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榜张贴栏|蒙眼狂奔”的盒马鲜生,该停下来了!
如果你花了80块钱,在生鲜APP上下单了6只大鲜活大扇贝,到手后,发现死了4只,还有发臭的,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这难以置信的事,就发生在北京的安先生身上,可就当安先生义愤填膺,去店面讨说法时,却遭遇了惊魂一幕,他险被被人高马大的店长殴打,消费者花了大价钱买到问题产品,去维权,反而遭到暴力威胁,要不是被众人及时拉开,险酿惨剧,光天化日之下,还有王法吗?
刚刚,伴随双方当事人最新回应的曝光,事件完整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01,“鲜活大连扇贝”死亡之谜!
这不是编故事,这样的糟心事就真实发生了,2021年3月5日,为迎接周末,安先生在盒马APP上买了6只“鲜活大连扇贝80-100g”,8点19分下单,配送倒也挺快,9点02分,送货员已经送上门了。
可是当他打开包装时,却发现,6只中有4只都已经死了,还有一只甚至发出了臭味,于是,安先生立马去到盒马鲜生红莲店进行沟通维权,希望能获得1000的赔偿(依据是《食品安全法》)。不过,盒马相关负责人表示,不能接受安先生的赔偿方案,最多只能退一赔三。
随后引发了冲突,据安先生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盒马的人)直接抄起桌子上的扇贝袋子并使劲摔到桌上,一边骂骂咧咧一边就要动手打我,我及时拿出手机录像自卫,对方也被旁边人拉住,才侥幸逃过一劫,看到店长是这样的蛮横态度,我吓得只好离开了盒马”。
从该起事件来的脉落来分析,截至目前掌握的线索看,这个安先生至少比普通人更有维权经验,第一,他上来就要按10赔赔偿,这依据来源于《食品安全法》148条第2款之规定——“价款十倍赔偿,不足一千按一千计”。
安先生之前在盒马的另一家分店也买到过问题产品,当时他买到了过期变质的牛肉,然后维权成功了,店家给了十倍赔偿,而这一次,问题扇贝却处理得相当不顺畅。这也令他很意外。
目前,该事件已经见诸报端,虽然盒马还没有最新回应,但相信应该快了,从这起事件中,先不管安先生作为消费者张口就索10倍以上的赔偿合不合理,我们更应关注的是,为何盒马会频爆产品质量问题?
还有,即便安先生要求过分(实际上,我们看到有《食品安全法》148条有法可依),动手打人是无论如何都理亏在先,幸好未发生实际肉体冲突,否则将造成更严重的法律后果与公关危机。
媒体报道截图
单靠甩锅外聘第三方员工,恐怕是不能服众的。
02,质量问题频出,谁该背锅?
我们随手在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检索,关于盒马的质量事件,是层出不穷,仅最近几个月,就发生了多起维权事件:
2021年3月2日,援引半岛网报道,2月21日晚,青岛市民王女士带着3个月大的孩子到盒马鲜生青岛大拇指店购物,她们点了一份价值1388元的波士顿龙虾,可上桌后发现竟然被“掉包”成100多的普通小龙虾。最后以盒马重新做了一份并给予赔付收场。
2021年1月18日前后,成都盒马鲜生重庆九街分公司销售的散装辣椒被重庆市市监局抽检出镉含量超标,镉含量超出了市面辣标的1倍。
2020年12月,国家市监局总局公布其组织抽检的11类食品共1781批次样品中,不合格样品占11批次,其中,盒马鲜生赫然在榜。
楚天都市报
2020年12月14日,楚天都市报报道称,市民刘先生在盒马生鲜买了一盒筒子骨,回家煲汤后发现,里面竟有类似塑料片的异物,盒马公关部称接到客户投诉后,已启动第三方调查,最终赔偿了刘先生1000元。
如果时间尺拔到往年,盒马鲜生的质量问题更是一箩筐都装不下了
质量问题事件节选
……
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知名生鲜平台问题频出?
快速扩张,效率至上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蒙眼狂奔”的盒马在一味追求效率的同时,忽视了产品品控的把关,但这绝不是频出问题的借口,也不涉及到技术规范,更多反映的是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
盒马鲜生是马云布局生鲜电商的重要排头兵,它以生鲜食品为主,以一二线城市的中高收入群体为服务对象(当然,当下也开始尝试拓展下沉市场),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020模式迅速占领市场。目前已经将线下门店拓展至全国主要的一二线城市。
截至2020年9月,从2016年1月创立以来,短短4年,盒马鲜生在全国重要城市的门店数量已突破200+。尤其在2019年,盒马更是一年开出了95家门店,在业界被称作是“盒马速度”。
如此高速的扩张,也导致了配货的供应,不可能自给自足,据媒体报道,盒马鲜生的食材,基本依赖外部供应商。其中的牛排、日料和海鲜等食品的加工制作,直接就外包给了其他餐厅,这也导致其不可避免地存在食品风味与质量不可控的隐患。
而食品的安全性,是消费者购买生鲜类食材时最为看重的因素,盒马目前的商业模式还无法确保食品口味的一致性。如果不打通自主供应链,这些潜在的危机或将长期依附。
来源:腾讯网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持续关注
编辑:孙婉婷
审核:万顺
投稿、商务合作:微信zhsdw-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