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工翻8吨垃圾找手表引质疑 当地官媒已删除报道

编辑:海念

近日,山西大同,“两环卫工徒手翻8吨垃圾帮游客找到儿童手表”一事,被网友质疑“浪费人力、不体恤工人”。7月14日,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最初报道这一事件的当地官媒已删除了报道。

下载 (1).jpg

据媒体此前报道,7月6日,广东深圳游客卢女士分享了她来大同旅游的难忘经历:7月1日下午,卢女士一家乘坐高铁从太原抵达大同。列车上,孩子将儿童手表装入干净的纸质垃圾袋中玩耍,下车时不慎遗忘在列车上。出站后,卢女士立即向大同南站派出所求助。由于儿童手表具备定位功能,经查询发现,手表定位仍显示在大同南站,卢女士由此判断手表已被当作垃圾处理。

“第二天我们预约了去云冈石窟景区参观,便有了放弃的想法,可定位明明知道在哪里,于是有人推荐我们拨打热线12345。”次日上午,卢女士拨打了12345热线向大同市城市管理局求助。大同市新城环境公司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与卢女士取得联系,经追踪,确定手表已随垃圾进入中转站挤压箱,但箱内有约8吨垃圾,寻物难度陡增。

为尽快找回失物,大同市新城环境公司紧急将垃圾转运至富乔垃圾焚烧发电场空地。两名环卫工人不惧脏乱,徒手在垃圾堆中逐一翻找。经过4个多小时的不懈努力,当日16时50分许,丢失的手表终于从堆积如山的垃圾中找到,并于当晚送还至卢女士手中。

“这么热的天,谁愿意为陌生人去翻垃圾?大同做到了。真的太感动了,特别感谢环卫工人。”卢女士激动地说:“我们几度想要放弃,因为毕竟不是个大物件,人家会上心吗?是他们的坚持感动了我们。大同不仅风景美,人心更美,这次经历让我们全家对这座城市留下了温暖的印象。”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样的一则“暖心故事”,却引来众多网友的普遍质疑:“这有必要吗?”“谁来心疼环卫工人?”“为价值几百元的手表耗费如此公共资源是否合理?”“高温下徒手翻找垃圾4个多小时,是否缺乏了对基层劳动工作者的体恤与共情?”

有媒体评论,虽然此前也有“众人翻8吨垃圾找到仅8克重的人工耳蜗”等相关报道,但相比“人工耳蜗”等救命物品,儿童手表显然不属于紧急必需品。政府部门对市民诉求的响应确应保持温度,但更需要建立更科学的价值评估体系,在“有求必应”与资源优化间寻求平衡。

下载.jpg

对此,大同市城管局副局长肖志刚回应:“不能说值不值,老百姓有需求,我们肯定去做。”

目前,大同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在8吨垃圾中“大海捞手表”!大同两位环卫工感动深圳游客》报道已删除,大同市新城环境卫生工程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转发的报道也已删除。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