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榜张贴栏 | 恐惧!“减肥神药”成“新型毒品”……

编辑:刘蓓佳

5ef99e372aeea.gif

号称是进口的“DC减肥特效药”,实际上却是“新型毒品”。这样的减肥神药甚至还被微商疯狂推荐,直播平台主播带货。据8月17日澎湃新闻网报道,记者从上海市禁毒办了解到,今年以来,上海查处的吸毒人员中,使用含有管制类精神、麻醉药品成分“减肥药”的人员占比高达85%。

我国是一个对毒品“零容忍”的国家。不仅对大麻、冰毒、海洛因等传统毒品毫不手软,对经过各种伪装、升级,以及打擦边球、偷换概念的新型精、麻药品也是雷霆手段。也正因打击力度毫不松懈,某些毒品才会时常“换马甲”。此番减肥药涉毒,还在网上公开大肆叫卖,必须引起重视和警惕。

近年来,非法流入我国的“减肥药”等非法药物中,多含有我国管制的精神药品,人们较为熟悉的“减肥药”“安眠药”“聪明药”,就分别添加了地西泮、氟硝西泮、利他林等成分。上述药物均已在2005年被列入《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品种目录》,施行严格的目录管制和行政许可等措施。

一些来路不明的“减肥药”等产品,其某些成分的危害不容小觑。比如,“安非拉酮”刺激下丘脑神经中枢,使人有饱腹感,可控制食欲减少食物摄入量,但会提高身体兴奋性,莫名情绪波动或失眠、情绪亢奋等;芬特明作用于拟交感神经,控制食欲或镇静,《柳叶刀》发表的研究表明“随着服药剂量的增加,会出现认知和精神障碍的情况也相应增加”……用这样的东西来减肥,瘦和美未必能追求到,但人可能先病了甚至傻了,这划算吗?

从上述药物成分及其药理作用来看,形形色色的“减肥药”“安眠药”“聪明药”,其实已经达到了法律上对毒品“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界定范畴。对这些药品,相关销售者、购买者、使用者,还能、还应轻松看待,继续交易吗?

这一漏洞必须尽快堵上。一方面,要加大毒品知识宣传,撕下“网红”涉毒商品的画皮,提高人们对这些新型毒品的识别能力和警惕性,防止因无知而涉毒。另一方面,要加大对电商平台及入驻商家、微商、直播带货主播等新零售渠道的监管,划出禁售红线。此外,还应瞄准源头和链条,严打制贩运销各个环节,斩断涉毒商品黑色利益链和传播通道。

(来源:人民网)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持续关注

001.webp.jpg

微信图片_20200703151935.png

05.jpg

04.png

03.jpg

06.jpg

编辑:刘蓓佳

一审:万顺

二审:彭军燕

签发:格桑梅朵

投稿、商务合作:微信zhsdw-no1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