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丨因为爱情,我认真且怂
善德人物榜 第203期“善德行者”:王必盛
上榜理由:
在这个“宁愿宝马车里哭,不愿在自行车上笑”的功利婚姻时代,有位老人用21个365天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子,有位老人用21个365写下了厚厚8本“病中日记”,从而让你我知道:这世上最美好的依旧是爱情!于是,有人说:世事变幻转头空,车水马龙,人潮汹涌,可看到这则新闻,想起这个老人,心里还被暖了一下,想起了一句话,这世上分分合合这么多,终究还是有人坚持着从一而终。这个老人就是江西省会昌人王必盛,一位“值得托付终生”的善德行者。
善言慧语:
◆我要一直对她好,因为她嫁给我的时候向我托付了终生。
◆有人陪着,才会觉得幸福。所以,一个家庭不管谁身体出了问题,另一方都要全心全意地照顾好!
◆她是我的妻子,照顾她是我的责任。如果当时瘫痪的是我,她也会这样照顾我,做的肯定比我还更好。
行者小传:
王必盛,男,1941年2月出生于江西省会昌县文武坝镇,会昌县总工会退休干部。王必盛和妻子刘桂淑1962年走进婚姻殿堂,1996年和1997年,妻子刘桂淑接连两次出现脑溢血,导致半身瘫痪,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于是,王必盛便担负起照顾妻子的责任。20多年来,他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子,为记录妻子病情手写了8本厚厚的自制病历。如今,夫妻俩都已步入古稀之年,但依然恩爱如昨。
善德故事:
●简婚誓言:王必盛和妻子刘桂淑是大学同学,两人在学校相识相恋,并于1962年在南昌结婚。婚礼过程非常简单,因为父母亲都不在身边,所以一大群老师和同学过来祝贺,就算结婚了。不过,在这场“简婚”中,有一句“无论生老病死,我都会守护着你,不离不弃”的誓言,他们遵守并践行了一生。对于王必盛和刘桂淑来说,一辈子认定了一个人,不管是疾病还是痛苦,都要对爱不忘初心。正因如此,婚后,两人育有两子一女,一家五口的生活过的朴实而美满。
●有惊无险:大学毕业并在抚州金溪待了5年之后,1969年,王必盛一家人回到了会昌,于平淡的幸福中夫妻俩携手生活了近半个世纪,一直十分恩爱。可是,这平淡的幸福却在1996年被打破了,那一年刘桂淑第一次发生脑溢血。当时,王必盛正在上犹县开会;上午8点钟开会,开了20多分钟就接到电话说家里出事了,他老婆晕倒昏迷了。他立刻从上犹县赶回家,但是途中必须要到赣州转车,所以下午才回到会昌。好在抢救及时,刘桂淑在医院治疗了一个多月后就出院了,虽然身体不比往日,但生活基本能自理。
●恩爱如昨:距第一次发生脑溢血仅10个月之后,1997年,刘桂淑再次因脑溢血住院。这一次,刘桂淑恢复得很差,后来病情加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刘桂淑对王必盛的依赖性很强,基本上不要儿女照顾,因为只有王必盛能领会她的动作、眼神、心思。从那时起,王必盛便担负起照顾妻子的重任。一晃20多年过去,在他的精心照顾下,妻子身体再没出过危机;如今,夫妻俩都已步入古稀之年,但依然恩爱如昨。邻居们如是评价他是“老王就是重情重义大丈夫!”他却说:“我要一直对她好,因为她嫁给我的时候向我托付了终生。”
●病中日记:生病卧床十几年,刘桂淑从来没有生过褥疮,也没有用过纸尿裤。她的卧室干净、亮堂,没有异味。因为,自从妻子瘫病在床后,为了避免妻子长期卧床造成背部溃烂,王必盛每天坚持用热毛巾为妻子擦拭后背;为了减轻妻子病痛,老王每天忙完就讲故事;为了防止妻子手脚肌肉变形萎缩,老王又自学推拿按摩。更难得的是,为了便于观察病情变化和身体康复,王必盛从妻子患病开始,就记录妻子的病情信息,根据记录情况来调节服药。20多年来,他写了满满8本“病中日记”。
●他的坚持:王必盛和刘桂淑夫妻育有两子一女,相爱相伴近六十年。刘桂淑病倒后,从开始的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妻子,到退休后一门心思在家照顾妻子,21年来,他唯一一次离开妻子出远门,是自己生病到赣州做手术;他每天的休息时间,顶多能睡四五个小时。因为白天他要反复好多次给妻子喂水喂药、端屎接尿、擦洗按摩,扶着妻子下地活动,给妻子讲趣事解闷……而晚上,他几乎每隔两个小时就要起来看看妻子,到半夜给妻子喂一次水,扶她起来上厕所……儿女们担心父亲吃不消,争着出钱请人照顾母亲。可王必盛总是坚持:“别人照顾我不放心,她也很难适应”。
●斥责不计:至2018年,刘桂淑已病了21年,可刘桂淑对生活从没有失去信心。原因就是她的丈夫王必盛,她说:“有他在,我就很踏实。”回想照顾妻子的经历,王必盛则说:“能这样陪着她,看到她乐观地活着,我就感到很幸福了。”当然,有时候病中的刘桂淑也会因种种原因,向王必盛发脾气,可王必盛从来都是斥责不计,因为他常提醒自己“我是妻子唯一的依赖,我们是夫妻,她嫁给我的时候向我托付了终生,照顾她是我的责任,如果当时瘫痪的是我,她也会这样照顾我,做的肯定比我还更好。”
善史氏曰:
你说:我愿从一人而终,却不知那人在哪里!
试问:你可愿甘苦相守,不计得失的为这个人奉献一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