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防小学生鼻吸能量棒,越吸越上瘾!

编辑:海念

鼻吸棒,你听说过吗?这是一种类似于薄荷糖的小东西,但是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吸的。它的原理是利用薄荷醇等成分刺激鼻腔神经,产生清凉感和提神效果。听起来很神奇,不是吗?

微信图片_20231102104708.jpg

鼻吸棒最早是在泰国流行起来的,后来通过网购和旅游等渠道传到了中国。一些学生发现了这种新奇的东西,觉得很好玩,就开始尝试使用。有的学生说,用了鼻吸棒后,感觉精神一振,学习效率提高了。有的学生说,用了鼻吸棒后,感觉头脑清晰,考试成绩提高了。还有的学生说,用了鼻吸棒后,感觉心情舒畅,压力减轻了。

这些听起来都很美好,但是真的是这样吗?鼻吸棒真的有那么多好处吗?它有没有什么坏处呢?

微信图片_20231102104717.jpg

其实,鼻吸棒并不像它看起来那么无害。虽然它不含尼古丁等成瘾性物质,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刺激性和依赖性。长期使用鼻吸棒,会对鼻黏膜造成损伤,导致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问题。而且,鼻吸棒只能暂时提供一种虚假的清爽和提神感,不能真正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压力。如果过度依赖鼻吸棒来调节情绪和状态,反而会影响自身的自控力和适应力。

不仅如此,“鼻吸上瘾”这一动作也让人细思恐极。一些地方禁毒办微信公众号专门发布文章称,鼻吸上瘾这个动作,危害超乎想象。对于人格三观尚未成熟的青少年,这种行为可能降低他们对毒品的防范心理,使他们更易落入涉毒陷阱。可见,小小的“鼻息能量棒”存在着大大的安全隐患,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都不容小觑。

微信图片_20231102104731.jpg

那么,“鼻吸能量棒”到底是如何侵入学生群体的呢?又是谁在大肆向学生群体销售能量棒?据媒体报道,“鼻吸能量棒”目前主要是在一些线上渠道销售,也有家长买给孩子玩,之后逐渐在学生间流行起来。必须强调的是,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商家都应该遵循相应的销售标准与规范,不能一味昧着良心打擦边球赚钱。面对未成年人销售相关商品更应该遵循《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不得危害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

此外,对于“鼻吸能量棒”的危害,学校和家长也不可掉以轻心。学校方面,要加强管理,严禁“鼻吸能量棒”进校园,同时还要加强宣传与引导,提高学生对“鼻吸能量棒”上瘾后危害知识的认知。家长也要替孩子把好关,对这类产品提高警惕,不要随意购买给孩子尝试,别因为一时好奇或者一时疏忽,让这类“能量棒”的负能量伤到孩子。

(来源:中国新闻网、上游新闻等综合)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