肢坐在轮椅上跳舞,就可以很坦然地享受志刚哥的帮助和陪伴。为什么一定要坚强呢?我就是一个女人,坐下来,我又回到一个女人应该有的样子,我想一个女人最坚强的样子就是这样--很平静、很温柔,这就是极致的坚强吧!这也是种得到。”(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