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咏孝篇》丨八分钟,唱出父母恩情

编辑:车前

记住一个道理,常常因为一个人或一件事。回唱一首歌曲,常常因为一个调或一句词。

8月8日,作为“传承好家风·中华小孝星”华人少年家风榜样学习活动的主要载体,中华新礼乐《少年咏孝篇》在深圳举行了全球首演。虽然只有八分钟、一百个字,却把深厚宽广的父母恩情作了最好的时代诠释。

人生的路“走”不完,父母的恩“感”不尽。《少年咏孝篇》是一首唱给父母的宣誓歌:宣誓的是子女志向,还有孝当如何践行。

《少年咏孝篇》丨新礼乐,新在哪?.jpg

比如“行之有礼教,孝义成方圆”这两句。

行之要有的“礼教”即品行,指的是行为的礼貌和教养;此句意指,品行教养是做人的基本素质,必须从小培养,且一旦养成,终身难改。孝义要成的“方圆”即规矩,这是成就事业的原则和底线,这里代指天地、世界和美好;此句意指,要想在世界上成就一些事,首先要做一个尽孝重义的人,因为忠臣孝子人人敬,佞党奸贼人人憎。

这两句诗道出了父母对子女成长阶段的殷殷期盼——小时候做一个有品行的人,长大后成就些美好的事。

再比如“少年寄梦处,父母赐良言”这两句。

少年寄梦的这个“处”,指的是家;人生成长总要远行,而对于远行的游子来说,家不仅是人生起点,更是可以依靠的岸。所以,不管山高水长,远行的人总少不了对家的牵挂,更不能忘却家中的双亲。父母赐的“良言”并不是一句话,而是父母那数不尽的暖暖的惦记。有道是,无论你多成功、多年长,在父母眼中你永远都是个孩子,永远都是需要呵护的对象。所以,他们见不得你走一点“岔路”,恨不得捧给你他们的所有。于是,只要有机会,他们自然会不厌其烦地对你倾诉良言。

这两句诗是提醒子女,要理解父母之爱、感恩父母言行,要知道:父母不言,是深爱不显;父母叨念,是牵挂无边。

《少年咏孝篇》总共二十句,不同的人有可能从中体味到不同的父母恩,这也正是诗歌的魅力所在。

附:《少年咏孝篇》展演视频



(来源:中华善德网)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