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天根:靠双手行走40余年的“大成”君子
善德人物榜 第122期“善行德者”:席天根
上榜理由:
天地本不全,大成若缺。人生需自强,毕竟没有谁会永远对你负责。河南省郏县安良镇狮王寺村村民席天根因病双腿截肢,靠双手摁地行走。多年来,他用顽强的意志笑对人生,干农活,做家务,精心赡养母亲,照顾智残弟弟,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大成”君子之歌。
善言慧语:
●我要笑着活下去。
●如果可以,我不愿意停下脚步!
善行小传:
他本来是生产队烟叶炕房工人,男儿八尺,一表人才。但在1974年那个夏天,因为当时烟草卖的很火,在酷暑高温下,他们没日没夜在室温60度炕房赶工,下班出门关闭闸刀时,19岁的他不慎滑倒在旁边水坑里,像一块烧红热铁掉入一池冷水,腿部肌肉迅速萎缩,血管严重堵塞,按农村人说法,“他被冷水激住了”。
在那之后,他年迈的母亲和智障的弟弟,抬着他一路寻医问药,用尽乡间中医的偏方,两条腿仍不见好转,最后,21岁的他被抬到西医那里做了截肢手术,成了一个”半身“之人。又两个月后,订而未娶的女朋友向他退回了彩礼;即也使心里难受,席天根心里清楚自己不能连累人家,他爽快的结束了那段本该美好的姻缘。自此,他一生未娶,无儿无女,一心照顾患病的母亲和智障的弟弟,直至终老。
被截肢后,他原本温和的性格变得异常暴躁,总是找机会寻短见。他觉的自己是一个“活死人”,因为生而无益,故一心求死。然而,似是天意,他上吊灰尘迷眼、溺水遇人搭救;于是,他想:“既然不让我死,我就好好活吧!”。就这样,在亲人村友和街坊邻居劝说鼓励下,席天根逐渐走出了阴霾。
靠双手“行走”的日子,一晃就是40多年。回想当时,21岁,选择正面挑战残酷现实的他,让母亲给自己做了两个布垫子套在手上,开始锻炼着用双手摁地向前“走”。从当初因为身体没了下肢重心,一“走”一摔跟头;到向前挪动没多远,他就会感到双臂酸困,累得满头大汗;再到经过几个月联系,裤子磨烂缝补了10多次后,终于能“走”得远些。时至如今,割麦、锄地,席天根一步一个“手印”,每年农忙季节都坚持下田劳动。他不但把老母亲养老送终,还立誓要照顾智残的弟弟,直至其去世。多年来,他的事迹不但在乡里被传为佳话,他更用实际步履诠释着什么是坚强!
德者故事:
◆母亲患病,他精心照料:1986年,席天根的父亲去世,留下母亲、肢残的他和智残的弟弟。弟弟不会干活,一家三口的生活重担落在了席天根的肩膀上。每次下田干农活,席天根总是想办法多干点,以此来减少母亲的劳动量。后来,母亲年纪大了,席天根就独自撑起了家庭的重担,一个人把家里的3亩责任田打理得井井有条。在家里,他给母亲、弟弟洗衣服、做饭。2006年,母亲患病生活不能自理,席天根忙完农活后就守候在母亲跟前,给母亲洗头、洗脚、喂饭喂药,照料得无微不至。当年年底,84岁的母亲怀着对儿子深深的眷恋离开了人世。
◆照顾弟弟,他无怨无悔:母亲去世后,席天根和弟弟相依为命艰难度日。下田劳动时,他坐在轮椅上,弟弟在后面推着他。虽然弟弟不能劳动,可他从没有一句怨言,从地里回来累得全身快要散架,他依然面带微笑生火给弟弟做饭吃。弟弟外出不知道回家,席天根就把饭放在炉子上温着,把弟弟找回来让他吃饭。邻居做了好吃的都不忘给席天根送来一些,他总是把这些好吃的留给弟弟。每年冬季,席天根早早地把棉衣、棉裤给弟弟做好穿在身上。逢年过节,席天根想着法子为弟弟改善生活,让弟弟打牙祭,自己却吃平常饭。为了节省开支,席天根在院外开辟了一个小菜园,夏天种植豆角、番茄、茄子,秋天种些萝卜、白菜、大蒜等蔬菜,供自己和弟弟吃。如今,席天根虽年过古稀,可依然很阳光地面对生活,把自己和弟弟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只要我活着,我就会好好照顾弟弟!”这位可敬的老人说。
善史氏曰:
自古以来,所谓“成大事者”有两种。一者,建不世之功;二者,立不朽之行。当然,“成大事者”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其类人纵无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席天根面对人生曲折,厚德至善,行健自强;实为立有不朽之行的“成大事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