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再提醒,别让“下腰瘫”毁了孩子!
都说学舞蹈要从娃娃抓起,理由很简单:年龄小,身子骨软。
网络上的跳舞神童们,一娃更比一娃强,不少娃小小年纪,已经“舞有所成”、“舞出奇迹”!
然而,也有许多年幼的孩子,为舞蹈训练付出了沉重代价。
舞蹈班是学龄前儿童最常参加的课外活动之一,但是课外班专业性的参差不齐,一些兴趣班为了彰显其“专业度”,让孩子进行许多有安全隐患的“柔韧拉伸”动作。一些家长为了孩子能成才,日常训练中狠心让老师下个重手,这其实是十分危险的!!!
据半月谈报道,舞蹈下腰训练已经成为导致我国儿童脊髓损伤的一大诱因。
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以来我国因下腰导致瘫痪的孩子超千人!
近年来,“下腰瘫”孩子数量总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01
痛心的案例
年幼的她们再没站起来
翻看媒体报道,类似的新闻很多。
5岁的小丽在培训班练习下腰动作时不慎摔倒。摔倒了之后,小丽感觉浑身都很麻很痛,半小时之后,就不能自己走路了,最后脚也慢慢没有感觉了。
经过医生诊断,小丽是脊髓损伤,腰部以下都没有知觉,也不能动。由于长期截瘫,4年后她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的脊柱侧弯,轮椅都坐不稳。
5岁女孩叮当参加舞蹈培训时,不幸发生意外。舞蹈教室的监控录像显示,叮当下腰后,女孩小洁扶住叮当的手臂帮其起身,但由于力量不够,扶到一半的时候,叮当的腰突然闪了一下,摔在地上。脊髓受损,下肢瘫痪。经过鉴定,叮当的伤属于人体损伤一级伤残。
老师让5岁的月月练习10个下腰动作,第一次下腰,月月就摔了,给老师说“腰麻、痛”,但老师让她坚持,月月又咬牙继续完成了剩下的9个动作,几个小时后,月月再也站不起来了。
湖南8岁女童安琪两年前因跳舞时的一次意外导致瘫痪,经过两年的艰难康复,终于能跑能跳、恢复了基本的行动功能。
对孩子而言,“下腰瘫”的医疗是世界难题。
据医生介绍,儿童下腰瘫患者多为完全性脊髓损伤,很多小孩下胸段以下脊髓几乎萎缩消失,终身瘫痪,大小便失禁,下肢运动感觉消失。
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灾难性并发症,如泌尿系感染、结石、肾积水、尿毒症、褥疮、血栓等;
以及骨质疏松、甚至骨质疏松性骨折,小小年纪无缘无故就骨折了;也易出现骨骼肌肉系统发育异常,如脊柱侧弯、髋关节发育不良或脱位等并发症。
治疗效果不好,他们将终身与轮椅为伴。
当一个孩子不幸患上“下腰瘫”,意味着一个家庭幸福的终结、痛苦的开始,为舞蹈训练付出的代价,着实过于惨痛。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不科学、不安全的训练方法,至今仍在荼毒孩子们的健康。
02
下腰这个动作
为啥这么容易伤腰?
很多人觉得小孩“筋”软,柔韧度强,早点压一压、掰一掰,长大后跳舞会更灵活。
千万别信!
下腰的过程,对于脊柱来说,那是相当暴力。
我们人体脊柱的后缘、两侧的椎弓根和椎板合成了一个管状的结构,叫做椎管。
椎管里面有脊髓和神经,支配着人体的感知和运动功能。
脊髓的任务,就是将大脑信号和全身通联起来,上传下达。任何节段的脊髓或神经受到卡压,都会产生相应的症状。
如果脊髓严重受损,就会发生瘫痪,且脊髓的损伤不可逆。
下腰时,脊髓是怎么受伤的?
脊髓,可以说是椎管里活动的“橡皮筋”。
一般,只要脊柱在正常范围内拉伸,并不会拉坏这条“橡皮筋”。但是,下腰时风险就变大了:
下腰时,随着腰逐渐往后伸,脊柱处于被牵拉的状态,里面的“橡皮筋”逐渐紧绷。
上半身即将落地时,胸廓、肋骨、上肢会带动脊柱,做更大程度的牵拉。直到上肢落地固定,对脊柱的暴力牵拉才最终完成。
由于孩子的骨骼和韧带弹性好,脊柱被牵拉后,可以伸展得很长。
但问题是,里面的脊髓,也越崩越紧。超过了极限,“橡皮筋”撑不住了,就断了。于是,就出现了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后果严重吗?
大多数是的!
前面说过,脊髓是运动的中枢,脊髓一伤,那就不得了。
脊髓自上而下,分为颈髓、胸髓、腰髓、骶髓。
⚫ 腰髓损伤
下肢可能会瘫痪,走不了路
⚫ 胸髓损伤
下腰时最容易出现的损伤。可能会躯干下半部与双下肢瘫痪。
⚫颈髓损伤
四肢可能都会瘫痪
成人脊髓损伤后,往往立即截瘫。
儿童则半数有潜伏期,有可能伤后2小时~4天出现截瘫。
刚开始时,孩子身体会出现麻木、疼痛,休息一下可能会缓解。也有的孩子,当时可能还能站起来。
但是两三个小时,甚至12个小时后,可能又会出现更严重的功能性障碍,比如下肢麻木、大小便失禁、肢体瘫痪等。
03
下腰后
孩子出现不适该怎么办?
如果你家里有5~8岁的娃,已经开始练习下腰,摔倒或者练舞后腰痛,一定要警惕起来!
孩子练舞后,要是有以下症状,要马上就医:
⚫ 双下肢麻木、乏力,症状逐渐加重
⚫ 不能站立、行走
⚫ 剑突以下感觉及双下肢运动功能丧失
⚫ 大小便失禁
脊髓损伤紧急处理方法
截瘫治疗的黄金时间,是损伤后6h内。
如果怀疑孩子出现了脊髓损伤,赶紧做这两件事:➀躺平,不要动;➁等120急救医生来。
如果等不及,送医时一定要用硬板。搬运时注意千万别这么干:
✖ 扭转躯干,或让孩子立刻坐起来。
最好应让身体保持肩、髋、踝三点一线,尽量放平身体。
✖ 一个人抬胳膊,一个人抬脚。
这种姿势抱孩子,会导致脊髓损伤进一步加重。
04
这么吓人
孩子还能学舞蹈吗?
舞蹈训练不能因噎废食,但也绝不能麻痹大意。再小概率的事情,一旦发生在娃身上,那就是百分百的大劫。
所以,送孩子上舞蹈班前,家长有必要先做好这几件事——
(1)选择专业舞蹈机构
“下腰瘫”的罪魁祸首,无疑是不科学不规范的训练。一些缺乏相关资质的培训机构,对于入职都没有一点儿门槛要求,“无证上岗”也就司空见惯,而半路出家的舞蹈教练员,很容易因为不科学的训练方式,忽略并危及孩子的身体健康。
因此,家长一定要选择具备专业资质的舞蹈机构。专业的机构老师,能够判断孩子是否真的达到极限。比如,下腰时费力程度及表情变化、身体柔韧度。
年龄小的孩子学舞蹈,应在专业老师的看护下,从小幅度的动作练起,循序渐进地进行。
(2)不要太早练下腰
“下腰”这种动作,虽然没有明确的年龄要求,但是根据目前的文献报道和临床观察,建议最好等到8岁以后再做。
儿童长期过早、过度练习下腰,可能造成椎体骨骺炎、棘突骨膜炎、腰椎峡部裂等。8岁以上儿童若要练习下腰,应循序渐进,在保护下适当练习。
除了下腰,任何对脊柱有过度拉伸作用的动作,都有可能导致脊髓损伤,比如前空翻、后空翻、过度的旋转等。
这些动作也要小心
腿部拉伸训练:踢腿过高,压腿过猛,拉伸过度,造成大腿后群肌肉拉伤。因此,应循序渐进练习,有经验的教练能够掌握好度,避免弹振式拉伸。
失去重心的动作:落地不稳造成踝关节扭伤,甚至踝关节骨折。因此,儿童进行地面练习,如平躺练习踢脚,坐在地面压腿等,专业教师要把握好度,练习肌肉的柔韧性就好。
(3)练舞前先热身
练舞前,一定要先热身。
热身能增加血流量,有助于氧供及营养物质输送至肌肉,帮助提高肌肉温度,尽量降低受伤概率。
练舞时,不能讲话、笑、开小差,避免岔气,也不要拉扯打闹,防止意外发生。
(4)孩子受伤后,不要鼓励忍疼
如果孩子练舞时受伤了,不要再让孩子坚持,也不应鼓励孩子忍疼,而是要马上送医院。老师和家长都要有脊髓受伤的意识,而不是斥责娃娃娇气。
在这里,还要劝下爱“鸡娃”的家长:
在孩子学舞这件事上,不要有攀比心态。
与此同时,既然医学团队已经证明舞蹈下腰训练与儿童脊髓损伤的关联性,教育部门、公安机关等职能机构,就应当尽快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除了叫停不规范训练外,对于青少年舞蹈培训,也应制定相应“指南”。可以参考竞技体育的“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制定专业化、科学化、标准化的规范,避免“把下腰、劈叉、翻跟头作为基础动作来训练”。
(来源:教育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