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摘记 | 张明刚自选文集《军履回望》系列之二十三

编辑:海念

编者按:张明刚自选文集《军履回望》系列专栏自刊发以来,持续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诚如樊希安先生在《军履回望》序章所言:“论他的写作成就,我认为最高水平还是体现在理论造诣上。作为党的高级干部,明刚具有很高的理论素养,他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进行学思践悟,许多方面的见解独到而深刻,且善用清新优美的语言,阐述深奥新颖的道理,使人乐于接受,令人耳目一新。因此,他的文章被广泛采用传播,不仅拥有大量的网络读者,还是一些单位党团组织的学习教材。”应读者们的要求,中华善德网将继续转载张明刚自选文集《军履回望》系列文章,敬请大家关注并支持!

485de8aed5.jpeg

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解放军驻京部队某部少将副主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张明刚自选文集《军履回望》后,引发读者广泛热议好评和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军报军网、中新社、中青报中青网等主流媒体关注推介。

微信图片_20231215173815.jpg

(张明刚,男,汉族,湖北随州人,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陆军少将军衔。曾参战荣立战功、被评为“火线优秀共产党员”并在前线由士兵直接破格提拔为军官)

该书由“理论之光”、“军营之声”、“心灵之窗”三卷组成,收录了作者张明刚从军40年来公开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文章、新闻作品、文学作品183篇、55万字。这些文章,有30多篇获奖或被选为教学范文,部分文章被网络平台转载百余次、浏览量超千万。

2022年10月,该书首版问世后,受到铁凝、邵华泽、孙晓云、孙继炼、徐贵祥、樊希安等我国当今文坛大家泰斗高度评价和广大读者喜爱。2023年1月即出第2版,截止2023年8月,不到1年时间,已是第4版第6次印刷,累计印数超过12万本。2023年2月,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人民出版社会同作者张明刚,共同向全国一千余所高中赠阅一万余本《军履回望》,受到全国广大青年师生的热烈欢迎。

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说:“读《军履回望》,我感受到明刚同志以真诚、笃实之心书写着从乡村少年到边防战士,到共和国将军的生动、奋进之路。他的超常勤奋,他对事业始终葆有的敬畏、激情、朝气,以及对故土、亲人、战友淳朴、深情的描述,洋溢在涉猎广泛的题材、篇章里,读者从中看见了一位时代追梦者有血有肉、有胆识、有担当的英姿和风貌。”

中国记协原副主席、《解放军报》原总编辑孙继炼将军说:“明刚是写作高手快手多面手,堪称杂家大家……《军履回望》一书,集明刚四十年心血智慧汗水之大成。”

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军事文学委员会主任徐贵祥说:“在我看来,《军履回望》可以作为军营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辅导教材。”

原国务院参事、三联书店原主要负责人樊希安说:“我感到明刚这部文集具有教科书意义,不仅适合普通读者阅读,更适合党员干部和新闻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文学爱好者、老干部工作者阅读,谁读谁受益。”

【学习摘记】张明刚《军履回望·理论之光卷》“讲义精选”板块之《干事论》(下)

(本文原载《加强机关业务建设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解放军出版社 2011 年版。为作者 2010 年 6月 10 日,在原总政治部部分机关干部业务培训班所作辅导授课提纲。选入本书时有删节)

《干事论》(下)

上接:干事基本功的解析:写字篇

5b8b4a1c5c9d4766ba42ebaf087aa366~noop.jpg

3、办事

什么是办事呢?我理解,办事是对政治机关办理一切事务性工作的总称,其范围较为广泛。在政治机关工作、当干事,如果语言表达、文章写作不是强项,就更要学会办事,深谙办事之道,把各种事情处理得妥妥当当,明明白白,干净利落,恰到好处,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那么,干事都需办些什么事呢?应该说,凡是开展政治工作所能遇到的事,或者说凡是需要政治机关办理的事,干事都有可能遇到,都有可能被领导安排去办理。根据多年机关工作的体会,我觉得,如果分分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协调事。干事有大量的事情需要协调办理。在军内,有对上的协调,对下的协调,也有平行的协调;在军外,有对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的协调,有对企事业单位的协调,也有直接对个人的协调。可以这么说,机关干部所做的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协调。

二是会务事。政治机关需要开很多会。从规模上看,有大会、中会、小会;从类别上看,有部署会、座谈会、报告会、研讨会、表彰会等;从形式上看,有现场会、分组会、电视电话会等;从范围上看,有全国的、全军的、条条的、块块的等;从主办单位上看,有单独开的、联合开的、协助开的等。总之,无论什么会、开多大、怎么开,会前、会中、会后都有成堆的事情需要工作人员即干事具体办理。

三是交办事。即有关领导和上级交代办理的具体事项。其特点是“缺乏规律”“内容丰富”,随时随地都可能遇到,并且在领导或上级交代之前,谁也不会预料到。但是,仔细琢磨就会发现,“缺乏规律”本身正是它的规律,“内容丰富”本身就是它的内容。

四是勤务事。也就是各单位内勤干部管理的一些具体事务,其特点是相当庞杂,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大到重要事项的上传下达,小到各种内部事务的安排办理,吃喝拉撒睡,无所不包,不一而足。

五是往来事。就是人们常说的迎来送往、来来往往,包括接待军队地方、上下左右、里里外外一切与工作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包括接待来信来访,也包括自己到本单位以外的地方和单位所进行的一切公务活动。其他的事情还有一些,就不再一一列举了。干事应当怎样办事呢?

政治工作无小事,哪件事干不好都不行,十件事九件办好一件办不好也不行。若办不好,轻则误事,产生不良影响;重则带来严重后果,甚至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有的同志办事非常认真,主观上百分之百想干好,可为什么常常事与愿违,出现好心办坏事、明白人办糊涂事、想帮忙却帮倒忙的尴尬结果呢?面对那么多的事情,究竟应该如何去办理呢?到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是否有什么诀窍呢?

我感到,任何事情要想办出效果、办出水平,都必须讲求“道行”,这“道行”就是按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按有关政策规定办事,按党性、人性办事。北京人管这个叫“弄明白”,上海人叫“拎得清”,其他地方也有一些意思差不多的叫法。在这里,我将自己的“看、预、诚、勤、严、度、效、恒”8字办事体会,一一向大家作个汇报。

①“看”。“看”是办事的第一道“工序”。许多事只有审时度势,看不“走眼”,才能办不“走板”。因此,一事当前,首先要擦亮双眼,看个清楚明白,看出点门道。怎么看?先看性质:即给事情定性,要从政治和大局的角度往“高”处看,从领导和领导机关的角度往“大”处看,从个人职责的角度往“小”处看,多角度全方位地看,给是好是坏、办还是不办,定个调子。再看分量:即分清事情的大小、轻重、缓急程度,从而“对症下药”,相应处置。三看类别:即分门别类,合并同类项,优化处置。四看远近:用望远镜看长远的,用观后镜看过去的,用放大镜看当前的。

②“预”。“预”是正式办事之前的准备工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事情的成败。有些事“预”的比重要占全部工作量的绝大部分,以致正式的“办”反而成了配角,不过是个简单的形式而已。“预”是未雨绸缪,讲究一个“早”字。抢占先机,见一备二眼观三,才能遇事不急,把事办好。“预”有虚实之分:虚是务虚,是思路,是研究探讨、理论先行;实是务实,是实实在在的准备工作,包括非正式的实际演练等。务虚与务实都很重要,应坚持同样对待,不可偏废。

③“诚”。“诚”是办事的真诚态度,是为人之基,处事之本,正所谓“心诚则灵”。“诚”原本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没有什么“技巧”可言,无论是从为人和处事的角度出发,还是从总政和政治工作的角度出发,我们都应当诚诚恳恳、诚诚实实、诚信为本。退一万步讲,你“诚”,即使说错了话、办错了事,也可以得到谅解;否则,你话说得再光溜、事办得再圆滑,一旦人家知道了不诚实的“底细”,如耍小聪明、撒谎什么的,则是断不可信任和原谅的。

④“勤”。“勤”是办事的必要条件。事在人为,影响事情发展进程的决定因素在人。光说不练是假把式,干事就是要实实在在干事的,一杯茶水、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干事是办不成事的。干事办事情,不但要手勤、腿勤、眼勤,做到身体上的勤劳,而且还要脑勤,做个思想上的勤快人。实践证明,肯动脑子,把事情办到“点子”上,往往事半功倍;不动脑子,事情办不到“点子”上,有时跑断腿、磨破嘴也无济于事。

⑤“严”。“严”是办事方法之一种。干事办事要严谨、稳妥、靠谱,就是要严格按照党的纪律、国家的法律、军队的政策、领导的意图、事物的规律、既定的程序以及党性和人性办事,并努力做到这些方面的相互协调与统一。同时,还要处理好“严格”与“灵活”的关系。俗话说,山无常势,水无常形。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沧海桑田,一切都会改变。形成思维和方法上的定式,以不变应万变,不符合客观规律。因此,要做到严格而不死板,灵活而不随便。

⑥“度”。“度”是办事的尺度、程度和角度。一个优秀的干事,应当是个处理事情很有分寸、很得体,也就是很会把握“度”的人。“度”是较高的艺术境界,不能简单看成中庸。把“度”说得很清楚不容易,但起码有一条,我们办任何事情都不妨这样想:凡事都有个“度”,无论是左是右、是前是后,是大是小、是多是少,是轻是重、是冷是热,不管哪个方向,都不能走极端,办过头了;好事办过了,量变转为质变,未必还是好事。“度”说清不易,做好更难。不知多少人和事,出问题的根子就出在于没有把握好这个“度”字上。而且,有时不是不明白,而是很无奈,身不由己,没有办法,比如烟民、赌徒、贪官、色狼等。因此,必要时应使狠劲、下死决心,切实把好“度”。

⑦“效”。“效”是检验办事水平的标尺。效率要高,效益要好。先说效率,过去曾以年月日为单位计时,现在许多事情则以分秒计。军队历来讲求效率,打仗时自不必说,有些事平时也很急。所以说干事要有雷厉风行的作风,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切不可拖拖拉拉,磨磨蹭蹭。再说效益,干事想问题、办事情,必须首先考虑政治效益,优先考虑社会效益,最后考虑经济效益,这个账一定不能算错了。此外,还要处理好效率和质量的关系。效率应当服从质量。质量不高甚至办错了,速度再快也没用。假设效率相同,若粗枝大叶,毛毛草草,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而严谨细致,不骄不躁,则必能成就一番事业。因此,哪怕对一个标点符号,也要认真推敲,仔细斟酌,不可马虎。

60d4d85cf9dc4e73b5c3fb6bc26ff7cc~noop.jpg

⑧“恒”。“恒”是办事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即恒定、恒稳、持之以恒。办事情要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切忌虎头蛇尾,有头没尾,搞半截子工程。常常有些事情二十四拜都拜了,只差一哆嗦没办好,结果导致不圆满,令人扼腕叹息。法院办案要求办“铁案”,干事办事也要讲求积极稳妥,四脚落地。既不能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引起连锁反应;也不能现在看行,过段时间看就不行了,经不起时间检验。

三、干事基本功的获取途径

我们是唯物论者,深知并不是谁天生的就具备干事的基本功,就会说话、写字、办事,无论多么优秀的干事,都是通过后天学习、锻炼和提高的,是刻苦学习学出来的,是开动脑子想出来的,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是奋力拼搏拼出来的。干事基本功的获取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我感到学习、思考、实践这三个方面对干事基本功的获得至关重要。

(一)学习。当今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的兴衰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学习能力,一个人的荣辱沉浮也是如此。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我们总政历来高度重视学习问题,不断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一再要求学习、学习、再学习,党的十六大发出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号召,更是将学习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非常羡慕那些能够直接从中学考入大学、再考上研究生的同志,我也非常羡慕那些从军后能够脱产到军队院校学习深造的同志,因为他们接受了系统的学历教育,终身受益。

而全日制大学,无论是军队的还是地方的,我一天也没上过,我的大学和研究生文凭,甚至高中文凭,都是通过在职函授学习取得的。虽然没读过正规的大学,没有过硬的学历,但这并不妨碍我对知识的获取。当战士的时候,我就曾经将大学的文科教材通读了一遍。

我感到,全日制大学是规范化、格式化的在一定时间内获取某方面专业知识和学历的一种学习形式,它固然是重要的,但它不是唯一的,此外的学习形式还有很多,只要你愿意,可以随时随地以各种方式学习,从而获取任何你所需要的知识。

自学的天地非常广阔和自由。自学是没有围墙的大学,并且不受学制限制,可以是终身制。自学还是一种非常灵活、实用和充满快乐的学习方法。自学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应急型学习。即学习的目的性非常明确,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学什么,没有文凭就去攻读文凭,领导要求学什么就去学什么。这类学习讲究实用,像小平同志讲的那样“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强调的是“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另一种是兴趣型学习。兴之所至,天马行空,想学什么就学什么,这类学习的目的性不那么明确,属于一种长远的方向性系统性学习,一种主动进行知识积累的潜移默化的自觉行为。所学的知识眼前不一定用得上,但说不上什么时候就有用。

自学的关键在于恒心,在于虚心,在于信心。关于学习,我还有一个体会,即无论学什么、怎样学,心里都要装着一个“活”字,用好用足用活这个“活”字,活学活用,切忌“死读书”“读死书”。

1bdaf5986a7e4262ae2fcb398002b9f2~noop.jpg

(二)思考。什么是思考?思是思想、思维、思辨,考是考虑、考证、考究,思考就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过程,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活动。

如果把思考比作“工厂”的话,那么它的“原料”就是情况,“产品”就是思考的结果。“原料”货真价实,既好又多,就能“加工”出高质量的“产品”。思考的“原料”即情况,既有现实的也有历史的,并且是纷繁复杂的。现实的可以通过观察和调查的方法获取,历史的可以通过学习和考证的方法得到。

我们作为共产党人,思考的科学方法莫过于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问题,进行哲学的辩证的思考。这样可以避免“绝对化”“片面化”“简单化”“庸俗化”和“理想化”的思考,克服主观性、浅表性、片面性和想当然的思考,杜绝动歪脑筋、出馊主意的思考。

思考的形式有很多种,总结性思考、前瞻性思考、论证性思考、逆向性思考、跳跃性思考……思考重在独立、深入和缜密。人云亦云,不动脑子,不独立思考,不会有大的出息;浅尝辄止,浮皮潦草,不深入思考,不利于问题的解决;顾此失彼,好走极端,不缜密思考,不符合辩证的法则。

(三)实践。实践就是“干”,人类一切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身的有意识的活动都是实践。实践出真知,实干长才干。文雅者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俗者讲:“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两横一竖——干”。

不难看出,那些在机关挑大梁干大事,独当一面当骨干的优秀干事,都是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艰苦地摸索、历练出来的,是正儿八经地干出来的、拼出来的。

实践要抓住机遇。不要怨恨生不逢时,不要叹息怀才不遇,总政干事这个舞台已经不小了:出个好主意可以进入首长的决策,起草个好文件可以成为全军执行的政策。因此,只要能进总政,无论干什么都要珍惜,都要把工作的过程当作学习、实践和提高的过程。

实践贵在深入实际。不经过实际锻炼,不进行调查研究,不了解真实情况,就谈不上什么实践。基层是部队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广大基层官兵是部队建设发展的主体,只有老老实实地深入到基层官兵中去,深入到具体问题和矛盾中去,才能真懂部队真知兵,才能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从而真正上好实践这一课。

实践还要在总结中提高。毛主席曾经谦虚地说他自己“只不过比别人更善于总结罢了”,小平同志也讲过他是“靠总结吃饭”的大实话。的确,总结可以让实践得到升华,找到规律性的东西,上升到理论层次,以更好地指导实践。总结要全面,成功的、现在的、自己的,要总结;失败的、过去的、别人的,也要总结。全面总结,才能全面提高,全面搞好实践。

来源:《军履回望》张明刚自选集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