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摘记 | 张明刚自选文集《军履回望》系列之八十六
编者按:张明刚自选文集《军履回望》系列专栏自刊发以来,持续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诚如樊希安先生在《军履回望》序章所言:“论他的写作成就,我认为最高水平还是体现在理论造诣上。作为党的高级干部,明刚具有很高的理论素养,他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进行学思践悟,许多方面的见解独到而深刻,且善用清新优美的语言,阐述深奥新颖的道理,使人乐于接受,令人耳目一新。因此,他的文章被广泛采用传播,不仅拥有大量的网络读者,还是一些单位党团组织的学习教材。”应读者们的要求,中华善德网将继续转载张明刚自选文集《军履回望》系列文章,敬请大家关注并支持!
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解放军驻京部队某部少将副主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张明刚自选文集《军履回望》后,引发读者广泛热议好评和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军报军网、中新社、中青报中青网等主流媒体关注推介。
(张明刚,男,汉族,湖北随州人,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陆军少将军衔。曾参战荣立战功、被评为“火线优秀共产党员”并在前线由士兵直接破格提拔为军官)
该书由“理论之光”、“军营之声”、“心灵之窗”三卷组成,收录了作者张明刚从军40年来公开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文章、新闻作品、文学作品183篇、55万字。这些文章,有30多篇获奖或被选为教学范文,部分文章被网络平台转载百余次、浏览量超千万。
2022年10月,该书首版问世后,受到铁凝、邵华泽、孙晓云、孙继炼、徐贵祥、樊希安等我国当今文坛大家泰斗高度评价和广大读者喜爱。2023年1月即出第2版,截止2023年8月,不到1年时间,已是第4版第6次印刷,累计印数超过12万本。2023年2月,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人民出版社会同作者张明刚,共同向全国一千余所高中赠阅一万余本《军履回望》,受到全国广大青年师生的热烈欢迎。
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说:“读《军履回望》,我感受到明刚同志以真诚、笃实之心书写着从乡村少年到边防战士,到共和国将军的生动、奋进之路。他的超常勤奋,他对事业始终葆有的敬畏、激情、朝气,以及对故土、亲人、战友淳朴、深情的描述,洋溢在涉猎广泛的题材、篇章里,读者从中看见了一位时代追梦者有血有肉、有胆识、有担当的英姿和风貌。”
中国记协原副主席、《解放军报》原总编辑孙继炼将军说:“明刚是写作高手快手多面手,堪称杂家大家……《军履回望》一书,集明刚四十年心血智慧汗水之大成。”
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军事文学委员会主任徐贵祥说:“在我看来,《军履回望》可以作为军营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辅导教材。”
原国务院参事、三联书店原主要负责人樊希安说:“我感到明刚这部文集具有教科书意义,不仅适合普通读者阅读,更适合党员干部和新闻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文学爱好者、老干部工作者阅读,谁读谁受益。”
【学习摘记】张明刚《军履回望·军营之声卷》“人物新闻”板块之《于广仁新传》(本文原载《牡丹江日报》1990 年 10 月 5 日第 3 版右头条。与张开宇合作)
于广仁新传
1984 年底,于广仁,这位在空军部队服役达 25 年之久的独立飞行大队政委被确定转业了。
这时,养育了他的故乡兰州,他生活和战斗过的长春等地,同时伸出了热情的双臂,欢迎他“返航”。
然而,他毅然选择了当年给了他飞行之翼的第二故乡——塞北边城的牡丹江。
牡丹江给了他以厚爱,让他出任市食品公司副总经理兼肉联厂党总支部书记。
1989 年 5 月,由于市场疲软和其他一些原因,厂子亏损达 11.7 万元。他到厂上任的第一句话就是:无规矩不成方圆。治厂要从严,要靠严格的管理制度,而不是靠某个人的严厉。
于是,两个责任制、21 个管理制度、51 条厂纪厂规……相继出台实施了,偌大的肉联厂迅速进入正规运转。
与此同时,于厂长狠抓班子的自身建设,他以身作则,为官清廉。他要求全厂职工对他实行监督。
他说:“如果我有违纪现象或有什么毛病,职工们可以把我轰出肉联厂。”
他注重把职工政治和业务素质建设和制定的具有肉联厂特点的企业精神结合起来,突出了“团结创业,求真务实,奉献进取”的精神。
从严治厂的根本是纪律严明。某工人上班打麻将、某工人偷拿肉食、某更夫监守自盗。对此,于广仁发话了:“按厂规厂纪处置。”于是,该检查的检查,该罚款的罚款,该取消奖金的取消奖金,该留厂察看的留厂察看,一一做了处理……
“于厂长的刷子挺硬”,从此再没人敢违纪了。
转眼年底来到了。
算盘一响,全厂职工乐得嘴都合不上:不但填上了以前的亏空,还盈利 18万元!职工的奖金拿到手了,心里乐滋滋的,个个表示明年一定好好干。
今年的势头又很喜人。
但于厂长并未因此而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相反,他把今年当成一个严峻的挑战。他决心把肉联厂建成一个“六好企业”。
我们祝愿他的目标顺利实现。
来源:《军履回望》张明刚自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