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3·15晚会”曝光名单全记录
调出来的假香米、“烂脸”的化妆品、劣质头盔成戴在头上的刀片、免费“收音机”里的天价“神药”……
今年的3·15晚会以“用诚信之光照亮消费信心”为主题,对假冒伪劣产品、电信和网络诈骗、互联网直播间乱象等现象进行曝光↓↓
01

日前,记者探访了安徽某食品有限公司,仓库里堆放着数十吨散发着“泰国茉莉香米”香味的“泰国茉莉香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大米是安徽本地产的,和泰国香米没有任何关系,只要往大米里滴几滴香精,就会散发出特有的香味,这样的大米一年能卖出1000多吨。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不应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那么,这些香精是从哪里来的呢?
几经周折,记者联系到了出售香精的上海朗枫香料有限公司的郭经理,在上海张江地区的厂房中,记者看到成百上千种原料被随意堆放,大部分外包装上贴着各种代号,看不到具体名称。记者凑近一闻,一股刺鼻的味道扑面而来。郭经理让员工从库房拿来两种大米香精,它们分别模仿了不同香米的香味,“稻花香是2、泰国香米是1”。除了制作出售大米香精,这里还加工生产其它食用香精。朗枫公司就这样和一些企业沆瀣一气,将如此加工出来的香精添加到大米中。
早在2010年,3·15晚会就对一些企业违规使用大米香精,加工假香米做过深入调查报道。十多年过去了,仍然有企业在违规添加香精。
02
“毁容”的妆字号美容针
2022年,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整形美容用注射材料按照最严格的第三类医疗器械进行管理。
“妆字号”的日用化妆品只能外用于皮肤表面,不可以被用来注射。
记者调查发现,一批批打着化妆品名义的美容针剂源源不断地流向市场,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各类医美、化妆品展会上,批发给形形色色的美容机构,最终被注射到消费者的脸上。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副主任医师郭鑫表示:“妆字号产品只能外用涂抹。有些不良商家把它当作注射产品,会引发消费者面部皮肤红肿、破溃、反复发炎,甚至导致无序生长、变形,美容不成变成毁容。”
记者发现,一些展会上,有些面部美容针剂注射产品甚至连化妆品备案都没有。
据了解,这类以化妆品名义销售的美容针剂因为价格不透明,利润可以高达10倍。
这些利润惊人的“打脸”化妆品究竟是哪里生产的呢?记者来到了易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各类“打脸”美容针剂,很多都是他们这样的工厂生产的。
工作人员坦言,生产这类打着化妆品名义、实则用于脸部注射的美容针剂,很多工厂都没有生产许可证件。
03
劣质头盔成戴在头上的刀片
在广东中山发生了一起车辆剐蹭事故,虽然碰撞并不激烈,但骑车人的安全头盔破损严重,塑料外壳解体,破裂的头盔碎片扎伤了骑车人的眼睛。电动自行车头盔质量不过关,导致消费者受伤的事故频发。
3·15晚会选取了市场上热销的电动自行车头盔进行检测:
一是吸收碰撞能量性能测试。测试人员将头盔佩戴在头模上,拉升至1.6米的高度进行释放,模拟骑乘人员摔倒时,佩戴安全头盔的头部与地面碰撞接触的场景。一款红色头盔应声开裂,产生了一条20多厘米长的裂痕。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头盔厂家为了压缩成本,使用回收料等劣质材料进行生产。
二是耐穿透性能测试。测试人员将钢筋头拉升至1米的高度进行释放,模拟头盔遇到尖锐物体时,对佩戴者头部的保护能力。有8款头盔达不到新国标要求,有的几乎被劈成两半。
三是测试电动自行车的佩戴装置。模拟在发生事故时,头盔能否固定在佩戴者的头上进行持续保护。共有16款不符合新国标要求。
四是护目镜耐磨性测试。有16款不符合新国标要求,磨损后的镜片透光性明显降低,成像效果大打折扣。
“直播间儿子”卖“神药”
“所有爹妈们,呼叫回家,收到评论区回复”
“阿姨你吃,这个可以治好你的小瘤瘤”
“爸爸妈妈,下方小黄车直接拼手速,给我炸!”
山西平遥李先生的母亲一直在手机上看一种直播,这些主播主要是在直播时帮人解决纠纷、调解家庭矛盾。
老人还买了不少直播间里推荐的号称有神奇疗效的产品。
可李先生却发现这些产品都是固体饮料、压片糖果等普通食品。
李先生表示:在母亲眼里,现在亲儿子说的话还不如主播那些“儿子”说的话可信。
在这些直播间里,不少主播都装出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帮助解决纠纷,无一例外都能机缘巧合得到号称能治疗疾病的产品,并且卖给观看直播的老人们,但其实都是普通食品。
“小张说事”就是老人经常关注的一个直播间。在一期直播中,记者偶然发现“利哥供应链”的招牌。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利哥供应链”主要为主播寻找合适的产品并提供场地,直播间所讲的故事都是编造出来的。负责人介绍,目的就是为了骗老人买产品,主播获利非常大,例如成本价1.2元/盒的产品,卖99元10盒,已经卖出一两千万盒了,主播佣金80元,也就是99元主播要挣80元。

在吉林,不少老人一年能收到上百个免费送的包裹,里面装着“收音机”。
收音机里,是一条时长在4小时以上的音频,内容为一些知名专家、药品研发人介绍药品的功能功效及患者的真诚感谢。记者通过音频中的购买渠道买了几种药品,发现出售价格是电商平台的数倍。同时,药品说明书上并没有“收音机”里提到的治疗功效。随后记者对音频中的专家进行身份核实,发现从专家名字到供职机构,都是子虚乌有。
那么这么多的机器,究竟是哪里生产的呢?记者联系到了两家设备生产厂家。对方告诉记者,这种机器叫“评书机”。近些年来,不少药品销售商都是通过免费赠送评书机的方式,专门向老人推销药品。
评书机厂商坦言,评书机出厂价只要十元左右,他们积累了大量的音频资料,药品销售商只需要提供药品名称,就可以匹配上相应的音频,为客户提供“一条龙”服务。
06

公司经理介绍,行业对水军需求量越来越大,在他的手机里,还有很多别的公司建立的接单群,每天都有海量的水军需求。

为了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游客的安全被抛在脑后。西游洞景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像这么小的(孩子)根本就不安全,你要不卖(票)你又赚不到钱。”


(来源:央视网、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