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升庵:万般回首 唯逆境才能产生贤人
善德人物榜 第136期“善德行者”:杨升庵
上榜理由: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首大气磅礴的千古绝唱《临江仙》即是出自他手。他被充军云南三十多年,恪守清贫而不忘初心,不但写成了二百六十余种著作,更在云南培养出了第一个少数民族学派——“杨门七子”。他临终以“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勉励后人,直到今天,在云南老百姓中最受崇敬的三个神(或人)中,除了观音、孔明,就是他。他就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杨升庵,一位被后世尊为“戍仙”的善德行者。
善言慧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谅无补于事业,要不负于君亲。
●服药千副,不如一宵独卧;服药千朝,不如独卧一宵。
行者小传:
杨升庵名慎,字用修,号升庵;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生于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正德六年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明嘉靖三年,在明朝著名的“大礼议”事件中,因触怒嘉靖皇帝被终身流放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卒于云南戍所。其一生勤奋好学,博涉百家,在文学、哲学、史学、地理、民俗等,均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在诗、词及散曲创作方面,尤以《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名扬于世。
善德故事:
◆伉俪情笃:杨升庵的政治生活虽然十分坎坷,但爱情生活却很幸福美满。他的夫人黄娥,善诗词,尤为擅长散曲。婚后他们夫妇感情非常融洽,常有诗词唱和。后来,杨升庵被终身流放云南。嘉靖八年,因父亲杨廷和去世,杨升庵赶回新都治丧,夫妇才得短期会面。父丧事毕,他要返回云南,临别时,黄娥写了《罗江怨》散曲,与杨慎送别。曲云:“青山隐隐遮,行人去也,羊肠鸟道几回折?雁声不到,马蹄又怯,恼人正是寒冬节。长空孤鸟灭,平芜远树接,倚楼人冷栏干热。”凄婉动人,遂成千古名句。
◆忠国舍身:杨升庵为人忠诚而刚正,知有国家而不知有身。他为官时,明武宗朱厚照不理朝政,喜欢到处游玩。针对朱厚照荒诞的行为,杨升庵不避斧钺,敢于犯颜直谏,于正德十二年呈上《丁丑封事》的奏章,指责朱厚照“轻举妄动,非事而游”,劝他停止这种荒唐行为。朱厚照根本不理睬,依旧我行我素。杨慎目睹民不聊生,国事日非,实在气愤不过,却又无可奈何,遂称病告假,辞官归里。
◆心怀疾苦:杨升庵在滇南三十多年,在此期间,他孜孜不倦博览群书,著述多灰百余种。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放逐期间,他仍然关心人民疾苦,不忘国事。如当他发现昆明一带豪绅以修治海口为名,勾结地方官吏强占民田,化公为私,敛财肥己,坑害百姓时,不仅正义凛然地写了《海门行》、《后海门行》等诗痛加抨击,还专门写信给云南巡抚赵剑门,力言此役“乃二三武弁投闲置散者,欲谋利自肥而倡此议”,请求制止如此劳民伤财的所谓水利工程。
善史氏曰:
苦难是一种财富,唯逆境才能产生贤人。所谓神仙,置身青云或泥沼皆无忘贫贱与初心者也。万般回首,乌飞兔走,沉吟屈指数英才,洽如杨升庵的那首词所颂:豪杰千年往事,渔樵一曲高歌。乌飞兔走疾如梭,眨眼风惊雨过。妙笔龙韬虎略,英雄铁马金戈。争名夺利竟如何,必有收因结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