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海涛丨只有我最明白失学的痛苦
善德人物榜 第220期上榜人物:叶海涛
上榜理由:
身残,何以报家国?作为生活中的强者,他在厄运当头时,依旧怀揣生活希望,用十九年如一日的为爱坚守,活出了不一样的自己。如今,他在病床前办起的留守儿童免费辅导班,逢寒暑假、周末和每天放学后依旧人头攒动,曾经的很多孩子,在他辅导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初、高中,并陆续考上了大学,而他,依旧在病床前用残疾之躯点亮留守儿童求学之路。他就是江苏盱眙人叶海涛,一位身残志坚的“草根教师”。
善言慧语:
◆我要活出个人样来。
◆为更多孩子课外辅导,帮助他们完成学业,让我残缺的人生不再寂寞,这是多好的一个梦想啊!
◆大家给予我帮助,所以我也尽自己所能来回报社会。
行者小传:
叶海涛,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明祖陵镇明祖陵村叶桥组的一名普通村民。1993年,叶海涛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淮阴师范学院。在校期间,不幸罹患强直性脊椎炎,由于治疗不及时,叶海涛股骨头坏死,双下肢关节全部僵直,瘫痪在床,不得不中途退学回家。1999年,他在家里的病床前办起了留守儿童免费辅导班,利用寒暑假、周末和每天放学后的时间,义务辅导孩子们的功课。十九年来,他先后义务辅导留守儿童三百多名,很多孩子在辅导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初、高中,并陆续考上了大学。
善德故事:
●姐姐的话:1993年,怀着对三尺讲台的梦想,17岁的叶海涛考入淮阴师范学院。次年,他被查出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恶化很快,导致我的股骨头已经坏死。”叶海涛说。花尽了全家的积蓄,性命保住了,但双下肢已经全部僵硬、失去知觉。起居、饮食、排便,这一切都要靠姐姐叶海燕照料。白天暗自垂泪,夜晚用拐杖使劲砸向瘫痪的双腿,根本感觉不到疼痛的他,甚至把头往床沿磕,只有疼痛感才能短暂缓和他内心的绝望。“活着就是希望,姐姐嫁人也要把你带上!”叶海燕的话让他和姐姐抱头痛哭:“我一定要活出个人样来!”
●重拾信心:瘫痪在床的叶海涛曾一度萎靡不振,后来,叶海涛在无意中读到了关于史铁生的文章,他发现现在的他变得和文章中刚瘫痪的史铁生一样,暴躁无常,对周围的一切失去了信心。他继续往下读,当他读到史铁生的母亲为了儿子隐瞒自己的病情,最终付出生命的时候,叶海涛沉默了。他想到了自己的母亲,他要为了自己,为了父母,为了所有爱他关心他的人振作起来。很快,叶海涛的遭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来自四面八方、社会各界的温暖使叶海涛倍受感动和鼓舞,他默默许下决心,自己除了要好好生活外,还要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来回报社会对他的关爱。
●爱心教室:叶海涛从小心中就怀着教师梦。刚卧床那几年,乡亲们想起村里这个残疾大学生,纷纷让孩子们过来请教功课,日子久了,来的孩子越来越多。1998年,叶海涛在病床前,办起了爱心教室,对孩子们进行集中义务辅导。这一年,一个名叫叶永瑞8岁孩子来到了他家,在他病床前一学就是3年,家人多次掏出学费给叶海涛,都被他婉拒。如今,当年的学生叶永瑞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的孩子也送到了叶海涛这里,重复走着父亲的求学路。
●忍痛授课:由于叶海涛的双下肢关节僵直,没有办法笔直地坐着,他便躺在病床上,侧着身子用小黑板给孩子们讲解题目。可是这样一来,躺的时间一旦久了,叶海涛的身体便会全都麻木,疼痛难忍,但他却始终坚持着……最难熬的是夏季,他睡在板床上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他全身都被汗水浸透了,额头上黄豆般大小的汗珠不断地冒出,滚落到板床上,床面已经被浸湿。常人都难以忍受,更何况是患病在床的叶海涛呢?在这种异常难受的状态下,叶海涛凭借自己惊人的毅力,克服困难,十九年如一日,坚持为孩子们辅导功课。他说:“我只想在有限的生命里,多辅导一些孩子,让他们替我去外面的世界,多走走,多看看。”
●充满爱心:叶海涛不光爱孩子,还把这份爱融入行动中。相对于其他孩子而言,这些留守的孩子缺乏足够的父爱和母爱,思想上总是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对于这些孩子,叶海涛总是在辅导之余抽时间和他们谈心,问寒问暖,及时解决他们身上出现的问题,让他们感受到爱。个别孩子家境贫寒,生活困难,他便将自己不多的积蓄取出一部分,给他们买学习用品,给予他们物质上的帮助,让他们能够安下心来好好学习。孩子的内心是丰富的,孩子是懂感情的。叶海涛看着孩子们灿烂的笑容,他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失学之救:虽然重度残疾,但叶海涛以坚强的意志和满腔的热情面对生活,他总说:“大家给予我帮助,所以我也尽自己所能来回报社会。”村里有个叫小文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一般,到了六年级即将升初一那年,因为家里比较困难,懂事的小文想中途退学到外面打工赚钱,以此来减轻家里的负担。叶海涛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找小文谈心,鼓励她坚持学习,并认真辅导小文的功课,面对小文家里的实际状况,叶海涛还主动拿出自己的低保金为小文购置学习资料。他说:“只有我最明白失学的痛苦,我哪舍得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善史氏曰:
大病临身,亲不弃,已不弃,试问何失之有?
人生低谷,温情在,豪情在,必然柳暗花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