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语微言丨父母之幸 是子女之行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小时候,每到重阳节的晚上,爹娘都会在院子里支一张木桌,放一圈藤椅,一家张张罗罗、热热闹闹地吃晚饭;饭后,仰脖儿张望,感觉星星就挂在树上。后来呢,我在城里,爹娘在故乡,爹娘眼中的我,我眼中的爹娘,都成了遥不可及的远方……
中国人最含蓄!因为志高、行远、情长,所以总会感到身不由已。就连孝老尊亲,都常感叹有心无力。可细数时光,谨就尽孝而言,我们真的身不由已、有心无力吗?想起了三个故事。
故事一
女儿因婚姻与父亲反目,父亲不许女儿再进家门。
女儿婚后,每逢周末,必携夫到父亲楼下“散步”,打听父亲近况。
又一周末,女儿夫妻来时,突降暴雨。正在二人不知何处躲避时,父亲从草丛跑出出现,对二人训斥道:以后周末,回家吃饭;别躲躲藏藏,害得我下大雨都得出来!
故事二
父亲次日要去看奶奶,让儿子买了染发剂,给自己染发。
儿子不理解父亲,便问:您都六十岁了,我妈头发也白了,还染头发干嘛?
父亲说:上次去看你奶奶,她说我老了,担心我身体。所以,这次我要把头发染黑,让你奶奶觉的我还年轻,她也就放心了。
故事三
结婚后,想起孤守老家的公婆,妻子对丈夫说:以后咱们每周都要给家里打个电话。
因为周末电话,婆婆渐渐从“空巢”的失落中走了出来,生活状态也再次荣光换发。
一次,在电话中得知婆婆因为不会用智能手机,觉得自己是个“废人”。妻子突然在电话里向婆婆请教起了一些菜的做法。事后,丈夫问:这些菜你都会,为什么还要问?
妻子说:我想让娘知道,她很重要,我很崇拜她!
您养育我,一生酸苦偿遍。
我报答您,此后幸福永添。
其实,人的一生说长则长,说短则短。或许一些人没有老年,但人生一定会有暮年,谁也难逃脱谢幕后的孤单。而这里你会恍然大悟:
父母之幸,是子女之行,是坚持、理解、关心和陪伴。
(来源:中华善德网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