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丽华:于无声处 方显生命蓬勃之美
善德人物榜 第151期“善德行者”:邰丽华
上榜理由:
她是200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千手观音”,两岁失聪,却通过三十年的不懈拼争,用舞蹈诠释出了慈悲和善良的最美旋律,以艺术与人性之美震撼了世界。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再到注资设立“我的梦”和谐基金、为灾区捐款、为公益慈善义演,善良、乐观、积极、坚强的她被誉为“美与人性的使者”,被世界残疾人代表大会称为“全球六亿残疾人的形象大使”。她就是邰丽华,一位于无声处展现生命蓬勃之美的善德行者。
善言慧语:
◆花开是没有声音的,却很美丽。我们也要像花那样,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
◆其实所有人的人生都是一样的,有圆有缺有满有空,这是你不能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看人生的角度,多看看人生的圆满,然后带着一颗快乐感恩的心去面对人生的不圆满——这就是我所领悟的生活真谛。
◆残疾不是缺陷,而是人类多元化的一个特点,残疾不是不幸,只是不便。
行者小传:
邰丽华,聋哑人舞蹈家,1976年11月9日出生于湖北省宜昌市,幼年因高烧失去听力,15岁成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领舞演员,1999年,进入湖北省残疾人联合会艺术团,2002年8月调入北京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担任演员队队长,同时兼任中国特殊艺术协会副主席。28岁成为艺术总监,塑造了特殊艺术经典《我的梦》。她领舞的《千手观音》在2004年雅典残奥会上震撼世界,在200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演绎舞蹈“千手观音”。被评为《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她创编并主演的精缩舞剧《化蝶》轰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现任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中国特殊艺术协会副主席,全国青联副主席。
善德故事:
●花开无声:2004年《千手观音》演出大获成功后,有人采访邰丽华,问道:“听说您和您的同事成立了一个社团,社团的名字叫花开社。请问为什么取名唤作花开社呢?”邰丽华说:“花开是没有声音的,却很美丽。我们也要像花那样,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后来,记者在报道中写道:“他们就是要通过学习手语来促进健全人与残疾人之间的交流,他们教我花开是要这样表达的,我觉得花开确实很美,美的让人流泪让人敬佩!”
●我的语言:邰丽华两岁那年,因高烧而失去了听力,难以想象她当时的寂寞与痛苦。邰丽华小时候刚进聋哑学校时,一堂“律动课”对她之后从事舞蹈事业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那天,老师踏响木地板上的象脚鼓,把震动传给站在地板上的学生,让孩子们由此知道什么是节奏。当同学们为脚下变化无穷的震动兴奋不已时,小丽华已全身匍匐在地板上,她指着自己的胸口告诉教师:“我喜爱!”她发奋地感受不一样的震动,娇小的身体随之摆动。她突然发现,这是一种属于她的语言。
●许身舞蹈: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邰丽华,她的成功,是付出了比常人多好几倍的辛苦得来的。据他的家人、老师和同学、学事回忆,她从接触舞蹈开始,就全身心地投入到舞蹈事业中,她将自己变成了一只旋转的陀螺,24小时中除了基本的吃饭和睡觉时刻,其他一切时刻都是在舞蹈。找不准节拍再练,动作不对再改,一次又一次,爬起,摔到,再爬起……以至小腿上六下了一道又一道青黑的伤疤。凭着执著的发奋和天赋,邰丽华在15岁时,舞蹈就已达到了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出国演出的水平。
●人生无碍:邰丽华对世界充满了感恩,她觉得自己已经注定一生都要用身体的舞蹈和心中的音乐去膜拜生命;所以,她很早就知道了用心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在很多次舞蹈比赛中,评委们根本没有发现她是一位双耳失聪的残疾人。一次,表演过后有人问她“为何如此无碍”?她说:“残疾不是缺陷,而是人类多元化的特点。残疾不是不幸,而是不便。残疾人,也有生命的价值。愈是残缺,愈要美丽!”
●爱在祖国:从15岁起,邰丽华就随着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访问演出。至今,她已巡演20多个省,出访过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60多个国家。1993年,在马来西亚的演出中,一位非常帅气的、华裔富家子弟,向邰丽华表达了他的爱意,希望她能够嫁给他。虽然优裕的国外生活,令人向往,但邰丽华想到,她的家乡,她的祖国,她所热爱的舞蹈事业,她依然选择了拒绝。因为在祖国,她能感受到她生命的价值。那之后,她机缘巧合地遇到了她生命中重要的一个人——李春,他们俩是一见钟情,并于2003年在武汉举行了婚礼。
●不忘本来:邰丽华出名不忘本,2004年以来,她带领艺术团开展了大量公益慈善活动和义演,并用节俭下来的演出收入注资设立“我的梦”和谐基金,为四川地震灾区、左权革命老区捐款296万元,为国际慈善项目捐款40万美元。2013年10月,在她的不懈努力下,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湖北宜昌市开设了全国第一所附属学校,首次面向全国招收聋生,来自全国26个省市的29名聋哑孩子脱颖而出,成为第一批学生。对于为何不惧艰辛,非要开设这所学校,她说:“我小的时候条件差,现在好了,我要尽自己的力量,使残疾人完全可以和普通人一样学习,从事自己擅长并喜欢的工作,获得充实丰富的人生。”
善史氏曰:
生如草木,命似昙花。生命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虽不能自己选择起点的圆与缺,却能够靠自己改变过程的满与空、甘与苦,于无声处,彰显生命的蓬勃之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