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蓉:在志愿公益路上永不止步
“志愿服务是希望、是勇气、是信心,就像是夜半噩梦惊醒,突然间听到的汽笛声,给人带来希望。”
吴丽蓉也是东南公益的一名志愿者。多年来,她始终站在志愿服务的第一线,带领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拼命三姐、热心大姐、知心大姐……在泉州志愿服务界,同行们都以各自的角度给吴丽蓉取了昵称,如今,大家有了统一的称呼——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
吴丽蓉(右二)联合担当者行动志愿者,帮助洛江一些山区学校建起了图书角。(陈志佳 摄)
“志愿者就是这个世界的天使”
说起吴丽蓉,洛江区团委书记李超端赞不绝口,“二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做志愿者、帮助他人,吴姐真的是满满的情怀,她是我们的标兵”。
时光追溯到1999年,在泉州市洛江区政协工作的吴丽蓉因工作关系接触到扶贫助学,为当地的寒门学子家庭摆脱现实困境四处奔波。也就在这一年,吴丽蓉开始以志愿者身份穿梭于频繁的志愿服务活动中,义剪、义诊、敬老、环保……“慢慢地,我就喜欢上志愿服务,没有理由,大抵是因为有种满足感,因为可以帮助到很多人。”经过长达数年的志愿者生涯,吴丽蓉把目光锁定在困难的学生家庭群体,“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未来,也是我们的未来。”吴丽蓉说,每当看到孩子那天真的目光和渴望的笑容,心中的怜爱感油然而生。
正在广西艺术学院读研究生的郑桂丽是吴丽蓉帮扶六年的对象之一,除了在生活上提供资助,吴丽蓉还利用空余时间带郑桂丽参加各类艺术活动,拜访艺术名家,在专业上给予郑佳丽鼓励和关怀。
“每个寒暑假或在校时,吴老师的爱不曾离开过,或是一条短信或是一个电话,一句关怀……吴老师的言行身教让我明白感恩,学会爱,奉献爱,志愿者就是这个世界的天使。”郑桂丽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洛江区双阳镇叶盼盼就读市区一中学高中三年级时,成绩优良,父亲早逝、母亲智力低下。原有个破旧的房子,在2016年“莫兰蒂”台风中被摧毁,便没了家,只能暂时寄居在社区办公场所。听闻此消息的吴丽蓉组织社会爱心人士共同帮扶叶同学,有关部门也合力一道,最后帮叶同学建了新家。如今已上大一的叶盼盼仍保持和吴丽蓉联系,带着志愿者给的关心关怀刻苦学习,期望早日回报社会,回报大家的奉献。
孤儿出生的彭某飞曾在吴丽蓉的帮助下,得到社会爱心人士及有关部门的资助,知恩图报的他在参加工作后首先想到的是帮助他人,加入扶贫助学的志愿服务行列,“一直以来,吴大姐都把我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帮我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关心我的成长进步,教我人生路上的为人道理,一件件事时刻温暖着我,特别感恩吴大姐,感恩志愿者。”。
从成长、成才再到反哺社会,据不完全统计,志愿服务生涯19年里,吴丽蓉与她所带领的志愿服务团队共计帮扶过1000多个青少年摆脱生活困境,不少人长大后参加工作找到好的归宿,活跃在部队、教育、医疗、商业等各个社会就业领域。
“班班都有图书角”是吴丽蓉近年来负责的一个重要项目。两年多的时间里,她积极联络各类资源,筹集近30万元的善款,为当地学校和社工服务站等捐建了100个“图书角”,捐赠图书7000多册。
“孩子没办法选择出生的命运,但可以选择自己的未来,能够与他们一同面对困难,改变未来的命运,我真心感到很欣慰,当然这不是我一个人能做到的,是一个团队,包括社会、家庭、部门一起合力推动。”吴丽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