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丨人生在世不如意,愿君学学左宗棠
善德人物榜 第197期“善德行者”:左宗棠
上榜理由: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他百年前写在江苏无锡梅园的这副对联,被李嘉诚视为致宝,并广为人知。但你可能不知的是,作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他虽学富五车,却在二十岁乡试中举后,于会试中屡试不第,最终只能以“征夫”之身入仕报国。他一生怀才不遇、屡受打压,却在逆境中兴洋务、办船政、收复新疆,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大事。他就是湖南湘阴人左宗棠,一位被梁启超称为“五百年以来的第一伟人”的善德行者。
善言慧语: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
◆慎交游,勤耕读;笃根本,去浮华。
行者小传:
左宗棠,1812年生,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平叛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以及新疆建省等重要历史事件。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生平著有《楚军营制》、《朴存阁农书》、《左文襄公全集》等书。
善德故事:
●弃仕归农:左宗棠生性颖悟,少负大志,5岁时就随父到省城长沙读书。在他那个年代,参加科举考试,几乎是人生向上唯一正道。但左宗棠的“考运”不佳,他的秀才身份,是“纳资为监生”而来,也就是说,他花钱买了个秀才资格。后来,他参加长沙乡试,之所以能中举人,也是因为在他考卷上批“欠通顺”的主考官急病猝世,才让他过关了。至此,左宗棠在考场上的运气,已用光了。接下来他三次赴京赶考,都铩羽而归。最郁闷的是第二次会试,他明明准备以第十五名取中,但终因湖南取中名额超过,湖北未满额,而撤销了他的试卷,补给了湖北。于是,久考不中的他一怒,回湖南乡下,当了农民。
●再次归隐:左宗棠弃仕归农后,并没有陷入悲观,而是继续研读农业、地理等经世致用之学,不时对当朝战事献计献策。道光十六年(1836年),左宗棠24岁时在新房写下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咸丰二年(1852年),张亮基出任湖南巡抚,受胡林翼力荐,诚请左宗棠入幕府;此时正逢太平军大举进攻湖南长沙,左宗棠及时调配清兵,解围长沙。此间,左宗棠屡次展示出审时度势,调度从容的非凡将才,深受张亮基信任和推崇,不过仍不为“上官”器重。次年,张亮基调任山东巡抚,左宗棠认为自己心血耗竭却不得显名,随即辞去幕僚一职,再次归隐。
●相忍为公:咸丰四年(1854年),太平军连克岳州、湘阴等地,长沙再次危在旦夕。时任湖南巡抚的骆秉章坐立难安,再次盛邀左宗棠出山相助,左宗棠尽展平生所学,不但一举扭转了湖南军节节败退的形势,更赢得了包括曾国藩在内的许多高级官员的赞许。于是,在“连绑带拉”中他进入了长沙幕府。左宗棠个性强硬鲜明、睥睨一切,甚至得绰号为“左骡子”。再加之他因出色表现又得到迅速晋升,且在帮助两任湖南巡抚整饬吏治期间,罢免、惩办了一批贪官污吏,所以在长沙幕府也得罪了一大批人。所以,在长沙幕府期间,他虽受到了骆秉章的器重,日子却过的并不舒服。但为了报知遇之恩,他选择了相忍为公。
●鞠躬尽瘁:左宗棠协助湖南巡抚整饬吏治期间,湖广总督官文有一亲戚樊燮,任湖南永州总兵,贪赃枉法,左宗棠愤然将樊燮绳之以法。结果,官文向咸丰帝诬告左宗棠,咸丰帝接到奏折后,回复:“如左宗棠果有不法情事,可即就地正法”。当时情况危急,许多忠臣义士都上折解释情况,其中侍读学士潘祖萌更是连上三书,力陈其冤,奏折中,潘祖荫讲述了事情缘由,写下了被后人称为“千古佳句”的“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成功打动了咸丰帝,左宗棠“躲过一劫”,并因此受到了咸丰帝的重视,很快便从一介布衣跃为封疆大吏。为官期间,他品行无瑕、爱民如子,终其一生,可谓“为国为民,鞠躬尽瘁。”
●暮年复疆:十九世纪后期,新疆被外敌所占,而朝中有大臣抛出“放弃新疆、专务海防”主张,舆论汹汹,新疆眼看不保。左宗棠上奏朝廷,痛陈利害,力主西征、捍卫疆土,终获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大权。他多方筹措兵员、武备、军饷、粮运,指挥西征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打败阿古柏悍匪;暮年更抬棺出征,亲率大军驱逐沙俄侵略者,收复全疆。已是垂垂老矣的他为何仍一身肝胆?家书中,左宗棠曾袒露心迹:“西事艰阻万分,人人望而却步,我独一力承当,亦是欲受尽苦楚,留点福泽与儿孙,留点榜样在人世耳。”
●达观之量:左宗棠出征新疆,路上见一茅舍上挂有“天下第一棋手”匾额,左宗棠不服,入内与茅舍主人对弈,主人三盘皆输,左宗棠笑道:“你可以将此匾卸下了!”说完便兴高采烈地走了。没过多久,左宗棠班师回朝,路过此处,见茅舍上“天下第一棋手”之匾仍未拆下,左宗棠又入内,与主人再下了三盘。这次,左宗棠三盘皆输,大感讶异,问茅舍主人何故?主人答:“上回,您要为国为民率兵打仗,我不能挫您的锐气;现今,您已得胜归来,我自当仁不让。”左宗棠当即向那人深鞠一躬,说:“能胜而不胜,先生真高人。”后人评价此事说:“左宗棠所以能树功称贤于世,有达观之量也。”
善史氏曰:
寿活七十三,品行高洁,才干卓著;只可惜,多因才情遭排挤!
史书二十六,忠介双全,廉勤有佳;最叹服,白首临边英雄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