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志愿者爱心续写雷锋事迹
一个个志愿服务项目践行着雷锋精神
“爸爸妈妈你们放心上班去吧,在这里有哥哥姐姐帮我辅导功课呢,你们放心就好。”2017年12月23日,在武陵区紫桥小学读书的刘奇轩像往常一样跟父母挥手道别,自己来到社区的“四点半学校”。刘奇轩的父母都在城西上班,因为下班时间晚,接孩子很不方便。
“听说社区开办了四点半公益课堂,我就把孩子送过来试试,没想到这里的辅导老师很认真负责,我回家给孩子检查了几次作业,一点错误都没有,真是省了不少心。”学生家长张金香感慨地说。
常德市武陵区光荣路社区四点半学校
这里提到的“四点半课堂”是指由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武陵区委宣传部、武陵区文明办、武陵区学田工志愿服务联合会联合承办的“我为德城育新苗”爱心助学项目,而这正是我市实施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有力缩影。
在常德,像“四点半课堂”这样的志愿服务项目还有很多,以项目带动志愿服务提质增效,成为我市开展志愿服务的一种常态。据了解,去年,我市制定了《2017年常德市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工作安排》,坚持以城乡社区为主阵地,以党员服务队、专业志愿服务队、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和新闻媒体深度参与为主体,推动志愿服务朝着规范化、常态化、项目化目标迈进。
在学雷锋志愿服务过程中,“远学雷锋 近学田工”“文明交通 我参与我劝导”“我为德城育新苗”“保护母亲河”等品牌志愿服务被打响。以“文明交通 我参与我劝导”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每周一至周五在交通高峰期于市城区7个主要交通路口,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对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和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第十三届运动会群众比赛“德成杯”龙舟决赛在常德市举行,我市招募的近200名志愿者为全运会提供了近千人次的志愿服务……
如今,志愿者这个称号在常德已然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雷锋精神不断走向大众,不断融入城市血脉,构筑起了全体市民共同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