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回:贫而乐道真贤者 不违若愚复圣人

编辑:车前

善德人物榜.jpg

600.jpg

善德人物榜 第172期“善德行者”:颜回

上榜理由:

他是孔夫子学生中最清贫的一位,却也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位列“孔门为七十二贤”之首。他一生不曾出仕为官,亦无专著留世,却为后世留下了以“重于立德”为显著特征的颜氏之儒,被历代帝王尊为旨趣学识与孔子无二的“复圣”。他敏而好学、他德行出众、他志向远大、他大智若愚、他“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总之,不论是生时还是死后,他都是一位近乎完人的存在。他就是颜回,一位身死后让孔子悲恸欲绝的善德行者。

0001.jpg

善言慧语:

◆智者自知,仁者自爱。

◆子在,回何敢死!

◆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

000.jpg

行者小传:

颜回,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生于公元前五二一年,卒于公园前四九零年。其父名颜路,母亲姜氏,夫人为宋国戴氏。他是我国古代四大贤人之一,十四岁拜孔子为师,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被尊称为颜子。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20170915120318.jpg

善德故事:

●安贫乐道:颜回在孔夫子的学生中是最清贫的一位,家里穷得只有一口饭吃,连菜都没有;渴了拿起瓢在水缸里舀一勺就喝,连茶壶茶碗都没有;住在陋巷,“人不堪其忧”,他却乐在其中。一次,孔子与颜回谈未来,便问颜回:“你家庭贫困处境卑贱,为什么不去做官呢?”颜回回答说:“我不愿意做官。您看,我有城外的五十亩地,足够供给稠粥;城内的十亩土地,足够穿丝麻;弹琴足以自求娱乐,所学先生的道理足以自己感到快乐。闻道而乐,贫不足论也。”孔子欣然改变面容,说:“好啊!我听说,知足的人,不以利禄自累;审视自得的人,损失而不忧惧;进行内心修养的人,没有官位而不惭愧。我诵读这些话已经很久了,现在在你身上才看到它,我很欣慰啊!”

●颜回偷食:孔子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到处讲学。这天,师徒们走到了一个荒无人烟,十分偏僻的地方。随身带着的干粮也吃完了,只有大徒弟颜回身边还剩有一些米。孔子忙叫颜回赶紧煮熟,让大家充饥。颜回忙涮涮锅,生火煮起米来。米饭快熟时,从锅里飘出了阵阵香气,使得孔子和其他徒弟们更加饿得慌了。孔子就抬起头朝锅边看了一眼,这一看不打紧,就见学生颜回从锅里抓了一把米饭,塞进嘴里,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孔子心中暗道:“怪!怪!莫非我教的学生都是假仁义吗?要不然咋连我最得意的弟子竟也做出这等不光彩的事呢?到了吃饭的时候,颜回给老师和师弟们盛好饭,自己却坐到了一边。孔子想:敢情是他刚才吃饱了,现在来充高尚。心里这么想着,却怕不落实。于是,心生一计,便对颜回说:“颜回呀,方才师父梦见了先祖,现在我要祭奠一下,你快摆香案吧。”颜回一听,忙阻拦说:“师父,不可。方才学生不慎,一阵风吹来,将灰刮到了锅里。我抓了出来,扔掉很觉可惜,就放到嘴里吃了。现在脏饭虽被我吃了,但免不了还有不干净的饭;这样的饭已经失洁,怎能祭奠先祖呢?”孔子听了,心中豁然开朗,疑虑顿消,暗暗夸赞起颜回来。

●玉杯之失:孔子请十几个门生到家里作客,快用饭时,孔子想:学生在先生眼前总归有点拘束,自己不在场,他们会自在些。他找个借口走啦。吃罢饭,收拾碗筷,有个学生发现桌上少了一只玉杯。这玉杯是先生的心爱之物,丢失了怎么向先生交代?大家忙着找了起来,找来找去,怎么也找不着。玉杯又没长翅膀,怎么会没得呢?有人就猜疑起颜回来。为什么猜疑他呢?他最穷,身上破衣烂衫。可又不能明说,就想出个“搜身”的措施。轮到颜回,他面孔红到颈项,不愿站起来让人搜,说:“要搜请到房里去。”大家都觉得这玉杯肯定是颜回偷的了,要不是他偷的,为什么不让人在大家眼前搜身,而要到房里去搜呢?到了房里,颜回赶快关上门,对搜身的说:“不瞒你说,我穿的内衣仍是我老婆的,在众人眼前,我不美意思让你搜身,此刻请搜吧!”搜下身来,根本没有什么玉杯。搜身的那个学生出来,把颜回不愿在众人眼前搜身的原由和搜身的结果,一五一十告诉大家。大家都很同情颜回,感到对不起他了!

●颜回抛金:同学见颜回用心苦读,家景却这么贫穷,于是就瞒着他磋商,凑了些黄金,打算救济他一回。大家知道他的啤气怪,要是当面把黄金送给颜回,他是不会收的,于是,有人就想了个办法。他们把黄金铸成了个元宝,上面刻“天赐黄金”四个字。晚上,他们来到颜回家,透过窗格子一看,颜回正在灯下专心念书。他们派人在屋面上拨开一个洞,把元宝丢进屋里去,正好落在颜回眼前的桌上。大家觉得颜回拾到天赐的黄金,就会收下。谁知他拿起金元宝,看了一眼,站起来把门打开,一边说:“天赐黄金,非我之财。”一边把金元宝抛到门外。躲在一旁的学生看着这一切,没有一个不服气颜回穷得有气节的。

●不违若愚: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颜回的聪明主要体现在他对老师的态度上,首先他在听课的时候就是一个“听”字,几乎不对老师的教诲发表什么意见,这让孔子觉得这个家伙好象有点傻,后来孔子经过深入调查才发现颜回不但不傻,反而有点象我们今天所说的大智若愚的味道。对于这点,孔子曾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意思是说:我给颜回讲授学问,他一天都只是听着,不发表什么意见,就跟一个愚钝者一般。等到课后我再考察他的言行,才发现他把我讲的内容给予了很好的发挥,可见,颜回根本就不愚钝。

●师生之叹:颜回聪敏过人,虚心好学,使他较早地体认到孔子学说的精深博大,他对孔子的尊敬已超出一般弟子的尊师之情。他以尊崇千古圣哲之情尊崇孔子,其亲若父与子,从而尽得孔子真传。也是因为好学,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就全白,且很早就去世了。他去世后,孔子对为悲痛,不禁哀叹说:“噫!天丧予!天丧予!” 明代学者王阳明在他的著作《送甘泉序》中曾对孔子与颜回的师生之缘,做出如下评叹:“颜子没,而圣学之正派遂不尽传矣。”

善史氏曰.jpg

善史氏曰:

谁能为天下人正心?德者也。

善德链接.jpg

推荐阅读:


善德图谱:一善染心劫不朽 百灯旷照千里明


大家风范:历览前贤国与家 君子忧道不忧贫


公益仁心:成人善事功更倍 动人善愿量无涯


非凡匠心:善养吾浩然之气 悦格斯一业之禅


励志人生:点亮心情及梦想 善待生命并时光


先贤故事:善为至宝取不尽 心作良田百世耕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